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八大行业:即巩固冶金、机械行业,提升轻纺、食品行业,调整煤焦、建材行业,发展电力、化工行业。
——壮大双百企业:即培育百户优势企业,新增百户规模企业。
(三)工作重点
1、壮大产业集群,在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上求突破
一要培育五个百亿产业。树立工业强区理念,充分挖掘我区纺机、液压、冶金、挂车、陈醋生产等传统优势产业,在做大做强传统行业和本土企业上做文章,重点打造“五大产业集群”。一是打造国家级大型纺机制造集群。依托经纬股份公司榆次分公司,整合周边纺机企业,以产业链为主线,建设经纬纺机园区,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企业或以分工协作为纽带的产业集群,整体提升产业级次,力求“十二五”末产值突破100亿元,将榆次建设成为全国纺机名城。二是打造国家级高性能液压元器件及液压系统制造集群。以太重榆液集团为龙头,充分发挥其核心技术优势,整合省内资源,建设榆次液压工业园,做强做大“榆液”品牌,开发高端系列产品,打造全国最大的液压元件专业交易市场,力求“十二五”末产值突破100亿元,将榆次建设成为全国液压名城。三是打造全国最大的镍铬合金产业集群。以万邦工贸为龙头,重点围绕太钢不锈钢产业,提升铬铁合金、硅钙合金、镍铬合金等原料产量,加快推动万邦60万吨镍铬合金项目落地投产,力求“十二五”末产值突破100亿元,将榆次建设成为北方铬都。四是打造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依托上海百成纯电动
汽车项目,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技术,同时整合我区挂车行业,形成汽车制造的产业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力求“十二五”末产值突破100亿元,将榆次建设成为三晋汽车新城。五是打造山西老陈醋产业集群。依托山西金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地方酿醋资源,建设醋工业园区,打造山西老陈醋全国最大生产基地,力求“十二五”末产值突破100亿元,将榆次建设成为全国醋都。通过打造“五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带动传统八大产业和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全区工业经济总量和规模企业总量翻番,推动榆次乃至晋中实现赶超跨越发展。
二要振兴八大主导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壮大煤焦、建材、轻纺、食品、冶金、机械、电力、化工等八大支柱产业。煤焦行业,在煤炭资源整合重组的基础上,抓紧改造升级,提高煤炭回采率。推进焦炭企业联合重组,重点扶持神龙焦化,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建材行业,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重点扶持智海水泥,鼓励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应用。利用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料,大力发展各类砌块、多孔砖、新型复合墙板以及墙体保温、隔热材料等新型建材。轻纺行业,依托经纬集团,进一步提高纺纱装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高精梳纱、无接头纱的比重。加快推进恒天公司等动植物蛋白纤维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研发攻关,提高产业化水平。食品行业,围绕醋工业园、海玉、泽榆、娃哈哈、白象等龙头,改造升级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食品行业在八大行业中的比重。冶金,重点扶持榆缆、远大、万邦三大龙头,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机械行业,抓住市委、政府规划建设东外环汽车装备制造园区的契机,发挥我区机械、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传统优势,加强技术开发和引进,大力发展汽车配套产业,切实提升我区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电力
行业,加快推动两大热电企业二期工程建设,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切实提高能源效率。化工行业,重点抓好煤焦化产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大力扶持金泰钡盐、天一纳米等重点企业,继续发展钡盐系列、纳米二氧化硅系列等优势产品,不断提高化工产业级次。
三要打造一批高新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积极发展计算机、通信产品、汽车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等高新应用电子产品。大力开发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力争在机电仪一体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上取得突破。依托我区纺机、液压生产基地、煤炭矿井升级改造及有望入驻的百成专用电动汽车节能项目等有利条件,培育一批与我区现有产业配套的信息电子器件产品生产企业,使其成为推动我区新型工业化的又一源动力。
2、打造园区平台,在加大招商力度、拓宽开放领域上求突破
一要建设高标准工业园区。继续加大“一区三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举全力打造城西10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城南10平方公里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城东5平方公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不断完善园区基础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工业园区建设与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转移承载能力,切实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要进一步提高园区单位面积产出率,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与开放格局。招商主体要由政府为主转向以企业、中介组织等为主,推行业主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网上招商等新模式,由集中招商转向经常性招商和在目标地设立常设机构或派驻专人,切实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体,事事都是招商环境的大招商格局。要将我区适合招商引资的土地、厂房、项目进行重新整理,整合包装。围绕特色资源、
支柱产业,进一步明确工业招商主攻方向。坚持做到内资外资并重,三次产业同引,各种方式齐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同时,建立招商引资的目标考核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招商的积极性。
三要拓宽对外开放领域。将以单纯的税收优惠政策、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为吸引力的开放,转向以产业结构、体制优势、环境质量等为吸引力的开放;将以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为重点的单向开放,转向全面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市场的双向开放;从注重开放的规模和数量转向提高开放的水平和质量。大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拓宽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借鉴先进管理经验的渠道和领域。注重引导和支持外资投向优势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商在我区建立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区域性营运管理基地。重点扶持海锐金属等外向型企业,大力拓宽出口市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推进境外加工贸易,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带动我区资源、技术、管理和劳务输出。
3、提升创新能力,在推动信息化建设、实施品牌战略上求突破
一要加强自主创新载体建设。引导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依托榆液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重点提升现有的金恒、天一、型钢、斯普瑞等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申报省级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扶持高行、方盛、恒天、钡盐等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建立单独挂牌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更多的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运用市场机制,整合我区现有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资源,发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探索构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进产业协同创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协作共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联合创新。鼓励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新产品,重点支持碳纤维原丝T700等一批国际先进技术攻关项目,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围绕企业创新系统集成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传统产品数字化、商务交易网络化等五个方面,加快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设计、营销等领域的应用和集成,把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和先进制造技术结合起来,加快CAD、ERP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化应用领域要由目前的机械、煤炭等重点行业逐步向整个工业领域覆盖,使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普及和应用。积极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带动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工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制造水平,节约企业运营成本,大力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推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加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重点培育5—10户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形成以点带面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要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大力加强对品牌建设的推进力度和指导服务,围绕争创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引导企业增强运用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要把品牌创建作为工业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明确创牌工作计划,并列入年度经济工作日程。加大对新的创牌企业进行奖励和扶持,对创牌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创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创建名牌产品的浓厚氛围。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形成一批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组织集团化、经营规模化的品牌群体。
4、拓宽发展空间,在完善城市功能、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求突破
一要以城镇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紧紧围绕省委“一核一圈三群”和大太原经济圈发展方向,以更宽广的视角、更长远的眼光,切实找准我区发展定位,搞好相关规划衔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主动对接太原城市发展规划,实现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重点做好城镇发展规划,搞好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各项专业规划的衔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关于加快榆次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研究与思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