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锅炉采用定压运行,也可采用滑压运行。
(3) 燃用设计燃料,负荷为额定蒸发量时,锅炉保证热效率大于88%(按低位发热值,预热器入口风温20℃)。
(4) 锅炉性能设计已考虑海拔修正。
(5) 锅炉在燃用设计燃料时,不投气稳燃最低负荷为锅炉B-MCR负荷的30%。 (6) 锅炉负荷连续变化率应达到下述要求: 50%~100% 不低于5%B-MCR/min 50%以下 不低于3%B-MCR/min
(7) 在锅炉定压运行时,保证在50%~100%B-MCR负荷内过热蒸汽温度能达到额定值485℃,允许偏差±5℃。
(8) 锅炉燃烧室的承压能力:
锅炉燃烧室的密相区设计压力为+21120Pa、-8721Pa;锅炉燃烧室的上部二次风区设计压力不小于±8721Pa;燃烧室设计压力为+27710Pa、-8721Pa。当风机全部跳闸,引风机出现瞬时最大抽力时,炉墙及支撑件不产生永久变形。
(9) 锅炉采用床下油点火方式。
(10) 过热蒸汽调温方式,采用喷水减温。
(11)锅炉对煤质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不变更受热面的条件下,可燃用许多煤种。再添加脱硫剂为石灰石,粒度为0-2mm,石灰石可从煤输送带加入,简单易行。
(12) 锅炉采用悬吊式结构,钢护板结构轻型炉墙,适当使用柔性膨胀节,以利锅炉的密封性能。
(13) 锅炉正常运行条件下,环境温度为27℃时,锅炉炉墙表面设计温度不超过50℃。
(14)燃烧器的检修周期能达到4年,过热器、省煤器等处的防磨措施的检修周期能达到4年。
(15) 锅炉各主要承压部件的使用寿命大于30年,受烟气磨损的对流受热面寿命达到100000小时。空予器冷段元件使用寿命不低于50000小时。
(16) 锅炉从点火到带满负荷的时间, 在正常起动情况下能达到以下要求: 冷态起动(停炉72小时以上) 3~4小时 温态起动(停炉10~72小时) 2~3小时 热态起动(停炉10小时以内) 1~1.5小时
16
锅炉在使用年限内不同状态下的允许起停次数为: 冷态 200次 温态 3000次 热态 4000次 极热态 500次 负荷阶跃 12000次 其寿命消耗总和不超过75%。 锅炉疲劳寿命损耗数据表 运行工况 冷态启动 金属温度已下降在满负值的40%以下 温态启动 金属温度已下降在满负值的40%~80%之间 热态启动 金属温度已下降在满负值的8%以上 极热态启动 金属温度仍维持或接近满负值 阶跃突变负荷(10%汽机额定功率) 锅炉性能曲线图如下:
设计次数 200 3000 4000 500 12000 每次损耗量% 0.01022 0.00876 0.00759 0.00426 0.000675 17
冷态启动曲线
温态启动曲线
18
热态启动曲线
极热态启动曲线
(17) 锅炉两次大修间隔能达到4年,小修间隔时间1年。
19
(18) 锅炉保证各种运行工况下烟温均匀,锅炉两侧烟温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满足过热器温度控制要求。
(19) 锅炉的负荷调节手段应简单、灵活。
(20) 锅炉分离器总的分离效率大于99.5%;返料装置为绝热非机械式返料器。
(21) 锅炉布风板及风帽布风均匀、不易堵塞,布风板为水冷壁弯制而成,风帽的材质为ZG8Cr26Ni4Mn3N,风帽采用易更换夹套钟罩式风帽,允许运行的温度范围≤1200℃。
4.技术部分内容
4.1燃烧方式:循环流化床 4.2燃烧系统 4.2.1烟气流程:
一次风经布风板进入炉膛,二次风通过二次风口进入炉膛,风煤混合燃烧后的烟气首先在炉膛燃烧。携带固体粒子的烟气离开炉膛后,通过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分别切向进入两个旋风分离器。在分离器内,粗颗粒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而烟气流则通过分离器中心筒进入对流竖井,烟气被对流受热面冷却后,通过管式空气预热器进入除尘器去除烟气的细颗粒成份,最后,由引风机送入烟囱,并排入大气。 4.2.2布置受热面面积: 炉膛受热面积444.5 m2。
过热器受热面积596.6 m2。 省煤器受热面积1416.9 m2。 4.2.3 一次风风量、一次风压头:
一次风风量为56360 m3/h,一次风压头为13500Pa。 4.2.4 二次风风量、二次风压头:
二次风风量为34034 m3/h,二次风压头为8500Pa。 4.2.5 返料风风量、压头:
返料风风量为660m3/h,压头为19600 Pa。 4.2.6 总烟气量、锅炉本体烟道全压降
总烟气量为124797 m3/h,锅炉本体烟道全压降为2600 Pa。
根据中温次高压蒸汽锅炉加热、蒸发、过热的热量分配比例特点和防止过热温度调节的要求合理布置受热面。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75t循环流化床锅炉详细参数说明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