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的需要增设)
②桥梁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DQ4 C3 C4 DQ3 C1 C2 郁江 DQ1 六景DQ2 村兴业(图示的DQn为主控制网点,Cn为二级副网的增设点,可依照实
通过与国家水准网点进行联测复核设计单位提供的现场水准基点为基准点,在河的上、下游各测设的一条水准线,按需要增设多个水准点(或临时水准点),共同组成多个相互关联的水准环网,组成桥梁施工高程控制测量的控制网。控制网的布设如下图所示:
水 准 线
DQ1 水 准 线 DQ5
C5 C6 DQ6
郁江 为水准基点 水准点(可按施 跨河水准线 DQ2 工的需要增设)
(2) 桥梁下部建筑施工测量
主要是水中墩的钻孔桩钢护筒定位测量和墩身施工测量。 ①水中墩钻孔桩钢护筒定位测量
钢护筒的精密定位工作,是在桥中线上以全站仪和红外线测距仪用极坐标法测距为主,辅以前方交会三角形中心点的方法进行,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最大互差不得超过3 mm。定位时应多次重复以上的核测法,同时与桥的主轴线交会进行贯测测量复测,确保桥的轴线三角点控制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孔桩的高程控制采用全站仪和红外线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为了保证高程测量的准确性,实施时,要保证测回的次数,确保结果的精度。
②桥梁墩身施工测量
墩身测量的准确性是桥梁施工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施工时,以电磁波测距极坐标法对高墩的纵、横两个方向和墩身高程进行控制,同时用激光铅直仪测量和检查垂直度,确保墩身施工尺寸符合设计的要求,而且确保墩身的垂直偏差在H/3000以内(H为墩身的高度),墩身中心偏位不大于20mm。 (3)连续刚构施工测量 ① 连续刚构平面及高程控制
在墩帽竣工后,主梁0号段灌注前,按照高墩施工的定位测量方法,定位立模灌注0号段梁体。在0号段完工以后,将墩的中心点恢复至0号段顶上并埋设固定的标识。该点同时与桥梁的轴线进行贯通测量复核,并分别在2号和4号两墩顶0#段设置连网控制点,共同组成梁体悬灌施工的主平面控制网。梁体往前延伸时,每一节梁体,均在其端点埋设上游、中间、下游3条平行线与里程线交点的标志,作为分节灌注立模的控制点。
② 挂篮定位测量
挂篮的定位主要靠对挂篮前移的滑道精密放样定位进行监控,使其既相互平行于桥的轴线,且坡度的变化与设计梁体的坡度变化相吻合,使在行走时既可监控挂篮的同步行走,同时又可观测滑道平面及
高程在施工过程有无变化,并检查挂篮前、中、后与桥轴线的关系。挂篮就位后,随即对挂篮行走及提升进行定位,控制每灌注节段的里程及高程。每一节悬灌的梁体定位监控测量都要与全桥的控制网进行贯通核测。
③ 施工监控及线形控制
桥梁梁体的施工受到梁体的自重、梁上施工荷载、日照及气温温差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梁体施工的工序很多,为了能保证梁体正确合拢和梁体的线形,要在施工的全过程对梁体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线形控制。
施工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主梁现浇段施工平面及高程线形设计提供必要的观测数据,内容包括梁体的高程线形测量、中线线形测量等。监控工作要安排在日出前气温变化小气温稳定的时间内同步进行并快速完成。在进行施工监控时要注意,影响桥梁梁体线形的主要因素不是测量的误差,而是主梁梁体的荷载分布及变化、梁体的温度变化等。
中线线形测量以梁的0号块的中心连线为桥梁的中线基准,测定已浇注的各梁段相对桥轴线的偏差,为下一节梁体的施工提供线形控制的依据。为了检查梁体徐变及弹性压缩的影响值,每隔数段梁体,要检测其与起点的距离变化值,及时调整梁体分段灌注的长度,确保梁体合拢的正确性。
线形控制的另一个难点是进行梁段的高程线形放样,在梁体的自重、荷载以及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下,梁体的高程是在变化当中的。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每一段梁段前端施工高程进行施工放样时,由于现场的施工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往往与实际施工的结果有出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主梁在同等条件下将基本回复到同等位置的工程特点,采用“相对时间高差法”进行布控。“相对时间高差法”的要点是:按照设计给定的数据进行施工放样前,根据相邻的几个已灌注梁段的高程监控结果,计算出高程的变化坡度,根据原坡度和变化后的坡度的比例关系,推算出待浇灌梁段的前端高程的变化值。实际施工时,通过设计给定的数据进行放样后,通过挂篮前端吊杆进行微调高
程的变化值,使梁体施工后的结果符合设计的要求。在梁体中线延伸方向,由于砼的徐变和弹性收缩影响梁体的里程变化时,同样可利用该法进行调整。
6.2.9施工水平及垂直运输
(1)汽车吊
配备两台25t汽车吊,用于旱地墩台身施工以及整体吊装墩身施工用液压自升式操作平台、工地装卸料、起重等用。
(2)塔吊、施工电梯
2#、3#、4#三个水中墩墩身及5个墩T构供料集中,均设塔吊、施工电梯各一台。塔吊、施工电梯以承台为基础,布置在左右两半幅桥的中间,并设附墙架与墩身相连。 7.4 连续刚构施工 7.4.1 概况
香江圩郁江特大桥为50+80+125 +125+80+50m六跨预应力砼连续刚构。主桥箱梁设计为单箱单室断面,箱顶面宽12.75米,底面宽7米,在墩与箱梁相接的根部断面梁高为6.8米。跨中梁高为2.5米,梁上设2%的排水坡。T构分段悬臂施工,1#、5#墩T构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根部至跨中为:10米(0#段)、4×3.0米,累计悬臂总长度为17米。边跨现浇梁段长30.84米,边跨合拢段长1.86米。2#、4#墩T构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根部至跨中为:、10米(0#段)、4×3.0米、11×4.0米,累计悬臂总长度为61米,次边跨合拢段长2.0米。3#墩T构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根部至跨中为:10米(0#段)、3×3.0米、12×4.0米,累计悬臂总长度为62米,跨中合拢段长2.0米。 箱梁为三向预应力结构,纵向和横向预应力筋采用фj15.24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采用ф32精轧螺纹粗钢筋。
箱梁结构复杂,施工较为困难,必须严格按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施工,满足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确保箱梁施工质量。
7.4.2 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
(1)施工方案
0#段采用墩顶托架施工,托架系统由安装于墩身上的三角托架承重,三角托架之上拼装万能杆件桁架作操作平台,翼缘板及箱内顶板采用门式脚手架支撑。
1#梁段采用支承于0#段的吊架施工,吊架主梁采用万能杆件拼装,吊架底篮及模板系统均采用挂篮的相应部件。
其它梁段采用菱形挂篮悬臂施工,施工挂篮用在马鞍石嘉陵江公路大桥(146m+3×250m+146m连续刚构桥)使用过的施工挂篮进行改装。
边跨现浇段及边跨合拢段采用在落地支架上施工,支架用万能杆件拼装。
次边跨及中跨合拢段采用合拢吊架施工,吊架底篮及模板采用挂篮的相应部件。 (2)施工顺序
连续刚构梁部施工顺序如图7-4-1。
0#梁段施工 支架及模板拆除 1#梁段施工 吊架及模板拆除 挂篮拼装 其它梁段循环施工 后移并拆除挂篮
边跨现浇段施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悬灌梁施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