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长江边上的十里长堤,杨柳依依,城墙上的鸟在叫,他感叹自然依旧,南京仍然是一派春色,但是,六朝的繁华已经没有了。他写的一首诗,在《唐诗三百首》中,它的标题搞错了,叫它《金陵图》,实际上不对,应该是《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六朝像梦一样的过去了,只有鸟在城墙上叫,台城边上的杨柳不会变,年年发芽,到了春天杨柳在濛濛烟雨中袅袅地垂着,一派春色。
20年前,我在美国哈佛大学,听一位洋教授用英语讲唐诗,他讲六朝如梦鸟空啼,不停地讲一个单词,crow,crow。Crow是什么?是乌鸦。他为什么老讲乌鸦呢?诗中是鸟空啼,没有乌鸦这个词。后来才知道,他看的一本《唐诗三百首》是台湾出版的,印错了。鸟字的繁体字中间有一横没印上。他说这首诗好就好在这个乌鸦的乌字上。
$ @: x }9 R Y6 h
乌鸦是一种什么鸟?全身乌黑,声音干噪,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吉祥的鸟。当年六朝繁华的南京,韦庄来到玄武湖时,在城墙上居然出现一只乌鸦,这是一种什么象征?一只灰暗,衰败,凄凉的鸟,所以,洋教授说这首诗好就好在这个乌字上。
如果在汉语唐诗中,把鸟空啼改成乌空啼,这首诗就一点味道也没有了。其实,诗人的意思是,他走到城墙下,看到了春色依旧,大自然没变,南京依然是鸟语花香,处处闻啼鸟,而不是处处乌鸦在叫。诗人在这里感叹的是,六代豪华已经一去不复返,所以他伤感。这里,我不是批评外国人,而是说,我们在读怀古诗的时候,要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趋向。
2 d$ q9 @$ [! _' S& l( b- {2 x
中华大地,处处是古迹,保护古迹的最好办法是修旧如旧,让它保持原有的面貌,不要重修一些新的旧古董,那就真正的索然寡味了。
古迹,留给我们的是对历史的一种缅怀,是对情感的一种寄托,断墙残壁,记录着朝代的兴亡,秦砖汉瓦,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来到这里,即使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伤感,但依然是一种美好的审美享受。
( c, F8 M& O) l. P7 ]+ J' ?
《诗歌唐朝》:君子之交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关系,是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人伦关系。所谓人伦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孟子》中说,人间有五种人伦关系:父子,君臣,夫妇,长幼和朋友。朋友关系,虽然被孟子排在最后,但是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前面四种人伦关系,有的是天生的,你不能选择父母,这叫没有选择性。有的关系是惟一的,具有排他性,君臣,只有一个君,夫妻关系,到了现代只有一夫一妻。但是朋友不一样,第一,他不是先天的,是我们后来才结交的。第二,他没有排他性,你跟张三是朋友,不影响你跟李四交朋友。朋友关系在维系一个社会,使一个社会很和谐,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古代有很多结下深厚友情的故事,如俞伯牙跟钟子期的关系,就是朋友的典范。俞伯牙是音乐家,善于弹琴。他把自己的感情,思想,都寄托在他的音乐之中,钟子期只要一听,就明白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0 Z9 [% P8 `( ^: R# N2 [. m# x+ O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俞伯牙他想着高山,弹了一曲,钟子期一听就说,你弹的这一曲是对高山的一种情感。俞伯牙想着流水又弹了一曲,钟子期一听又知道了,说这一曲,你弹的是对流水的感情。在古代,朋友之间知心,知音,互相理解,常常用高山流水这个词来形容。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就把琴摔了,不再弹琴了。知音没有了,我还弹什么琴?
古代还有一对有名的朋友,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管仲是齐国的大臣,一位政治家。在他还没有发迹,还没有成功的时候,他跟鲍叔牙就是好朋友。
管仲说,鲍叔牙是最理解我的人。年轻时,我们曾在一起做过生意,挣了几个钱。分钱的时候,管仲说,我想多分一点钱,鲍叔牙并没有说我贪财。他理解我,因为我们家穷。管仲还说,我曾经当过兵,我在战场上好几次打仗,都偷跑回家,鲍叔牙理解我,他不说我贪生怕死,因为管仲家里有一个老母亲,需要他侍养。管仲非常感谢鲍叔牙,他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跟西方的诗歌相比,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尤其是在唐诗中,歌颂友谊的诗比重相当大。公元744年,那一年李白44岁,杜甫33岁,两个人在河南洛阳初次见面。李白见了杜甫,用闻一多的话来说,这好像是太阳在空中走,碰到了月亮。两个千古大诗人见面了,然后就结成了好朋友。就当时地位来讲,李白已经闻名天下,他到过长安,唐玄宗接见过他,已经做官,写过歌颂杨贵妃的诗。而杜甫当时还没有什么名声,但是两个人一见面就结成知心朋友。
那一年,李白和杜甫在今天的河南,山东一带一起游山玩水,一起写诗,一起去寻访那些会长生之术的所谓仙人。但是,第二年到了要分手的时候,因为杜甫还年轻,没有到过长安,他的人生事业还没有开始,所以他决定去长安。
2 [ `- D& D% s9 m' a: {
两人在山东分手以后,杜甫沿着汶水,现在叫汶河,向西南方向走,先回洛阳,再到长安。李白送走杜甫后,暂时留在山东,非常想念年轻的好朋友,他写了一首诗,叫《沙丘城下寄杜甫》: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 {! k6 b C$ `) s
我对你的思念好像滔滔不绝的汶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向西南方向流去。
过了一年,杜甫到长安。此刻,李白也离开山东,去长江下游,当时的吴地,即现在的南京一带,来到了江东。杜甫在长安,想念在江东的李白,他写了一首诗怀念李白,其中有两句,后来就成了描写友谊的成语:春树暮云。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长安在渭水的北边,我在渭北,远远眺望江东,想看看李白,当然看不见,视线被渭北春天的树挡住了。李白在江南也一定在想念我,李白在江东远远眺望西北的傍晚,只看到天空中有很多的云彩和晚霞,也挡住了他的视线。
一对知心朋友分别生活在两个地方,隔着千山万水,互想思念对方,后人就说是春树暮云。
通过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谊,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朋友有着共同的志趣,真正的友情始终融合着真诚。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朋友有真有假,友谊也会发生变化,那么,我们该如何鉴别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
+ g- l3 ^/ e\
我们应该如何鉴别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这是中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古人创造了一个名词,叫患难之交。我们来看看唐代的诗人,是怎么描写这样一类友谊的。
李白到了江东不久,他的好朋友,著名诗人王昌龄,因为一些细小的所谓罪名被官府逮捕,然后判处他流放到现在的湘西,一个叫龙标的地方,在龙标旁边有一个县叫夜郎。
5 f$ ]. b' j/ `4 O
在汉朝,夜郎本来是个小国家,原来在贵州,夜郎的国王,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国家究竟有多大,汉朝派使者去跟他进行外交沟通。国王问使者:汉朝跟我夜郎比,究竟哪个更大?其实,夜郎就是那么一点点大,所以叫夜郎自大。
/ m& L/ _* m. \\2 O8 _' P8 N7 Y9 ~
唐朝这个夜郎,不是汉朝的夜郎,这是唐朝的一个县,夜郎县,在湖南西部,现在叫芷江县。在唐朝,那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一般人不去,犯了罪才流放到那儿。
李白听说王昌龄的这件事后,写了一首诗来为他送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春末初夏,杨柳的絮都飘完了,子规鸟开始叫了。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去做官,这里用一个官名的地方称呼他,王龙标被贬到那里去了,要经过五溪,湘西的五道河。古人认为,这种水都是有瘴气的,很危险,会得病。李白很想念他,为他担忧,我把这一颗担忧的心,寄托给明月,让明月送王昌龄一直到夜郎的西边。
这是一首歌颂友谊的诗,实际上也是对患难之交友情的歌颂。这时候,王昌龄已是罪人,被判了刑,而李白并没有改变自己对朋友的态度,他知道王昌龄是清白的,我跟他的友情要维持下去。
但是,李白万万没有想到,九年之后,唐朝爆发了改变国家命运的安史之乱,竟然导致他自己,也被流放到这个不毛之地--夜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潼关失守,紧接着长安失守,唐玄宗带着一彪人马逃往四川,逃到马嵬坡,发生了马嵬坡事变。军士造反,把杨贵妃杀了,把杨国忠也杀了。唐玄宗还没有逃到成都,儿子唐肃宗却自立皇帝。说老皇帝逃得那么远了,抗击安史叛军,没有人指挥军队,下面的人就把太子立为皇帝,唐肃宗自己宣布自己当皇帝,唐玄宗当时不知道。
( A5 G1 W2 V, N7 I
7月15日那一天,唐玄宗在路上下了一道命令,分封几个儿子,每人管一个地方来对付安禄山叛军。一直到8月12日,唐玄宗才知道唐肃宗已经做了皇帝。永王李璘接到父亲命令后,带领军队沿江东下,准备到江南一带,夹攻安史叛军。哥哥做了皇帝后,怕弟弟抢他的皇位,就下令李璘不得东行。
李璘不听哥哥的命令,继续东下。路过庐山,李白那时正在庐山隐居,住在屏风叠。李璘要招募贤才,听说李白先生在庐山,赶快上山去请。李白一心想要报效国家,同意抗击安史叛军,欣然下山,高高兴兴地加入了李璘的军队。
; z( J% S3 O: H- I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讲稿][莫砺锋]《诗歌唐朝》(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