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设备 交通管理 道路状况 通风照明情况 洞外天气 其他 用电设计 施工组织 用电事故 设备状况 用电管理 其他 火源及传播途径 消防教育 火灾事故 消防器材 人员管理 其他 其他 消防措施 (6)根据施工图阶段的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茶店隧道风险进行评估。本管段的茶店隧道属于新奥法原理施工的隧道,根据设计阶段的勘查,本隧道存在的主要风险为突水、突泥且出现的几率很高,且还伴随有坍方的可能性,根据《风险等级标准表》可判定本隧道为高风险隧道。
2.3施工阶段风险管理
2.3.1风险管理的目的
了解风险现状,保证建设各方共同利益,合理分担风险,避免重
大损失。
2.3.2风险管理原则
①风险管理应在合理可行的前提下,将隧道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在此基础上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
②风险管理是动态的过程,应根据工程环境的变化、工程的推进及时进行修正、登记及监测检查,定期反馈,随时与相关单位沟通。
③风险管理应首先针对工程特点、上阶段风险评估成果、接受准则等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2.3.3风险处理
(1)风险处理原则
根据茶店隧道的实际情况,本隧道的主要风险为突水、突泥,且伴随有坍方的可能性,根据项目的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接受准则,本隧道风险处理基本原则为:风险减轻、风险接受。
1、在施工前,仔细、全面地熟悉施工图纸,核对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对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应及时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建设单位以及设计院。
2、在施工前结合设计文件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公路、地下管线、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等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核查,并形成正式报告,上报建设单位。
3、在工程施工中,在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和地质条件、施工工艺、设备、施工水平、经验和工程特点等,对新
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提出风险处理措施供发包人决策,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监测;
4、施工过程中对预测存在的风险必须进行监测,包括施工监测、工况和环境巡视、作业面状态描述、风险处置过程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将地质超前预报、监控量测纳入施工的重要工序,按照设计要求编制施工监测的实施方案,对工程自身结构及环境风险进行全面监测;提前识别和预测地质风险因素,保证施工安全;
5、建立风险的预警、响应及信息报送机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工况、环境巡视和作业面异常状态等,确定预警级别,形成异常状况报告;对可能发生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预警状态,必须立即启动相关预案,组织处理,同时第一时间报送发包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2)风险处理措施
1、在施工前对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作业班组进行隧道风险知识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风险意识,加强管理力度,降低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
2、超前地质预报
成立超前地质预报小组,配备相关专业人员和设备,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法(地质调查和全断面地质素描)、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红外线探水、地质雷达、超前水平钻探等方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调整隧道施工方案。施工时,我公司将把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做到先探测、后施工,不探测,不施
工。
地质调查:对地貌、地质进行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补充地质资料。补充地质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岩性、地层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岩层产状及变化情况;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分布、性质、变化规律及产状变化;地表岩溶发育情况和分布规律。
地质调查方法:地质预报人员根据建立的标准地层剖面,结合成岩规律,确定各岩层倾向、节理、层序、厚度、位置,详细核对勘察设计资料,为地质预报做好基础工作。
隧道开挖面地质素描:每循环开挖后,地质预报人员对隧道开挖面的地质状况作如实的调查和编录,采集必要的数据,具体包括:开挖面地层岩性、节理产状发育程度、受构造影响程度、围岩稳定状态、地温、水温等进行编录。地质素描方法和预报成果见下表。
表17 地质素描方法和预报成果表
序号 1 方法 形成成果 2 3 用罗盘仪,洞内观察等方法,实测分析岩体各种参数,对开挖面地质评岩层产状、节理产状及间距、微构价,绘制常规地质预报展示图和分段地造产状、断层层面产状等资料,采质预报书。 取分段测绘。 预报预测软弱岩层的位置,围岩稳定状绘制标准地层剖面和岩层位 况,提出施工措施建议。 分析断层、微构造的产出的规律和在开观察开挖面断层及微构造出露情挖面的部位、构造走向与隧道轴线关况、量测岩层产状 系,作出地质预报图。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计划总的思路是:采用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进行长距离全程宏观控制,每次探测100m;红外线探水仪进行
短距离全程连续实施,每次探测20m;超前水平钻探或者孔内雷达短距离预报,在设计地段进行钻探,每次钻探30m,地质较差地段加密钻探;同时加强常规地质综合分析。
3、超前帷幕注浆
为避免隧道施工突水涌泥的出现,导致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并有利于施工,采取对预测的较大涌水点进行超前防渗封堵。根据分析、类比,开挖中大的涌水点完全进行封堵后,基本上不会减少对门河天然状态下的流量,对东西两侧的地表沟谷各水文地质环境基本不会产生影响或影响甚小。根据以上分析,隧道地下水处理采用“以堵为主、以排为辅、堵排结合”的原则,采取“先预报、再探测、预灌浆、全评判、后开挖、补灌浆、再衬砌、长观测”的方法对地下水进行系统处理。
4、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随时监测隧道洞身变形和沉降情况进行分析。
现场监控量测是现代化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控获得围岩动态和支护工作状态的信息,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砼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还能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类比依据。
茶店隧道拟开展洞内外观察,洞口地表下沉量测,周边收敛位移,拱顶下沉量测。每个量测断面台阶法布置两条水平净空收敛量测基线,全断面法布置一条水平净空收敛量测基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茶店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