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TS 22002-4:2013 [E]
在生产区和仓储区以及周边区域内的设施,其安装和分布线路的设计应考虑到污染预防。
4.3.2 水供应
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水要供应充足,以满足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的需要,水供应不能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企业要建立规章,说明对直接接触食品包材用水或者清洗用水(包括冰和蒸汽)的要求,并相应地进行监督。
非饮用水应有一个单独的供应系统,并加以标示,应与饮水水系统分开,并防止非饮用水逆流到饮用水中。
4.3.3 空气质量和通风系统
对直接接触食品包材的空气,企业应建立要求并加以监控。
应提供合适充足的通风(自然风或机械吹风)来排出多余的或不需要的蒸汽、灰尘和气味。
厂房内的空气质量应加以控制,以防止空气中产生微生物,造成污染。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建造,要求不能让污染区内的空气流入洁净区。 通风系统应便于清洁、更换滤网以及维护。 4.3.4 压缩空气和其他气体
食品包材生产中用到的压缩空气和其他气体系统,其建造和维护应达到防止污染的目的。
企业应对直接接触食品包装(包括对原材料、中间产品、食品包材或设备的运输、吹风、干燥)的气体建立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监督。
用于压缩机的油如果存在潜在污染的风险,应使用食品级的油。
对过滤、湿度和微生物的要求应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采取控制和监控措施。
如果可行的话,空气的过滤尽量靠近使用点。 4.3.5 照明
照明供应(自然光或人工照明)应确保能正确地操作食品包装生产流程。
ISO 2013 版权所有
ISO/TS 22002-4:2013 [E]
照明的强度应与操作的类型相适应。
在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地方,照明设施应加以防护,以防照明设施破碎时不会污染到原材料、中间产品、化学品、食品包材和设备。
4.4 废弃物处理 4.4.1总要求
应该具有鉴别、收集、搬运和处置废弃物的体系,以防止污染。 4.4.2 废物处理
盛放垃圾的器皿应频繁地清理,并放置在足够干净的条件下。
废弃物应远离生产区和仓储区。盛放不属于生产废料的垃圾桶或垃圾箱应该容易辨认、及时清理,如果有必要,垃圾桶或垃圾箱上应加盖子。
对于废弃的食品包材,应予于破坏或销毁以达到以下目的。 A) 商标或食品配方信息不会被再次使用; B) 不能再次进入供应链。 4.4.3 排水和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的设计、选址和建造应避免造成污染。 4.5 设备的适用性、清洁和维护 4.5.1 总要求
用于生产区和包装区的设备应防止污染产品。
用于辐射工序的设备应符合相关食品包装的规章要求。 4.5.2 卫生性设计
接触食品包装的设备,其所有部件都要设计得便于清洁和保养。 设备应满足卫生性设计现有的要求,包括:
① 设备接触食品包装材料的表面和可能形成污染源的表面要光滑、可接近、可清洁。
② 设备自动排水(有加湿工序的)
ISO 2013 版权所有
ISO/TS 22002-4:2013 [E]
③ 使用材料应与预期食品包装、润滑剂、清洁剂或冲洗剂兼容。 管道系统应易清洁、易排水,不会导致冷凝水或产生泄露,污染到产品。 阀门连接和控制应有自动防故障系统来预防污染。
含有已知的有毒金属(如汞)的设备部件如果危害到包材的食品安全,不允许使用。
4.5.3 食品包装接触表面
设备中与食品包装接触的表面应使用适合预期目的的材料制造,以防污染。 4.5.4 维护
应有一套包含所有设备维护的体系。
维护体系应系统地投入使用,减低设备接触产品带来的潜在污染。 当食品安全受到威胁时,要优先考虑设备维护。
维护工作后,要有从机器和设备中移除潜在污染物的工序。
维修人员应遵守上述工序,包括适当的卫生性措施。临时性的建造或改造应避免、可控,不能演变成永久性的建造。有效的措施应予以实施。
4.6 采购和服务供方的管理 4.6.1 总要求
材料和服务的外购、外包活动影响到食品安全的,应加以控制,确保选择的供应商有满足相应规定要求的能力。
注: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仓储和外包方的再加工。 企业应对在外生产的工序要有明确的要求,与第三方应有纸质合同。 4.6.2 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应有一套合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用来评估、批准、监督供应商。采取的方法应证明风险评估和危害分析,包括对食品包材产生潜在食品安全风险。
程序包括:
A)评估供应商的能力是否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
ISO 2013 版权所有
ISO/TS 22002-4:2013 [E]
B)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的方法描述。
监督可能包括规格一致,满足分析证(COA)的要求,满意的审核结果 4.6.3进材料要求
在卸货前和卸货过程中应检查车辆上的货物,以检查原料的食品安全和其他方面的安全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得到维护。
当使用防揭换封条时,应有现场验证程序,已验证是否符合客户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在接收或使用所有来料前,检测或验证原材料的《分析征》(COA)和《符合性声明》(DOC)以证实符合规定要求。验证的方法应形成文件。
应有足够的数据来保证接触食品的风险分析。
注1 例如,当来料为回收料或植物源材料时,接收前应验证原材料满足食品安全和追溯性要求
注2 检验频次和范围可以建立在材料带入的危害和特定供应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
要有书面上的程序,规定如何处理不合格的原材料,确保防止非预期使用。 散装原材料接受线的入口点应标识,加盖并上锁。接收材料被批准和验证合格后才能卸入接收系统。
4.7 污染预防 4.7.1 总要求
应该实施危险分析方案。如果可行,要采取防止微生物、物理、化学污染的措施。
当产品需要在外部进行检测时,检测需要由经过认可的检测机构,或者遵循国际检测机构指南。如果是内部检测,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者其他精确方法进行计量。
当危险评估发现原材料或者中间材料混合存在食品安全危险时,应防止混合。
ISO 2013 版权所有
ISO/TS 22002-4:2013 [E]
无论何时发现污染事件,都要在指定的人的控制下,进行清洁或者维护程序。清洁或维护过后,需要发布一个文件。任何不能得到有效清洁的污染产品都应该丢弃。
4.7.2 微生物污染
存在潜在微生物污染风险的区域,应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控制该风险。 4.7.3 物理污染
生产区或仓储区使用玻璃材质或易碎材质(除食品包装外的其他应用)的地方,应定期检查,并制定适当的程序,规定一旦破碎该如何处理。
玻璃材料和易碎材料(如设备的硬塑料部件,贮存罐上的透视玻璃孔)如可能,应尽量避免。
在生产区和仓储区,预期会和产品接触的地面或墙面等要远离碎片和其他污染源。这些地面要易于进行有效的清洗。
尖锐物品的使用要有正式的章程,不允许任何尖锐的物体或松动的工具遗留在任何地方和产品污染可能出现的表面。禁止使用可折断刀片的刀具。
要清洁厂房和设施设备,打扫掉灰尘、蜘蛛网、剥落片和碎片,把卫生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4.7.4 化学污染
储存印刷材料和涂布材料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时,应按照危险评估,将有害物质通过反印或其他方式转移到食品接触面的量降低到安全级别内。
化学品,包括清洁用品和润滑油,应该进行评估和控制,以防污染产品。 将会和产品接触的润滑油应达到和预期用途匹配的等级。 4.7.5 化学迁移
有通过迁移或其他转移方式引起潜在食品安全危险的地方,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该危险。
包装物(如托盘、膜、集装箱)应该使用合适的材料制成,并保持清洁,不能污染到食品包材。
注意:在某些情况下,对托盘进行化学处理是必要的(如杀昆虫剂、杀菌剂、杀害虫剂和其他化学品),来满足相关法规或客户的要求。
ISO 2013 版权所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ISO TS 22002-4:2013中文版翻译(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