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概 述
一采区运输上山人行绕道位於运输大巷往里713米處、运输大巷与风井贯穿点往外38米處,開口方位角294°、长度50米、标高1165米,坡度27°,掘进至14.6米往右转向方位角为 24°,坡度不变,掘进至28米时往右转向方位角为114°坡度不变,掘进至41米时落平至50米落平标高+1182米,沿煤层底板中穿层布臵。 用途:用于行人。
一采区运输上山人行绕道是偏坡寨煤矿建井开拓工程中巷道之一, 预计开工时间:2013年4月12日 预计竣工时间:2013年5月12日
第二节 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国家安监局 2、《金沙县偏坡寨煤矿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贵州冠中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3、《金沙县偏坡寨煤矿安全设施设计》贵州冠中矿业工程设计 有限公司。 4、《金沙县偏坡寨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5、《金沙县偏坡寨煤矿补充勘查与生产地质报告》 6、《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9、我国现行煤炭工业其它有关规定、文件、规程、规范 10、贵州省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规定
11、本矿有关安全生产的矿纪、矿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2、现场工程揭露资料的积累。
6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井情况
一、 地面相对位臵
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 表一 水平名称 开口标高 地面相对位臵及建筑物 井下位臵及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走向(m)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水平 +1165 采区名称 落平标高 +1182 无水体、无人工建筑及人工构筑物 该工程对地面无影响 属开拓工程附近无采区开采、无采空区。 倾斜 长度 50米 一、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下三叠统夜郎组(T1y);上二叠统长兴组(P3c)、龙潭组(P3l);中二叠统茅口组(P2m)。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出露于矿区东部边界附近及边界外,为浅灰至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及细晶结构,含腕足类、珊瑚等动物化石及少量燧石结核,厚度大于200m。与上覆龙潭组地层呈假整合结构。
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呈条带状出露于矿区东部,总厚约110m,由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细砂岩、粉沙岩、菱铁质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煤层组成。根据岩性特征及含煤情况分为上、下二段,现分述如下:
①龙潭组下段(P3l1)
本段岩性主要由灰色、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菱铁质灰岩、泥岩及煤线组成。顶部夹灰岩,下部夹灰岩或泥灰岩;底部为铝土质泥岩。该段厚43~66m,一般厚55m。
②龙潭组上段(P3l2)
上部为灰色、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其间夹一层2m左右厚的石灰岩及泥岩;下部为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细砂岩、菱铁质灰岩、泥岩为主;该段厚53~63m,一般厚55m。含可采煤层3层(由上往下编号为5、8、9号煤层)。
7
与上覆长兴组(P3c)地层呈整合接触.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呈条带状分布矿区东部.顶部为深灰色薄层石灰岩,层间夹蒙脱石粘土岩薄层;上下部为灰色中至厚层状含燧石灰岩,微晶及细晶结构,层间偶夹泥质条带,具缝合线构造,含较多的燧石结核及动物化石;底部为深灰色中厚色层状隐晶质灰岩,富含动物化石,夹较多的灰黑色泥质条带。本组厚度为38~44m,一般厚40m.
与上覆夜郎组(T1y)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4)下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
出露于矿区中部至西部边界外,自下而上分为三段。矿区内出露下段和中段。 ①夜郎组下段(沙堡湾段T1y1)
灰、黄绿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夹浅灰色粉砂质条带,显水平及缓波状层理由部夹少量灰色薄层泥灰岩。产辩腮类及菊石英钟化石,本段厚为13~16m。一般厚15m.
②夜郎组中段(玉龙山段T1y2)
上部为灰色、浅灰色厚层巨厚层微至细晶石英灰岩,具有缝合线结构,顶部常见鲕状结构,中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岩;下部为灰色薄层状泥灰岩、灰岩,夹黄褐色钙质泥岩,本段厚为180~200m,一般为190m.
③夜郎组下段(九级滩段T1y3)
为灰紫、紫红、黄褐色薄层状钙质泥岩,间夹浅灰色粉砂质泥岩。底部夹泥灰岩,本段为127m,一般为180m。
5)第四系(Q)
主要为黄色、黄褐色残坡积物,零星分布于地势低洼处,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0~10m,一般厚5m。
二、构造
矿区位于安底背斜北西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连续完整,产状较稳定,倾向为229°,倾角为27°~29°,一般为27°。
矿区内无大的断层分布,井下巷道中时见一些落差小于2米的小断层,对矿山和采掘部署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矿区地质构造属较中等类型。
三、煤层及煤质
1、煤层
含煤地层为龙潭组(P3l),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厚度变化不大,总厚约110m,含煤10余层,由上至下编为1号、2号……15号煤层,含可采煤三层,即5号、8号、9号。煤层总厚8.5m,含煤系数约为7.73%。可采煤层特征见下表:
8
表3—2 偏坡寨煤矿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 (m) 1.50~1.85 5号 1.7 1.68~1.76 8号 1.7 1.76~2.20 9号 1.9 2、煤质
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5号煤层:黑色、块状、粒状结构,半亮型,块状构造、似金属光泽,内生节理发育。 8号煤层:黑色、块状、粒状结构,半亮型,块状构造。 9号煤层:黑色、块状、粒状结构,半亮型,块状构造。 2﹚工业分析
根据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15224.1—2004、GB/T15224.2—2004、GB/T15224.3—2004,矿区内5号煤层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8号煤层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9号煤层为中灰、中硫、特高热值无烟煤。其指标如下表:
7 27 较简单 不稳定 细砂岩 粘土岩 27 较简单 较稳定 细砂岩、粉砂岩 粘土岩 12 27 较简单 不稳定 粉砂岩 粘土岩 煤层间距 (m) 倾角 (°) 煤层 结构 煤层 稳定性 顶底板岩性 顶板 底板 表3-3 煤质特征表
项目 煤层 5号 8号 9号 水份 (Mad) 1.98 2.05 1.86 灰份 (Aad) 16.42 17.59 16.58 挥发份 (Vdaf) 6.99 6.90 5.84 全硫 (Sb.ad) 2.15 2.22 1.24 发热量 (Qbad) (MJ/kg) 28.74 28.20 29.89 四、水文地质条件 1.区域含、隔水层概况 A、含水层
矿区内与矿床充水有关的含水地层主要是茅口组灰岩、长兴组灰岩、夜郎组玉龙山段灰岩。 茅口组灰岩含水层:主要出露在矿区南东部,岩溶裂隙发育,含水较丰富,为良好的含水层。
9
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
长兴组灰岩含水层:主要出露在矿区中部,岩溶裂隙发育,含水较丰富,为良好的含水层。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
夜郎组玉龙山段灰岩含水层:主要出露在矿区西部,岩溶裂隙发育,含水较丰富,为良好的含水层。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
B、隔水层
主要隔水层为夜郎组沙堡湾段粘土岩、九级滩段粘土岩、龙潭组粘土岩及煤层。
夜郎组沙堡湾段粘土岩隔水层:主要出露在矿区中部,主要由粉砂岩、粘土岩等岩性组成,含水性较弱,是良好的隔水层。
夜郎组九级滩段粘土岩隔水层:主要出露在矿区西部,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等岩性组成,含水性较弱,是良好的隔水层。
龙潭组粘土岩隔水层:主要出露在矿区东部、中部,主要由煤层、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等岩性组成,含水性较弱,是良好的隔水层。
2.地表水
地表水:矿区内有数条冲沟,沟水由大气降雨汇集而成。枯水季节基本无水,雨季随降雨量变化。因此在开采浅部煤炭时,应加强顶板管理,以防地表水的溃入。
3、老空水:调查老窑5个,多数积水,主要为顶板滴水或渗水积聚而成,部分外溢。故在开采时要特别注意老空积水的影响,加强探放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以及采取必要的防治水措施。
5.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大气降水为区内的主要充水水源,井田位于补给区,含煤地层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其充水强度与季节和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因此,未来矿井应加强雨季的防排水工作。
综上所述,矿井为以大气降水、老空积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6.矿井涌水量预测
根据《贵州省金沙县禹谟镇偏坡寨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对矿井现状、开采条件及涌水量实测资料,采用比拟法进行估算未开采区域的矿井涌水量。
Q=QI×√S×√(F÷FI)/SI 式中:
Q—预测矿井涌水量(m/d)
10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一采区运输上山人行绕道掘进作业规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