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册第十六章导学案 执笔人:董学燕 使用该导学案的时间是20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过程】 一、复习 性质 判定方法 边: 平行四边形 角 对角线: 二、典型例题学习
例1 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OA、OC的中点,分别联
结DE、DF、BF、BE.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D C F E O
A
B
变式一:若E、F不是OA、OC的中点,而是在AC上移动,当满足AE=CF时,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
变式二:若E、F继续移动至OA、OC的延长线上,仍使AE=CF,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
变式三:若E,F,G,H分别为AO,CO,BO,DO的中点,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吗?
解题反思: .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相邻的两个角都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3)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5)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6)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四、课堂反思与小结:
.
五、学习效果检测
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使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并证明.
B C
E F
A D
评价等级_______
六、作业
必做题:P63B组2题; 选做题:P64C组.
16.4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矩形的性质,会用矩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第十六册第十六章导学案 执笔人:董学燕 使用该导学案的时间是20 年 月 日 星期
【学法指导】观察、归纳、证明性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A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D
B
C 2. 矩形的定义:
3. 矩形是特殊的 ,它具有 的性质.矩形特有的性质是 . 二、新课学习 1. 探究矩形的性质:
AD
利用右面的矩形,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猜想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边:
矩形的角:
B C
矩形的对角线: 证明猜想: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
求证: . 证明:
矩形的性质定理:
符号语言:
2. 定理应用:
例1 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AB=OA=4cm.求BD与AD的
长.
AD
O
B C
题解反思: .
思考:如上图:BO是Rt△ABC的一条怎样的特殊线段?它与AC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为什么? 我们可以把BO与AC的这一关系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
矩形性质定理2的推论: . 符号语言:
三、巩固练习
1. 教材:P67、练习1,2.
四、 课堂反思与小结:
.
五、学习效果检测
1. 填空:矩形性质定理1: ;
矩形性质定理2: ; 定理2推论: .
2. 已知:如图 ,矩形 ABCD,AB长8 cm ,对角线比AD边长4 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AD
E B
C
评价等级:___________
六、作业
必做题:P80A组1题;
选做题:1. 若矩形的对角线交点到两邻边的距离差为4cm,周长56cm,则这个矩形的两邻边长分
别为_______和_______cm;
2. 矩形的周长是22cm,相邻两边的差是1cm,那么这个矩形的面积是_______cm2; 3.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_______个等腰三角形.
16.4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2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菱形的性质,会用菱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第十六册第十六章导学案 执笔人:董学燕 使用该导学案的时间是20 年 月 日 星期
【学法指导】观察、归纳,总结出菱形的性质.
AD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B
C
2. 矩形的性质: AD
3. 菱形的定义: B C
4. 菱形是特殊的 ,它具有 的性质,它还具有 的性质.
二、新课学习 1. 探究菱形的性质:
利用右面的菱形,类比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猜想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边: 菱形的角: 菱形的对角线: AD
证明猜想:
O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 .
证明:
B C
菱形的性质定理:
符号语言:
2. 定理应用:
例1 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l1和l2 ,求该菱形的面积.
题解反思: . 菱形面积: .
例2 已知: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 ABCD是菱形,∠ABC =600,A点坐标为(0,2).
求B 、C 、D各点的坐标. y A(0,2) BD Ox三、巩固练习
1. 教材:P69. 1.
C四、 课堂反思与小结:
. 五、学习效果检测
1. 填空:菱形性质定理1: ;
菱形性质定理2: ; 菱形面积公式: . 2. 已知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和12cm,求该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评价等级:___________
六、作业
必做题:P80 2题;
选做题:1.菱形周长为80cm,较短的对角线长24cm,则菱形的面积 ; 2.菱形的边长为10cm,一个内角为60°,则较长的对角线长是 ,较短的对角线 长是 .
16.4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3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会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某些证明和计算的问题.
第十六册第十六章导学案 执笔人:董学燕 使用该导学案的时间是20 年 月 日 星期
【学法指导】利用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 矩形的性质:
3. 菱形的性质:
4. 正方形的定义:
5. 正方形是特殊的 ,它具有 的所有性质.
二、新课学习 1. 探究正方形的性质
利用右面的正方形,根据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归纳出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的边: AD
O 正方形的角:
正方形的对角线: B
C
符号语言:
2. 性质运用.
例1 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求∠AOB和∠OAB的度数. AD
O B C
题解反思: . 思考:上图中有哪些特殊的图形? . 三、巩固练习
1. 教材:P70练习1、2.
四、 课堂反思与小结:
. 五、学习效果检测
1. 正方形的性质:边: ; 角: ; 对角线: .
2. 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H是DC上的一点,E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且DH=BE,请你判断△AE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H D C
AB
E
评价等级:___________ 七、作业
必做题:P80 A组3题; 选做题:P81 C组.
16.4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4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会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解决某些证明和计算的问题.
【学法指导】观察、归纳矩形的判定定理,类比,逆向联想.
第十六册第十六章导学案 执笔人:董学燕 使用该导学案的时间是20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1. 如何判定一个图形是矩形?
.
2. 想一想:木工师傅在做门窗框架、桌面、椅面等物件时,需要检测作出的物件是否为矩形.这时,木工师傅通常不仅要测量它们的两组对边的长度是否分别相等,而且还要测量它们的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二、新课学习
1. 矩形判定定理的探究与归纳
由上面的想一想,猜想矩形的一个判定定理.
AD
猜想: . O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AC=BD. 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B C
矩形判定定理1: . 符号语言:
想一想:如图,用直尺、三角板按“边-直角、边-直角、边-直角、边”这样四步画出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矩形吗?为什么?
矩形判定定理2: . 符号语言:
2. 定理运用。
例1 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 )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例2 已知: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 cm,求
AB
O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题解反思: . 三、巩固练习
练习:教材P72 2.
四、 课堂反思与小结:
. 五、学习效果检测 1. 矩形的判定方法:
定义: .
判定定理1: .
判定定理2: . 2. 已知:如图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 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评价等级:___________ 六、作业
必做题: P80 A组4题; 选做题: P81 B组2题.
16.4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5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会用菱形的判定定理解决相关证明题.
【学法指导】归纳菱形的判定定理,类比,逆向思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16章 四边形(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