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时 间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四个季度 一 二 三 四 建设面积 18 19 20 22 6 8 6 6 根据资料计算该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项目5 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
一、填空题
1.动态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一个是 ,一个是 ,后者又叫发展水平。 2.发展速度是 与 的比值,由于基期的选择不同,它有 和 两种。
3.平均发展速度是 的序时平均数,它有 和 两种计算方法,其中, 侧重于考察计算期末年的水平。
4.分析现象变动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 和 三种。 5.绝对数动态数列按指标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分为 和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历年招生人数数列 C.历年在校生人数数列 A.简单算术平均法 C.首末折半法 A.逐期增长量
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数列 D.历年毕业生人数数列 B.加权序时平均法 D.半数平均法 B.累计增长量 D.定基增长速度
B.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时间距离 D.两个相邻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
21
2.对等间隔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采用( )法。
3.报告期水平与前期水平之差称为( )。 C.环比增长速度
4.在时点数列中,称为“间隔”的是( )。 A.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 C.两个相邻指标在时间上的距离
5.已知环比增长速度求定基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
A.各环比增长速度相乘 B.各环比增长速度相加 C.各环比增长速度相除
D.各环比增长速度还原为环比发展速度连乘后减去1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6.已知某企业前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0%,后6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计算这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0.1?0.09 C.
1010
6
B.1.1?1.09?1 D.
1010?0.1???0.09?2?1.1???1.09?46?1
三、多项选择题
1.季节变动可以是现象( )。
A.在一个月份内的周期性变动 C.在一个年度内的周期性变动
B.在一个季度内的周期性变动 D.在若干年内的周期性变动
2.平均增长量是( )。
A.各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B.各累计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C.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项数 D.累计增长量之和除以累计增长量的项数 3.平均指标与速度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 A.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B.增长速度=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C.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D.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4.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 A.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B.各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 5.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 A.侧重考察现象最末一期的发展水平 B.侧重考察现象各个时期的发展水平 C.可以反映中间水平的发展变化
D.不能反映中间水平的发展变化
22
四、判断题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都是通过连续登记的方式取得统计资料的。( )
2.增长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报告期比基期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 ) 3.相邻两个时期的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 4.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 )
5.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而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
6.增长1%的绝对值可以用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求得,也可以用基期水平除以100求得。( )
7.利润指标是总量指标,而当发生亏损时,指标数值相加不仅未增加反而减少,可见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关。( )
8.平均增长量不是序时平均数,而属于静态平均数的范畴,因为它是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求得的。( )
9.循环变动是指现象的周期在一年内的变动。( )
10.现象的不规则变动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引起的有周期、无规律的变动。( )
五、问答题
1.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何异同? 2.简述时间数列的种类。
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 六、应用技能训练
1.某商店上半年有关资料如下: 上年12日 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月 销售额(万245 250 272 271.42 323.08 374.07 元) 月末职工人1850 2050 1950 2150 2216 2190 数 要求:计算月平均每人销售额。
2.某企业1990—1995年化肥产量资料如下: 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 1990 时 间 1991 1992 1993 1994
6月 372.96 2250 1995 23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300 化肥产量(万吨) 定基增长量(万— 35 50 吨) 环比发展速度— 110 105 95 (%) 要求:(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结果保留1位小数);
(2)按水平法计算该地区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化肥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
3.1982年我国人口数为10.1亿人,1990年我国人口数为11.3亿人,试问在这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为多少?如果按这个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则本世纪末我国人口数将达到多少亿?
4.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年 份 134 435 415 672 1028 粮食产量(万斤) 计算:(1)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2)平均发展速度。
5.某车间某年各月产量资料(台)如下:一月份185、二月份190、三月份236、四月份240、五月份230、六月份255、七月份272、八月份270、九月份275、十月份280、十一月份278、十二月份285。
计算:(1)各季度的平均每月产量;
(2)全年的平均每月产量。
6.某企业历年来的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年 份 667 732 757 779 819 工业总产值(万元) 计算该企业几年来的逐期和累计增长量,环比和定基发展速度,以及年平均增长量。 一、填空题
1.现象所属的时间 各个具体指标数值
2.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 3.各个时期单位环比发展速度 几何法 方程法 4.时距扩大法 移动平均法 最小平方法 5.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24
二、单选题 1-6 CCACDD 三、多选题
1.ABC 2.AC 3.ACD 4.AC 5.AD 四、判断题
陈述正确的有:2、3、4 其余陈述错误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项目6 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
一、填空题
1.全及指标是反映 的综合指标。
2.抽样推断是在 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 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3.抽样误差是 与 之间的离差。抽样误差越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越 ,抽样推断就越 。
4.区间估计是根据 与 去推断总体指标所在的 。
5.抽样调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误差分为 和 两类。
6.计算抽样平均误差,若未知总体标准差是,可用 来代替。
7.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 成反比,与 成正比。
二、单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灵活性原则 C.随机原则 A.代表性误差 C.系统性误差
B.准确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B.登记性误差 D.随机误差
25
2.抽样误差是(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统计学基础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答案-201109(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