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项目2 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
一、填空
1.统计调查的要求是:准确性、 、 和系统性。 2.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可分为: 和 。 3.统计调查按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 和 。 4. 是专门组织的不连续型全面调查。 5.普查的主要特点是: 。
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是: 。 7.调查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单一表和 。 参考答案:
1.及时性、全面性
2.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3.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4.普查 5. 不连续性 6. 抽样调查 7. 一览表
二、单项选择
1.调查表有三部分构成,分别是:( )。 A.表头、表体、表脚 B.标题、表格、表注 C.表头、表格、表脚
D.表头、表体、表注 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连续调查和非连续调查 C.典型调查和非典型调查 D.时间调查和时期调查
3.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是:( )。
A.典型调查 B.连续调查 C.抽样调查 D.时间调查 4.普查的主要特点是:( )。
A.全面性
B.科学性
C.不连续性 D.时限性
5.“您最喜欢的电视机品牌是( )”,这种提问方式属于( )。6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A.封闭性提问 B.填空式提问 C.不定式提问 D.开放式提问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4. C 5. D
三、多项选择
1.调查时间有三方面的含义,分别是( )。 A.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B.调查期限
C.调查工作规定时间
D.问卷回答时间
2.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包含四部分,分别是( )。
A.前言 B.主体 C.编码 D.结束语 3.开放式提问的优点是( )。 A.比较灵活 B.没有限制答案 C.能得到比较深入的观点和看法 D.答案不唯一 4.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 A.问题清楚明了 B.通俗易懂 C.易于回答 D.体现调查目的 5.调查问卷的前言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 A.问题填写说明 B.调查目的 C.调查意义 D.调查编号
参考答案1. ABC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CD 四、思考题
1.统计调查的意义是什么? 2.统计调查的要求是什么? 3.问卷设计的程序是什么? 4.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哪些?
5.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哪几部分? 6.设计调查问卷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五、应用能力训练
1.请根据你所在学校或单位设计一个大学生就业观念情况调查问卷。 2.请对你所在班级或学院学生的生活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调查。
7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项目3 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
一、填空题
1.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所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 ,其组数等于 。 2.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统计分组可以有 分组和 分组。
3.在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 。各组中点位置上的变量值叫 。
4.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 和 。
5.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和 两部分组成。
6.统计数据整理就是对搜集得到的 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 的工作过程。 答案:
1、单项式数列 变量所包含的变量值的种数 2、品质。。。。,数量。。。。, 3、组限 组中值 4、1000 950
5、总标题 横行标题 纵栏标题 指标值 6、原始资料 统计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距 2.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 A.次数 B.累计频率 C.频率 D.次数密度 3.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 A.左方 B.上端中部 C.右方 D.下方
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260 B.215 C.230 D.185
8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对统计总体按两个及以上标志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叫( )。 A.简单表 B.简单分组表 C.复合分组表 D.汇总表
9.对某地区的全部商业企业按实现的销售额多少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 A.变量分组 B.属性分组 C.分组体系 D.复合分组 10.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 A.各组频数之比 B.各组频率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 11.频数分布用来表明( )。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B.各组变量值的构成情况 C.各组标志值的分布情况 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 12.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 A.上限所在组 B.下限所在组 C.任意一组均可 D.另设新组
1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 A.正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乘积关系 D.毫无关系 14.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 A.标志 B.总体单位 C.统计指标 D.统计对象 15.用组中值与次数求坐标点连接而成的统计图是( )。 A.直方图 B.条形图 C.曲线图 D.折线图 参考答案
1、A 2.D 3.A 4.C 5.B 6.C 7.D 8.C 9.A 10.C 11.A 12.B 13.B 14.C 15.D
9
三、多项选择题
模块一 基 础 知 识
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
2.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属性分组( )。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E.宾馆按星级分组
3.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A.总标题 B.主词 C.纵栏标题 D.横行标题 E.宾词
4.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 C.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 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5.国民经济中常用的统计分组有( )。 A.经济成分分组 B.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C.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D.三次产业分类 E.机构部门分类
6.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五个组。这一分组( )。
A.是等距分组 B.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 C.末组组中值为800 D.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 E.某职工工资600元,应计在“600~800”元组内 7.变量数列中频率应满足的条件是( )。 A.各组频率大于1 B.各组频率大于0 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D.各组频率之和小于1 E.各组频率之和大于0
参考答案:1.ABE 2.AD 3.ACD 4.ABCE 5.ABCDE 6.BDE 7.BC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统计学基础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答案-201109(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