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北战役后,正由鲁南峄县向临沂进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附第1快速纵队,于1946年12月下旬,在临沂西南的向城、卡庄(今苍山)、长城一线暂时转入防御。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机收复峄县、枣庄、台儿庄以及首先攻歼鲁南国民党军主力整编第26师的指示,决定以第8、第9、第10师及第4师1个团、滨海警备旅共12个团组成右纵队;以第1纵队、第1师共15个团组成左纵队,向整编第26师实施钳形突击。另以第2、第9纵队和第6、第7师及第13旅共24个团在苏北,阻击由盐城、涟水等地北进的国民党军,保障主要方向之作战。
1947年1月2日晚,解放军突然向国民党军发起攻击。右纵队迅速攻占整26师驻区北侧各要点,同时切断峄陆公路(峄县至临沂),阻绝了峄、枣国民党军东援与整26师西撤的通道。左纵队包围卡庄,并在洪山镇、横山一线构筑阻援阵地,切断了整26师与驻台儿庄地区的国民党军整编第33军的联系,完成战役合围与部分的战术分割。
3日晚至4日晨,解放军全力压缩包围圈,逐点攻歼守军。经激战,歼灭整26师师部、第44旅全部和第169旅大部,将整26师残部和第1快速纵队包围在陈家桥、作字沟之间狭小地区内。4日上午,被围国民党军向峄县方向突围。解放军左、右纵队合力层层拦击,迅速将其压缩于下湖、漏汁湖之间。时值雨雪交加,道路泥泞,国民党军装甲部队行动困难,在解放军的猛攻下,溃不成军。战至下午,除7辆坦克逃至峄县外,全副美械装备的整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全部覆灭。在此期间,由峄县和枣庄东援的国民党军均被阻援部队击退。山东、华中野战军鉴于整编第33军缩踞运河以西固守,遂将第二步的攻击矛头转向峄、枣地区分散孤立之国民党军。峄县守军为整编第51师第114旅一部、整编第52师1个团及整26师的后方机关;枣庄和齐村由整编第51师师部率第113旅和第114旅一部守备。
9日晚,解放军右纵队对峄县守军发起攻击,至11日拂晓全歼守军,俘虏整26师师长马励武,缴获逃回峄县的7辆坦克。与此同时,第1师向枣庄守军发起攻击。战至16日,攻克齐村,全歼守军第113旅(欠1个团)。20日,在第8师配合下,攻克枣庄,全歼守军整51师师部及两个团。战役结束。
此战历时19天,人民解放军仅以伤亡8000多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师部、4个旅又1个快速纵队共53530人,其中俘敌36030人,毙伤17500人,缴获坦克24辆,榴、野、山炮89门,汽车474辆以及各种火炮200余门(其中105毫米榴弹炮48门)。战役期间,山东各级支前机构动员、组织民工达60万人(其中常备民工25万人),大、小车1500余辆,担架6000余副支援前线,输送粮秣弹药,后运伤员,有力地保障了一线部队的作战。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鲁南战役进行中,地方武装、民兵不断袭扰敌人,破坏敌人交通。鲁南地区有60余万支前民兵、民工,1500余辆大小车及6000余副担架直接参战,担负大量军用物资的输送和伤员转运,
保障了一线部队作战。
点评:此战是山东、华中两野战军会合后,统一指挥,集中兵力,打击有机械化兵团加强的国民党军的一次成功歼灭战,首创华东战场一次歼灭国民党军两个整师的纪录,特别是歼灭第1快速纵队,严重打击了进范的国民党军。同时挫败了其进攻山东解放军首府临沂的计划,进一步丰富了两野战军组织实施较大规模运动战和攻坚战的经验,尤其是使山东、华中野战军获得对敌机械化部队的宝贵经验,战役中俘获的大批人员包括技术人员,经过动员教育,自愿加入人民军队,补充到各部队。缴获的大量装备器材,特别是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装备了部队,为华东我军组建特种兵部队提供了物质基础。鲁南战役的主要经验是:辩证地分析敌之强弱,看出强敌在某种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较弱之敌,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及时定下战役决心;利用解放区的有利条件,隐蔽运动部队,发起突然攻击;战役合围与战术分割同时进行,迅速歼灭被围之敌,使其余敌军不及应援;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及时转用兵力,扩大战果;对敌机械化部队,首先集中兵力歼灭其步兵,然后以灵活多样的手段消灭其坦克。通过这次战役,进一步加速了华东全军作战指导思想和行动的统一,这对加强军内外团结,进一步开展战局,实施更大规模的运动战、歼灭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作战地图
鲁南战役.jpg (39.26 KB)
回复 引用 TOP
22楼
发表于 2004-11-26 09:45 | 只看该文章提交者
莱芜战役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临沂以南至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当年1月,国民党军在其最高统帅蒋介石部署下制订了“鲁南会战”计划,以23个整编师53个旅,采取南北对进的部署,企图与华东野战军决战于临沂地区。同时,从冀南、豫北抽调4个整编
师集结于鲁西南地区,以便阻止华东野战军西进或晋冀鲁豫野战军东援。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坐镇徐州督战。1月底,由整编第19军军长欧震指挥的8个整编师20个旅为主要突击集团,分三路由台儿庄、新安镇(今新沂)、城头一线向临沂攻击前进,第2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指挥的第73、第12军及整编第46师,为辅助突击集团,自1月中旬起,由明水(今章邱县)、周村、博山一线南下,向莱芜、新泰地区开进,策应南线的作战。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
时华东野战军主力集结于临沂地区休整待机。面对国民党军的进攻,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企图采取各个击破、逐次歼敌的手段,首先诱逼南线进攻的三路国民党军突出一路,予以割歼,再及其余。南线国民党军始终坚持密集靠拢,齐头并进。而北线的李仙洲集团3个军(整编师)以梯次配置的队形,孤军深入,于2月初占领莱芜、颜庄一线。华东野战军陈、粟、谭依据敌情的变化,果断改变战役计划,转兵北上,歼灭孤立分散的李仙洲集团。除以第2、第2纵队伪装全军,在临沂以南采取宽正面部署,迷惑并阻击南线国民党军,主力第1、第4、第6、第7、第8纵队于2月10日起,以急行军隐蔽北上,同时以驻胶东、渤海地区之第9、第10纵队迅即开赴莱芜地区参战。并布置地方武装在兖州以西的运河上架桥,造成华东野战军将向晋冀鲁豫野战军靠拢组假象。15日,华东野战军主动放弃华东解放区首府临沂。蒋介石、陈诚误认为华东野战军伤亡过大、无力再战,遂令李仙洲集团加速南进,协同欧震集团,聚歼华东野战军于临沂以北地区。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18日,华东野战军主力7个纵队进抵莱芜周围地区,完成对李仙洲集团主力的战役合围。李仙洲集团察觉有被围歼的危险,迅即收缩兵力于莱芜城,并令驻博山之第73军第77师即开莱芜归建。华东野战军除以主力荫蔽待机外,以一部攻取锦阳关,构成对明水方向援军的阻击阵地,以一部进攻莱北吐丝口镇(今口镇),切断李集团北撤通道,另以一部担负伏击第77师。20日上午,由博山南开之第77师进至博(山)莱(芜)公路上的和庄、不动地区,被预先设伏于该地的第8、第9纵队主力一举歼灭。20日晚,华东野战军对困守莱芜的李集团发起全线攻击,至21晨,攻占莱芜城郊的几个要点,打退守军的连续反扑。攻占锦阳关,包围吐丝口镇守军。李仙洲固守无力,待援无望,在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的指令下,于23日率其指挥部及第73军、整编第46师向莱芜以北突围。整46师师长韩练成在解放军敌工干部策动下,临阵放弃指挥脱离部队,更增加了突围部队的慌乱。
华东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在莱芜至吐丝口镇的公路两侧设置袋形阵地,并以由南线赶来参战的第2纵队部署于蒙阴地区,以防李集团向西南撤退。上午10时,李集团的先头部队进至芹村、高家洼一线,即遭部署于吐丝口镇的第6纵队的顽强阻击。中午,当李仙洲集团的后尾撤出莱芜城时,第4纵队一部立即抢占该城,断其退路。同时,由第1、第7、第4、第8纵队组成的东、西两突击兵团向拥挤于南北约2公里、东西约3公里的狭窄地域的李仙洲集团,发起向心突击,采取穿插分割战术,仅经5小时,歼灭该集团,俘李仙洲。第73军军长韩浚率余部千余人钻隙撤入吐丝口镇,会合新编第36师向博山方向撤退,被部署于青石关地区担任阻击的第9纵队歼灭。华东野战军乘胜发展攻势,收
复胶济铁路西段及其两侧的县城13座,使鲁中、胶东、渤海解放区连成一片,改善了山东战场的作战态势。
莱芜战役期间,华东各级支前机构和民工支前制度已趋于完善。中共中央华东局在战前还专门发出了加强战勤保障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最有威望、最有能力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支前工作。战役期间,在通向战区的漫长补给线上,50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万民工日以继夜地前送粮弹,后送伤员。当我军改变作战方向后,广大民工也迅速调转方向,向莱芜地区紧急输送粮食弹药。实践证明,战区支前工作发动的充分和组织的严密,是保障战役、特别是大规模运动战役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莱芜战役中也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军内部的派系矛盾。正如战后敌军的一些高级军官所说的:政治上的派系之争反映为作战指挥上的不统一。陈诚与何应钦的矛盾,直接体现在战役指挥上陈诚与王耀武的分歧上。这种情况,促使不少高级军官间离心离德,人人自危,宁愿在战后的战役检讨上打官司,而在战场上则各保实力。
点评:此战,解放军以伤亡8800余人的代价,3天内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区前进指挥所、2个军(整编师)部、7个师(整编旅),计56800人,其中俘敌46800人,毙伤10000人(连同南线及胶济路东段的作战,共歼敌7万余人),并乘胜解放了博山、淄川等十三座县城,使渤海、鲁中、胶东解放区连成一片,严重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打破了国民党军南北夹击的计划,为尔后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这一作战,华东全军对毛泽东的运动战思想体会更深,执行得更为自觉,集中统一的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莱芜战役也为我军实行大规模的运动战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主要是:一切作战行动均应从有利于歼灭敌人着眼,哪里便于歼敌就到哪里去打,不惜暂时放弃重要城市;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部队,持重待机,保持主动;诱敌深入,坚持在运动中求歼孤立突出之敌;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和矛盾,制造敌人的错觉;敌变我变,实施灵活机动的指挥。
附:作战地图
莱芜战役.jpg (70.85 KB)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历次重要战役全集(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