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排水系统
一、预计工作面涌水量;
工作面预計涌水量最小1m3/d,最大2 m3 /d。 二、排水方式:
采用浅水泵直接排出地面。 三、排水系统图(见附图)
第八节 运输系统
一、运输方式:工作面人工装岩(煤)入矿车,地面绞车提矿车到地面。 矸石运输
工作面→运输大巷→副平硐→地面翻矸 材料运输:
地面材料场→副平硐→运输大巷→工作面 二、运输系统图如附图
第九节 通讯系统
采用20门自动程控交挽机担负井上、下调度室及相关动门单位联系。见附图
26
第七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本矿灾害源发生几律依次为:机电运输事故、顶板事故、水害、瓦斯事故。 一、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达到预防灾害的目的。
1、入井验身制度;2、行车不行人,集体升入井制度;3、设备及材料安全准入制度;4、敲帮问顶制度;5、“一炮三检制”瓦检员巡回检查制度;6、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及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制度;7、工程质量管理制度;8、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制度;9、完善斜巷提升“一坡三挡”制度;10、钢丝绳检查保养制度;11、安全规程;12、作业规程;13、操作规程。
二、灾害处理措施
工作面发生灾害时,视事故的具体情况,能自救的应立即组织人员自救,并向调度室汇报,不能自救的应立即撤离到地面。跟班班长要清点人数,统一指挥。
1、灾区人员的自救及抢救人员时的措施
①采用迅速有效的方式、通知、引导灾区人员及受威胁人员撤离。 ②明确事故性质,确定措施方案。
③发生火灾及瓦斯事故以及有害涌等灾害时,灾区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并按避灾路线有秩序地撤离。
2、处理水灾事故的措施
①发生水灾时应立即汇报调度室,并就地取材,封堵工作面出水地点,防止事故扩大。 ②如情况危险应沿避水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3、处理瓦斯事故的措施
①发生瓦斯事故,应立即报告调度室积极组织抢救,现场人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弄清灾情。
②若情况危急,应立即戴好自救器按避灾路线撤离。 4、处理火灾事故的措施
当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戴好自救器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通知调度室。若情况危急,应立即组织灾区内的人员撤到地面。
5、处理冒顶事故的措施
应沉着冷静,积极组织自救、互救。
处理冒顶事故时必须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在有专人观察顶板情况下,用长柄工具将冒顶区及其附近的浮矸和捣墙,确定无危险后,方可由有经验、动作快的工人进行绞架刹顶工作,绞架刹顶时,必须坚持由外向里的原则,逐步缩少空顶面积。
处理冒顶时,必须时刻保持道路畅通,一旦结束后,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待来压过后,再进行处理。
三、避灾路线
1、发生火灾,瓦斯事故时人员撤离路线 工作面-----运输大巷-----副平硐-----地面 2、发生水灾及顶板事故对人员撤离路线 工作面-----运输大巷-----副平硐-----地面 3、避灾路线示意图如附图
27
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一般常识
1、入井时必须接受检身工检身;安全帽、矿灯、工作服、胶靴、自救器等穿带整齐。 2、严禁酒后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严禁带火柴等点火工具及手持电话下井,严禁井下吸烟。
3、严禁在井下敲打,拆卸矿灯及矿灯头。 4、井下施工必须搞好“自保、互保、联保”。
5、施工前由队长负责组织人员传达贯彻《作业规程》及相关措施,并进行签字考试。考试成绩合格的人员方能下井作业,不合格人员必须进行补考且补考成绩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因事不能参加考试的,必须进行补充贯彻和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
6、施工前,地测部门必须提前给出开口位臵,并标好中心、腰线,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中心腰线施工。
7、开工前要对施工地点的帮、顶进行检查和加固。
8、准备好各种材料和工具,检查水、电、压气、通风等各系统是否正常。
第二节 “一通三防”管理
一、通风管理
1、局部通风安设在井门口外20米的位臵。局部通风机必须装备齐全,并安设消音装臵;风机必须于专用风机架上,离开地面高度大于1.0米。其附近10米范围内严禁堆放杂物。
2、局部通风机供电实行“ 两闭锁” 即: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3、局部通风机必须专人管理,要保证正常运转,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风机。
4、因检修或其它原因需要停电时,停电单位必须提前一个小时提出书面申请,并经矿生产调度会平衡,相关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按申请在规定时间内停其中一路电源,当两路电源必须同时停电时,施工单位必须提前通知通风队编制排放瓦斯措施及停送电措施,并经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单位会审后,方可由施工单位提出停电申请。
5、局部通风机固故障停止运转,瓦斯检查员必须通知调度室及总工程师,按规定撤出井下全部工作人员。在恢复通风时,瓦检员要在井口门检查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不大于1.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 %时,方可入井并逐步向井下检查,只有已掘井筒中及工作面瓦斯浓度均在1.0%以下时,作业人员方能入井作业。
6、掘进工作面临时停工不得停风,确需停风时必须在井门口设臵栅栏和警示牌。防止人员入内。
7、风筒接头严实、无破口、无漏风现象。接头要翻压边,风筒要用钢线吊挂并且吊挂平直,每环必挂,拐弯处要放弯头,严禁拐死角。
8、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迎头不大于5米,且迎头必须长期备有两节风筒。
9、通风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通风设施管理,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严禁闲杂人员靠近地面风机。
10、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0%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打眼爆破等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当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5%,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
28
人员,切断电源,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电动机及其开关附近2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3
12、掘进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体积大于0.5m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其附近20米范围内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3、因瓦斯浓度超限而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0% 以下时方可人工手动复电.
14、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汇报调度室,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15、工作面必须安排专职瓦检员,经常检查工作面的瓦斯情况,瓦斯浓度超过规定时,瓦斯检查员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作业,切断电源,并将所有人员撤到地面。
16、掘进工作面施工时,迎头必须悬挂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并坚持正常使用。
17、通风管理部门必须督促检查瓦检员的工作。安排瓦检员对掘进工作面、钻场、临时水仓、避难硐室等设点检查,每班巡回检查不得少于三次。汇报不少于一次,实行“三对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8、施工钻孔时,必须在施工地点悬挂甲烷检测仪,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汇报调度室。
二、防尘管理
1、施工单位定期派专人对整个已掘巷道进行冲洗。工作面装岩必须洒水喷雾,施工队负责在距工作面30~80米位臵设两道净化水幕,并确保正常使用。
2、必须实行湿式钻眼,严禁干打眼。 3、炮前,炮后必须酒水降尘。 4、喷浆时,两道水幕必须使用。 5、放炮装药时必须使用水炮泥。
6、加强个人防护,进入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 三、防火管理
1、工作面严禁存放煤油、柴油等易燃物品,擦洗设备的棉纱、布头等用完后,必须装入铁桶内密封后及时回收到地面,严禁随意丢放。工作面所剩各种油脂物质均必须密封后运到地面。严禁随意泼洒。
2、严禁各种非标机电设备和材料进入井下使用。
3、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汇报调度室。若情况危险则立即通知人员撤离。
4、电器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材进行灭火;油脂着火时,禁止直接用水灭火,必须用黄砂或岩粉、干粉式灭火器灭火。
5、在抢救人员过程中,矿值班调度必须专门指派一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气体浓度,并随时掌握风量的变化情况。同时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爆炸及燃烧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第三节 顶板管理
一、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施工中必须采用临时前探支护,爆破作业前先要架设临时支护及防倒装臵。
二、掘进工作中,施工人员必须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及“专人观山”制度。要作到“三勤”即勤观察、勤掉顶、勤支护。
三、找顶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29
1、找顶时,应有两名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山和退路。 2、找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由外及里,先顶后两邦,依次进行。
3、找顶人员必须使用长柄工具或长钎子,找顶时应戴手套以防止浮矸顺钎滑下伤人。 4、顶板遇有大块断裂的浮矸离层时,应首先设臵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再顺裂隙层理慢慢找下,不得硬刨强挖。
四、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前,首先由安检员、班组长进入工作面进行检查,确定无隐患后,支护工进入工作地点,先检查帮顶支护情况再进行敲帮问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完成后,其它人员方能进入作业现场进行作业。
五、临时支护两种形式,(1)无腿棚;(2)带帽顶柱,见临时支护说明。
六、施工中如遇到顶板破碎或构造时,应缩小支护距离及循环进度,随时进行“三勤”工作,一切工作必须在临时支护下完成。
七、工作面支护接顶
1、局部接顶必须由班长统一指挥,并安排人员观察顶板。
2、接顶前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必须把浮矸、危岩全部处理掉,确定无危险后方可作业,锚网支护亦须先处理掉悬石危岩后,才能进行挂网和锚杆安装。
3、按顶工作必须在临时支护下完成,要先打好扶手,清理好退路,从冒顶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
第四节 爆破管理
1、井下爆破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且必须固定在同一工作面,爆破工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
2、炸药和雷管必须分装、分运到井下且分开存放在专用的爆炸材料箱内并加锁;严禁乱丢乱放。爆炸材料箱必须放在支架完好、顶板完整、避开电气设备的地点。爆破时必须把爆炸材料箱放在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3、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角线将雷管抽出。抽出单个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扭结成短路。
4、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护完好、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作业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装配起爆药卷,装配药卷数量以当时当地需要的数量为限。
(2)装配药卷时,必须防止电雷管受振动、冲击、拆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3)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严禁将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4)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角线扭结或短路。
5、装药前首先必须清除炮眼内的岩粉,再用木质的(或竹制的)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炮眼内的药卷必须彼此密接。
6、炮眼的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0米,炮眼封泥必须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部分应用粘土炮泥或用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填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它的材料作炮眼封泥。
7、装药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严禁装药爆破:
①工作面空顶距大于2.8米,临时支护损坏或无临时支护的。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一采区运输上山人行绕道掘进作业规程(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