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横向预应力
横向预应力钢绞线及波纹管在竖向和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完毕后安装。
(2)预应力张拉及锚固
预应力张拉设备使用前应先进行标定,确保张拉质量。
①纵向预应力
纵向预应力在0#段不张拉、不压浆、不设锚具。 ②横向预应力
横向预应力钢束的锚固端为P型锚,采用YCL40型千斤顶挤压锚固,张拉端为扁锚具,采用YCL22型千斤顶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力为主,以伸长量为辅,实际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差值在6%以内。张拉时箱梁砼强度必须达到40Mpa以上,利用悬臂板的支架搭设工作平台,由0#段中心向两侧单向逐束交错张拉,张拉步骤为:
0→20%σK →100%σK →105%σK→持荷2分钟→100%σK锚固 在初始张拉力20%σK状态下注出标记,以便直接测定伸长量,对伸长量不足的查明原因,采取补张拉措施,并观察有无滑丝、断丝现象,作好张拉记录。
③竖向预应力
竖向预应力钢筋在安装前均按设计张拉力在台位上进行预拉。其锚固端在施工前先将螺母及垫板用环氧树脂将螺母下端与粗钢筋固定。
预应力张拉由0#段向两边与桥轴线对称单向张拉,张拉采用YG70型千斤顶,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力为主,实际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差值在6%以内。张拉时箱梁砼强度必须达到 40Mpa以上,张拉步骤为:
0→20%σK →100%σK →105%σK→持荷2分钟→100%σK锚固 在初始张拉力20%σK状态下注出标记,以便直接测定伸长量,对伸长量不足的查明原因,采取补张拉措施,并观察有无断筋现象,作好张拉记录。
(3)压浆及封锚
①压浆管的布置:横向和竖向预应力管道,每一段设压浆嘴、排气孔各一个。相邻两根竖向预应力管道下部采用钢管相连,上部一根为进口,一根为出口,上端排气孔采用在锚板上拉缝留孔的方法处理。
②预应力管道压浆采用C45水泥浆,并按规定加入1/10000水泥用量的铝粉。竖向预应力钢筋压浆时,由相连的一根向另一根压浆,横向预应力管道由一端向另一端压浆。
③压浆注意事项:管内灌清水清洗管道,然后用空压机将管内水吹净,严格按规范配浆,压浆时注意观察有无串孔、漏浆。若串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处理。严格按规范施工,做好压浆记录。
④封锚: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封锚。 (4)预应力施工注意事项
预应力钢材及锚具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质保书,并分批严格检验和验收,妥善保管。所有预应力钢材不许焊接,钢绞线使用前应作除锈处理。所有预应力张拉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标定,张拉应严格遵照规范及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钢筋设计施工暂行规定执行。张拉完毕后,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钢绞线和粗钢筋多余的长度应用切割机切割(用于挂篮后锚杆的粗钢筋留等以后切割),切割方式和切割后留下的长度应按照有关要求进行。
(七)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①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徐变; ②初始坍落度控制在18cm-22cm。 ③混凝土的保水性良好。
④混凝土要求早强,3天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80%,28天强度达到100%以上标号。
⑤缓凝时间不小于15小时。 (2)混凝土拌合
①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在拌制时由试验人员控制水灰比、坍落度。
②拌和机计量准确; ③拌和时间要符合规定。
④从控制混凝土温度和泵送时间来严格控制坍落度,使坍落度满足泵送要求。
(3)混凝土的运输
①每T构配备一台混凝土输送泵泵送。
②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会有堵管现象,在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泵送前用水泥砂浆湿润输送管道,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cm-22cm。泵送时间不宜超过30min,备用混凝土泵救急。为了方便分层浇注混凝土,在泵的出口处安装水平软管道输送混凝土。 (4)混凝土的浇注
①分两次浇注混凝土,第二层浇注时应仔细凿毛,清洗杂物,使水平施工缝符合规范要求。
②混凝土浇注前,必须对模板、管道、钢筋、预埋件认真检查,报监理批准后方可浇注。
③浇注前,必须对材料(水泥、石子、砂)及各岗位的人员、机械的备用一一落实。
④混凝土浇注分层进行,每层30cm,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保证无层间冷缝,由中间向两边浇注,悬臂部分最后浇注,浇底板顶层时,先浇墩顶承托的部分,再浇中间。 ⑤混凝土的振捣,严格按振动棒的作用范围进行,严防漏捣、欠捣和过度振捣,在第二次浇注混凝土时,预应力管道密集,空隙小,配备小直径的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可在钢筋上平拖,不可碰撞预应力管道、模板、钢筋、辅助设施(如定位架等)。
⑥混凝土在振捣平整后即进行第一次抹面,顶板混凝土应进行二次抹面。第二次抹面应在混凝土近初凝前进行,以防早期无水引起表面干裂。浇注横隔板时,适当减小坍落度,保证混凝土浇注不翻浆。 ⑦正常浇筑速度不小于20m3/h。
⑧隔墙人洞以下砼采用局部开口的方法加强捣固确保浇注质量。 ⑨如输送泵出现故障,则采用塔吊吊斗继续浇注,并换上备用泵。
(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顶面采用薄膜覆盖或浇水养护,箱内及侧墙用流水养护。
7.4.4 1#梁段施工
1#梁段对称分布在0#梁段两悬臂侧,每个梁段长3米,横桥向底宽及顶板宽与0#梁段相同。混凝土设计强度及预应力布置情况与0#梁段相同。
本桥0#段长10米,而对称地拼装两台菱形挂篮所需梁长至少为16米,所以,施工1#梁段时,无法使用菱形挂篮,考虑用吊架安装在0#梁段上悬吊1#梁段进行施工,吊架主梁采用万能杆件顺桥向拼装,两端各悬出5.5m,底平台采用挂篮底篮,前端通过吊杆悬吊于万能杆件上,后端锚固于0#梁段上,底模、侧模用挂篮的底模、侧模,内模用定型组合钢模,侧模及内模采用门式支架支撑。
(一) 施工工艺流程
1#梁段施工工艺流程如图7-4-4。 (二)吊架 (1)吊架构造
整个吊架系统以0#梁段作为支承梁段,纵向大梁采用沿箱梁纵向拼装的万能杆件桁架,万能杆件桁架横向为6片联拼,宽7.56m(0.28m+3×2.0m+0.28m),总长24m,两端各悬出0#梁段5.5m,中部锚固于0#梁段顶板,锚固孔道在浇注0#梁段时预留。纵向大梁安放在横置于0#梁段顶板的支承垫梁2[20上面,纵向大梁两悬臂端桁架上横向安置2[20作分配梁,以拼装底篮吊杆及内模吊杆。吊架底平台采用挂篮底篮系统,底篮前横梁用吊杆悬吊于纵向大梁,底篮后横梁用锚杆锚固于0#梁段底板,锚固处安装螺旋千斤顶,以便脱模。底篮吊杆及内模吊杆安装时均在分配梁上安装液压千斤顶,以调整底模及顶模标高。吊架具体布置详见图7-4-5。
吊架主梁万能杆件拼装 吊架底篮拼装 底模安装 外侧支架、侧模安装 底板、腹板钢筋绑扎 腹板内预应力管道安装固定 内侧支架、内模安装 顶板钢筋绑扎 顶板内预应力管道安装固定 模板调校检查 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 拆移支架、模板
图7-4-4 1#梁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悬灌梁施工(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