四、法官应如何树立和培养自身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要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法官是一种需要很强的职业技能的职业。作为合格的法律工作者,法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审判技能,能够从立法的原意、立法精神、法理关系来理解法律条文,从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相统一的高度来运用法律。
2、要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法官是法律的化身和代言人,是社会的精英,应具有高于一般人的特殊资质,既要以娴熟的法律水平裁判案件,更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通过良好的个人品行,获取公众的信任。为此,法官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做到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直不阿、不徇私情、正直善良、谦虚谨慎、安于清贫、甘于寂寞。(美国的司法腐败问题并不常见,在200多年的历史上,只有5-7名法官被指控为受贿,而且多发生在州法院。究其原因,一是法官工资非常高;二是普遍受到极高尊敬;三是法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法官才会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司法活动过程中,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要继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4、要注重维护法律尊严。法官必须认真学法、守法,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依法、公正、合理、及时地审理各种诉讼案件,解决社会纠纷,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
5、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政策是什么,就是一个时期党委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深刻理解和宏观把握,就是一个时期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审判是为巩固国家政权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要求法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因此,法官对中央和省委出台的政策法规,中央和省委主要领导发表的重要讲话,上级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等等,都要用心研读,把握其对法院工作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6、要有较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对事物有较好的判断力。法律不同于工程技术,它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元素,所有诉诸法律的矛盾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结果。因此,具备比常人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是法官得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冲突中始终保持理性判断的基本前提。法官要注重学习,注重调查研究。通过学习和调查研究,了解历史、了解社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模板范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讲课提纲(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