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假期辅导讲义 罗荣恒
2°辅助角公式:asin??bcos??a2?b2sin(???)(其中?角是由
tan??b, ?所在象限与点(a,b)所在象限相同来确定。或由acos??aa?b22?sin??ba?b22来确定。)
2、三角变换中,常用的技巧与方法
公式的应用要做到“三会”,公式由左到右会用,由右到左会用,公式变形后也会用,变换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弦切互化。即把题目中出现的切函数都化为弦函数。 (2) 变角:一般是变为单角的三角函数,或用已知角表示未知
角,或用未知角表示已知角,角的常见变形有
2??(???)?(???),??(???)??,?????2????2
(3) 注意“1”的代换应用:
1?sin2??cos2??tan??cot??tan?4?sin?2
(4) 注意公式的逆用或变形运用。
1?tan??1?tan???tan(??),?tan(??)
1?tan?41?tan?4tan??tan??tan(???)(1?tan??tan?) tan??tan??tan(???)(1?tan?tan?)
3、三角恒等变换中,常采用的变换策略是:从“角”、“形”、“名”、“幂”四方面着手,进行局部突破,逐步化简。
1°变角:常采用“异角化同角”、“复角化单角”,用已知角表示未知角。
2°变形:若三角函数式结构形式较复杂,就要从结构形成上考虑化繁为简.
6
2013级假期辅导讲义 罗荣恒
3°变名:从函数名称上化简,常采用“异名化同名”、 弦切互化等。
4°化幂:常采用“异次化同次,高低次的互化”。注意升降幂公式的应用.
5°三看:一看名称、二看角、三看结构特征。 4、典型例题选讲 例1、填空 (1)
sin(2???)?2cos(???)? sin?2cos5??sin25?? (2)
cos25??1(3)若?为锐角且sin(??)?,则cos?= 。
63(4)(1?tan1?)(1?tan2?)(1?tan3?)???(1?tan44?)= (5)已知
2sin??cos???5,则3cos2??4sin2?=
sin??3cos?例2:化简下列各式
3?4cos2??cos4?1、
3?4cos2??cos4?1?cos??sin?2、
1?sin??cos?cos15?sin9??sin6?3、
sin15?sin9??cos6?例3.
cos40??sin50?(1?3tan10?)sin70?1?cos40?12
例4:已知tan(???)?,tan???,且?,??(0,?),求2???的值。 例5:若
?3???3????5????,0???,且sin?????,cos?????, 4444?5??4?1317求sin(???)的值。
7
2013级假期辅导讲义 罗荣恒
例6、已知:sin??cos??,且tan??1,则cos?= 。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问题
例1. (1)y?2sinx(sinx?cos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2)函数f(x)?3cos(3x??)?sin(3x??)是奇函数,则?等于
(3)、将函数y?f(x)sin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再作关于x轴对称变换得到函数y?1?2sin2x,则f(x)=
例2.已知函数f(x)?2cosx(sinx?cosx)?1,x?R. (Ⅰ)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函数f(x)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84?π3π75 。
。
?4 。
例3.已知函数f(x)?cos(2x?)?2sin(x?)sin(x?)
344???(Ⅰ)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Ⅱ)若不等式f(x)?m?2在[?
第九讲 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8
,]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22??2013级假期辅导讲义 罗荣恒
(一).知识要点: 1、正弦定理
abc???2R sinAsinBsinC(R为△ABC外接圆半径)
a2?b2?c2?2bccosA2、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3、三角形面积公式
S?ABC?S?ABC111absinC?acsinB?bcsinA 222abca?b?c??r? 其中,R、r分别为△ABC的外接圆,内4R2切圆半径。
4、正、余弦定理适用的题型。
(1) 余弦定理适用的题型。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2°已知两
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它两角。
(2) 正弦定理适用的题型: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
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其余两角和一边。
5、三角形中常见的结论,设三角形ABC中,边a、b、c所对的角分别为A、B、C。
(1)A?B?C??,sinC?sin(A?B),
cosC??cos(A?B),sin2C??sin2(A?B)
cos2C?cos2(A?B),A?BCA?BC sin?cos,cos?sin2222tanCA?BCA?B?cot,cot?tan 2222(2)
A?B?a?b
9
2013级假期辅导讲义 罗荣恒
(二)例题选讲
例1.在△ABC中,a,b,c分别是三个内角A,B,C的对边.若
a?2,C?πB25,cos?,求△ABC的面积S. 425
例2: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a=c,
cosBc?,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cosCb
例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tanC?37. (1)求cosC;(2)若CBCA?5,且a?b?9,求c. 2四、平面向量
第五专题——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相关知识关系表
一、向量的有关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向量的模(也就是用来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⑴字母表示法:如a,b,c,等.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三讲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