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设护筒:埋设护筒时,护筒中心轴线对正测定的桩位中心,严格保持护筒的垂直度。护筒固定在正确位置后,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其垂直度及防止泥浆流失及位移、掉落。如果护筒底土层不是粘性土,应挖深或换土, 在坑底回填夯实300-500mm厚度的粘土后,再安放护筒,以免护筒底口处渗漏塌方。护筒上口应绑扎木方对称吊紧,防止下窜。
设备安装:钻机就位前,须将路基垫平填实,钻机按指定位置就位,并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调整桅杆及钻杆的角度。钻机安装就位之后,应精心调平,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位。成孔:采用人工搅桨护壁。泥浆池根据招标文件精神,由业主提供地点,我部施工前做好泥浆的输送设备准备。泥浆性能参数如下表:
土层 性能 泥浆比重 粘度(s) 含砂量 PH 配比:水:膨润土:碱:CMC 粘性土 1.05 15-16 <8% >8 100:6:3:0.8 砂土 1.10 16-18 <8% >8 100:10:1.8:0.8 卵石 1.15 18-25 <8% >8 100:15:1.8:0.8 注:施工时根据具体地层条件而定
在施工第一根桩时,要慢速运转,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在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在钻进过程中,不可进尺太快,由于采取泥浆护壁,因此,要给一定的护壁时间。在钻进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泥浆面,不得低于护筒顶40cm。在提钻时,须及时向孔内补浆,以保证泥浆高度。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斗尺寸。(可根据试钻情况决定其大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原钻探资料不符应立即通知设计监理等部门及时处理。
清孔:在钻进到设计深度时,应立即清孔。旋挖钻采用磨盘式捞渣钻头捞渣法,可一次或多次进行捞渣;回旋钻采用换浆法清孔。在清孔后,孔底沉渣不得大于30cm,并将孔口处杂物清理干净,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①、准备工作
检查其是否备有足够数量的各种材料,配齐全套钻孔灌注桩施工设备,施工现场的平整压实,精确测定(经监理工程师复测)桩位中心线及定位桩。
②、搭设钻孔工作平台、钻机就位
28
a、平整场地,桩位放样
桩基施工前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放样利用的基准点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并定期进行复核。陆上桩基施工前用推土机、挖机、压路机进行场地平整,水上钻孔灌注桩搭设工作平台,护筒埋设完成后再次精确放样,并在附近固定结构物上做标记,随时复核。
b、搭设钻孔工作平台
本项目桩基均为陆上桩,在整平压实的地面上,桩位两侧距桩中线2m左右的位置,横桥方向铺设两排大方木(25×25×600cm),每排2根,大方木宽0.5m,既是工作平台,又是钻机移动的轨道。
c、埋设钢护筒 Ⅰ、护筒的规格
钢护筒采用A3钢板卷制而成,护筒钢板厚度δ=10mm,每节钢护筒长1.5~2m,上、中、下设加强箍,节与节用法兰联结,联接缝处垫弹性材料,确保不漏水,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30cm。
Ⅱ、埋设方法与要求
本标段均是陆上桩,钢护筒采用人工挖埋的方法埋设,护筒埋设后四周用粘性土人工填实;
护筒顶标高应高出地下水位1.5-2.0m,并高出地面30cm以上,埋深不小于4m。护筒中心与桩中心重合,平面误差不大于50mm,垂直倾斜度不大于1%。
护筒埋设完成后,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钢护筒顶面高程,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后,将护筒顶高程记入有关原始记录表格。
Ⅲ、钻机就位
首先在工作平台上安装钻机底盘,并初步定位,底盘可以预先在平地上装好,用轮胎式起重机吊放到平台上就位调平,然后反复调整钻机底盘使吊点中心和桩位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钻机就位后,经监理工程师复查无误后,将钻机底盘固定牢固。
钻机就位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关系到钻孔桩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准确性,钻机就位后,反复调整,仔细检查纠正,直至完全符合要求为止。
Ⅳ、泥浆制备
泥浆的主要作用是护壁。旋挖钻施工时钻渣直接由钻斗挖出,回旋钻施工时通过泥浆循环将孔底钻渣带出孔外。因此我公司将选用性能符合要求的粘性土(胶泥)或膨润土用清水
29
彻底拌和成悬浮液,使在钻孔及灌注混凝土全过程中保持孔壁稳定、不坍塌,泥浆的性能指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在钻进的过程中,随时检查泥浆的指标并进行调整,若泥浆达不到泥浆性能指标,则需加入适当的外加剂以改善泥浆性能。
钻孔孔内泥浆的标高始终高出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1.0~1.5m。
施工现场不设泥浆池,采用泥浆罐,泥浆罐容积的大小按桩径、桩长进行配置。废弃的泥浆用泥浆车拖运至指定地点排放。
Ⅴ、钻孔工艺
将钻具和泥浆泵安装就位,再次检查吊杆中心,转盘中心和桩位中心是否在同一铅垂直线上,其偏差<20mm,合格后开始钻孔,首先向孔内注入泥浆,采用低转速低进尺钻进,待钻头导向部分进入土层以后,根据按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转速和进尺速度进行钻孔。
钻孔中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钻孔施工时,需等相邻5m范围内的钻孔桩混凝土浇筑时间在24h以上,以避免钻孔干扰其他桩混凝土的凝固。
◆软土地基的钻孔,首先进行地基加固,然后再行钻孔以保证钻孔设备的稳定和钻孔孔位的准确。
Ⅵ、清孔
钻孔达到设计图纸规定深度后,且成孔质量符合图纸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测批准后即方可进行清孔。
桩基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
清孔时将钻具稍向上提升30~40cm,正循环采用优质泥浆置换孔底钻渣及泥砂等沉淀物。清孔后对从孔底提出的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复测认可,即可停止清孔。
清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5~2.0m以上。
第一次清孔结束,立即拆除钻杆及钻头,拆除时同样要按上述要求保持孔内水位。 拆除钻具后,对孔径,孔形和倾斜度,采用检孔器测定,检孔器外径等于钻孔桩直径,长度为4D~6D的钢筋笼检孔器(孔规),吊入钻孔内检测,若检孔器在孔内从上到孔底顺利通过,则孔径、孔形符合要求,倾斜度亦可测量,当检孔器在孔底时(吊悬空),测得吊绳的斜度即为钻孔的倾斜度。检测在有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
30
工序的施工。
如经检查发现缺陷,如中心线不符,垂直度超限,直径减小等将这些缺陷书面报告监理工程师,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改正。
沉淀层的厚度按设计要求均不得大于20cm。 Ⅶ、钢筋骨架制作吊装
◆钻孔灌注桩的钢筋骨架,事先在钢筋制作场配制成型,运至现场,焊接制作成型。在制作时,设置加强箍筋,保持钢筋骨架不变形,焊接缝要饱满,焊接长度不小于10d(单面焊),同一断面内接头面积不超过50%,焊接断面错开1m以上,钢筋骨架焊接质量经监理工程师复查合格后方可放入孔内。
桩的钢筋骨架分节吊装,缓慢下放至设计标高,前一节钢筋骨架放入孔内后用钢管临时搁置在钻机平台上,吊起下一节钢筋骨架,对正后焊接,逐步放入孔中。为防止在钢筋骨架下放的过程中钢筋插入孔壁,出现塌孔,钢筋骨架底口主筋适当向内弯。
钢筋骨架有强劲的内撑架,防止在吊装入孔时变形,在顶面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固定,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升,支撑系统对准中线防止钢筋骨架倾斜和移动。
钢筋骨架上事先安放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这些垫块以等距离固定在钢筋骨架的加强箍筋上,其沿桩长的间距为1m,横向圆周围不少于4块。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允许偏差为±50mm。
本项目1#—25#墩台钻孔桩均按照设计要求放置3根声测管,声测管采用焊管,接头采用螺纹连接,严禁漏水。
Ⅷ、导管的拼装、吊装
钢筋骨架定位后,立即吊放导管,导管事先经过试拼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等试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同时配备足够数量的密封圈。
导管内径为250mm,每节长度为250cm,最下面一节导管长度不小于5m;导管整体拼装后,由下向上用油漆标注尺寸,以便计算导管的总长度和精确计算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
下放导管时,尽量使导管位于孔的中心部位垂直下沉,防止导管碰撞钢筋骨架。导管底端距离孔底距离约30cm,导管总长根据孔深和浇筑平台的标高经计算确定。导管的提升和下降可用钻机上副卷扬机进行起吊。导管吊装定位后立即吊装储料斗,储料斗的提升用钻机上主卷扬机。储料斗的大小考虑浇筑各种类型灌注桩混凝土首灌混凝土能确保导管埋深1.0m
31
以上。
Ⅸ、灌注水下混凝土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检测孔底泥浆沉淀层厚度,如大于规范和图纸规定,则再次清孔直到符合要求。
混凝土运到灌注地点时,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坍落度20±2cm),如不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坚决不使用。
孔身及孔底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钢筋骨架安放后,立即开始灌注混凝土,并连续进行,不中断。
首批混凝土灌注后,立即用测锤,准确测量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确保埋深在1.0m以上,在整个灌注过程内,导管出料口伸入灌注的混凝土内至少2m,以防止泥浆及水冲入管内,且不大于6m。经常测量孔内混凝土面的高程,计算导管埋入深度,并及时调整导管出料口与混凝土表面的相应位置,并始终予以严密的监视,混凝土在导管在无水的状态下灌注。
随着孔内混凝土面的上升,导管要勤拔勤拆,拆下的导管立即用清水冲洗。
灌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高出1.0m,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多余部分在接桩前凿除,桩头无松散层。
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集中处理,以防止污染或堵塞河道和交通。 除图纸另有规定外,地面或最低冲刷线以下部分护筒应在灌注混凝土后拔除,水中桩的外护筒在完成动测后拔除。
Ⅹ、质量检验
混凝土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每根钻孔灌注桩至少制取试件2组,桩长20m以上者至少制作3组,桩径大,浇筑时间长时的,至少制取4组,每组试件由3个150mm×150mm×150mm立方体组成,制取混凝土试件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完成。
灌注桩成桩并达到一定强度后,破除桩头,用无破损法进行检测。
◆本项目桩长大于40m,必须采用超声波检验法进行桩基质量完整性检查。 ◆桩长小于40m采用低应变反射法进行桩基质量完整性检查。 ◆本项目选取2根工程桩进行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每个柱墩选1根。
◆桩基质量检测我公司委托有相当资质,且有相应测试技术和丰富测试试验实践经验的单位承担,按照《公路工程桩基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2004)进行检测;选择的检测单
3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工组织设计(大芦线航道整治)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