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磨铁路YMZQ-21标段(站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见表5.2。
表5.2 临时材料厂设置表
序号 1 2 3 4 名称 1#材料厂 2#材料厂 3#材料厂 4#材料厂 地点 DK190+763 DK201+600 DIK205+990 DK215+200 供应范围 DK185+050-DK194+731.87 DK194+731.87-DK207+392 DK207+392-DK212+342.43 DK212+342.43-DK222+538 5.4 钢筋加工场地建设方案
按照统一规划、相对集中、满足生产、资源节约、合理用地的原则进行规划。原则上相邻桥梁、隧道设置一个钢筋场地,不能利用的分别设置钢筋场地。桥梁、隧道的横向便道较长,钢筋笼运输不便利,不便于统一制作、加工。隧道工字钢架加工数量和格栅钢架数量较大,为了规范施工,可与拌合站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加工、运送。钢筋存料场和加工区分开,两者需贴近但不混杂。在满足进出料交通的前提下适当围栏。钢筋加工不可露天作业,宜设有可供材料进出大门的半封闭的钢筋加工车间。半成品、成品存放应按不同型号、规格分类堆码存放。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均应明显标识,堆码整齐有序。
钢筋场地设置满足桥梁,隧道钢筋场地的需求,尽量设置在靠近桥梁及隧道进出口附近为原则,同时结合交通等其他方面的因素,设置标准钢筋场地31处。
具体钢筋场地平面布置图及相关参数表见大型临时设施实施方案。
5.5 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方案
5.5.1总体安排
本标段共设置4座混凝土拌和站,其中1#、4#拌和站为新建,2#、3#拌和站利用既有拌和站改造,拌和站以临近既有公路与靠近线路为原则设置,每座内均设置2台120的全自动拌和设备,重点考虑特大桥、隧道施工用混凝土安排,同时兼顾附近小型构筑物和路基附属工程及地基处理混合料供应。混凝土拌和站设置详见下表5.3。
14
玉磨铁路YMZQ-21标段(站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表5.3 拌和站设置表
序号 编号 中心里程 标准、规模、 面积 13500㎡ 供应范围 DK185+050-DK194+731.87路基、隧道、桥梁施工 DK194+731.87-DK207+392路基、隧道、桥梁施工 DK207+392-DK212+342.43路基、隧道、桥梁施工 DK212+342.43-DK222+538路基、隧道、桥梁施工 备 注 1 拌和站1 DK190+763 2 拌和站2 DK201+600 15000㎡ 3 拌和站3 DIK205+990 27000㎡ 4 拌和站4 DK215+200 30000㎡
5.5.2 拌和站生产供应能力分析:
1#拌和站位于黄柏岭坑村,承担一工区砼生产量约28万m3。依据本工区23个月工期,拌和站准备期及建设期3个月计算,则平均每天需供应467m3,折合每小时为38.89m3/天(按每天12小时计算)。砼峰值生产量出现在承台、墩身、隧道二衬施工期间,根据现场组织,同时施工隧道共4座,衬砌台车5台,立新特大桥、杨坑大桥承台及墩身最大砼用量进行计算,共需砼约为
25*12*5+508+459+472+202=2741m3,折合砼每小时生产数量为114m3/小时(按三班24小时计算)。本拌和站采用两台120的全自动拌合设备,生产能力可接近180-240m3/小时,能够满足砼的生产供应要求。 2#拌和站位于东岭坞村,承担二工区砼生产量约42万m3。依据本工区23个月工期,拌和站准备期及建设期3个月计算,则平均每天需供应700m3,折合每小时为58.33m3/天(按每天12小时计算)。砼峰值生产量出现在承台、墩身、隧道二衬施工期间,根据现场组织,同时施工隧道共9座,衬砌台车5台,星江特大桥承台及墩身最大砼用量进行计算,共需砼约为25*12*5+781+472+272=2753m3,折合砼每小时生产数量为114m3/小时(按三班24小时计算)。本拌合站采用两台120的全自动拌合设备,生产能力可接近200-240m3/小时,能够满足砼的生产供应要求。
15
玉磨铁路YMZQ-21标段(站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拌和站位于紫阳镇梅林村,承担三工区砼生产量约
35万m3。
依据本工区23个月工期,拌和站准备期及建设期3个月计算,则平均每天需供应584m3,折合每小时为48.6m3/天(按每天12小时计算)。砼峰值生产量出现在承台、墩身、隧道二衬施工期间,根据现场组织,同时施工董家林二号隧道出口、后田隧道、店埠隧道、里桐尖隧道出口各一模衬砌,梅林大桥、店埠大桥、十八亩水库特大桥大尺寸承台及大尺寸墩身砼用量进行计算,共需砼约为
26*9*4+300+306.5+768.8=2311.3m3,拆合砼每小时生产数量为96m3/小时(按三班24小时计算)。本拌合站采用两台120的全自动拌合设备,生产能力可接近180-240m3/小时,能够满足砼的生产供应要求。
4#拌合站位于新建村,承担四工区砼生产量约
31万m3。依据本
工区23个月工期,拌合站准备期及建设期3个月计算,则平均每天需供应516m3,折合每小时为43.06m3/天(按每天12小时计算)。砼峰值生产量出现在承台、墩身、隧道二衬施工期间,根据现场组织,同时施工葛坑源隧道进口、石塘源1#隧道、石塘源3#隧道各一模衬砌,银港河特大桥、谢家湾大桥、大坞山特大桥大尺寸承台及大尺寸墩
身
砼
用
量
进
行
计
算
,
共
需
砼
约
为
25*9*3+714.21+390.9+199+106+199+349=2633m3,拆合砼每小时生产数量为109m3/小时(按三班24小时计算)。本拌和站采用两台120的全自动拌和设备,生产能力可接近180-240m3/小时,能够满足砼的生产供应要求。
第六章 控制性工程重难程施工方案
本标段工程特点为桥隧工程比重大、结构形式多、技术含量较高。隧道采用双线隧洞,洞内铺设有砟轨道,线间距4.4m,曲线上考虑线间距加宽,最大在V级围岩处加宽值1m,线间距为4.4m时隧道内轨顶面以上净空有效面积为81.37㎡,最大开挖V级围岩下130.97㎡,标准内轮廓宽度为11.5m,高度为8.15m。
16
玉磨铁路YMZQ-21标段(站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回头岭隧道长3197.27m,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断面大,防水要求高,为本标段重点工程。星江特大桥桥长2017.51m,为本标段唯一长度大于2km的桥梁,采用(40+72+40)m连续梁跨越杭瑞高速,(48+80+80+48)m连续梁跨越星江,(40+56+40)m连续梁跨越当地水渠,(26+44+26)m连续梁跨越201省道,大里程侧还设有6×32m和3×32m两联现浇变截面连续梁,结构复杂工程量大,也是本标段的重点工程。
6.1回头岭隧道施工方案
6.1.1工程概况 6.1.1.1基本概况
隧道位于婺源县紫阳镇境内,进口里程DK187+565.73 ,位于三望源水库东侧,出口里程DK190+763,位于程家村,隧道全长3198.27m。进出口交通不便,距附近村庄较远。进口至DK187+171.18段位于左偏曲线上,曲线半径4500m。DK190+167.18至出口位于左偏曲线上,曲线半径为8000m。
隧道单面下坡,坡度3.646、5.3‰,坡长780m、2650m,变坡点里程DK187+370、DK188+150、DK190+800。 6.1.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
隧道区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粉质黏土(Qdl+el)、下伏岩层为元古界双桥群千枚岩。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①第四系(Q4el+dl)
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夹杂植物根系。分布厚度为1~3m,仅仅分布在谷底表层及谷底附近表层。
②元古界双桥群(Pt2)
全风化千枚岩:黄褐色,原岩结构构造已基本破坏,岩芯呈土柱状。
强风化千枚岩:黄褐色,灰褐色,,鳞片变晶结构,千枚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块径2~12cm。
17
玉磨铁路YMZQ-21标段(站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弱风化千枚岩:灰色,矿物成份为绢云母,石英、方解石等,鳞片变晶结构,千枚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矿物结晶较细,岩芯多呈柱状,节长10~22cm,RQD=75%。少量块状,片状,块径5~8cm,锤击声脆,不易碎。 (2)地质构造
节理裂隙发育,岩层产状变化较大,走向以北西向为主,倾角较大,115~182°∠25~85°。岩层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为:285o∠80及125o∠50,节理面平直、闭合、无充填;70o∠70 45o∠75节理面平直、闭合、无充填。DK189+050处发育一断层破碎带,物探揭示宽度约为50m,岩层破碎,波速较低。 (3)水文地质特征 ①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调查和测绘,地下水类型为: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赋存于千枚岩全风化层中,含水层薄,富水性差,水量贫乏。
基岩风化层孔隙裂隙水:赋存于强~弱风化带中,一般为潜水。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涌水量预测
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预测的涌水量为:正常涌水量为495.2m3/d,最大涌水量为766.4m3/d。
③地表水、地下水的侵蚀性
经化验,地表水、地下水对砼有酸性及CO2侵蚀,环境等级为H1。
(4)物理地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地震动反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5)围岩级别
Ⅴ级围岩286.27m、8.95%,Ⅳ级围岩530m、16.58%,Ⅲ级围岩2360m、73.8%。
1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九景衢铁路六标施工组织设计内容(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