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6.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预处理

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水送气10秒。 2.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并清洗消毒室。 二、测漏

清洗消毒前应进行测漏实验。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 三、水洗

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拭镜身及操作部。纱布一用一换。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三次,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清洗刷一用一消毒。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水送气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

6.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四、酶洗

1.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池中,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水送气管道,用吸引器将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浸泡2~5min,操作部分用含酶洗液擦拭。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2.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含酶洗液浸泡,附件应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min.

五、清洗

含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再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干燥,用干净布擦拭干内镜的外表面

六、消毒或灭菌

1.采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2.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应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消毒。

3.消毒灭菌时间参见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或消毒剂、消毒器械的产品使用说明。

4.内镜附件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也可以用环氧乙烷或者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的其他灭菌方法。

5.相关物品冲洗后,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复用的口圈、注水瓶及连接管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复用的口圈再用流动水冲净;注水瓶及连接管用无菌水冲洗,干燥备用。使用时注水瓶内应注入无菌水每日更换。

6.使用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之前,应先按照预处理、测漏、水洗、酶洗、清洗的要求对内镜进行清洗。

七、冲洗

1.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将消毒好的内镜取出,并用气枪或注射器吹出各管腔内的消毒液。

2.将内镜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3.用化学消毒液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应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八、干燥

擦干内镜外表面,吹干各孔道水分,支气管镜还需要用75%的乙醇或洁净压缩空气等方法进行干燥。

九、储存

1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品储存。

2消毒后的内镜悬挂与镜柜或镜房内,弯曲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3.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擦拭清洁消毒1~2次。 十、其他

1.吸引瓶、吸引管清洗后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2.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刷洗后用消毒剂擦拭。 3消毒槽在更换消毒液时应彻底刷洗。

27.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预处理

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表面污物,置于封闭、防渗漏的容器中由CSSD集中回收或送内镜清洗消毒室处理。

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后的内镜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或单独送内镜清洗消毒室特殊处理。

二、清洗

1.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并擦干。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液中浸泡。

3.内镜管腔应用高压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min

4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轻柔刷洗。 三、消毒或灭菌

1.内镜的消毒可用煮沸消毒方法,水沸腾后计时20min。

2内镜的灭菌可用压力蒸汽、环氧乙烷和消毒剂浸泡等方法。连台手术应具有快速灭菌条件,否则一套内镜一天限做一台手术。

3.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或灭菌时,器械的轴节应充分打开,管腔应充分注入消毒液。常用消毒剂及作用时间参见《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四、冲洗

1.浸泡消毒的内镜应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2.浸泡灭菌的内镜应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五、干燥

消毒的内镜可用气枪的设备干燥,灭菌的内镜应用无菌巾擦干。 六、储存

1带包装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

2.裸露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应储存于密闭无菌容器中,有效期不超过4h. 3.裸露消毒的内镜应储存于密闭的消毒容器中,有效期不超过一周。

31.口腔手机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预处理

1.医生每次治疗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s。

2使用者及时卸下污染手机,用湿棉球及时擦除手机表面肉眼可见的污物,放入诊室污染器械回收容器中暂存。

3.清洗人员清点收取使用过的手机,将污染器械回收容器送至清洗间。 二、清洗

(一)无全自动手机清洗机的清洗

1.冲洗: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的污物。

2.洗涤:冲洗后,用酶洗清洁剂浸泡2~5min后刷洗、擦洗。部分手机冲洗后可放进超声清洗器内加酶清洗3~5min.

3.漂洗:洗涤后,在流动水下冲洗或刷洗,管腔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冲洗。

4.终末漂洗:漂洗后,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冲洗。管腔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冲洗。 5.清洗后手机放入网筐中准备干燥。 (二)有全自动手机清洗机的清洗

1.检查自动清洗机工作性能及酶清洗剂、中和剂、増亮剂是否足够。 2.将手机头逐个平稳地插入手机清洗专用插孔,进行充分有效清洗。 三、干燥

将手机逐个从网筐或清洗机内取出,使用高压气枪或注射器吹干管道、风轮轴承表面水分,也可注入75%乙醇干燥。

四、消毒

用75%乙醇消毒手机内外表面。 五、内部保养

使用全自动注油设备向手机内部注入专用的手机清洁润滑油,若使用手工式注油宜选用喷雾型清洁润滑油。

六、干燥

注油后器械外表应及时擦干,管腔内应用机械烘干、压力气枪吹干,不得自然晾干。 七、检查

用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干燥后的手机、器械的洁净度和性能。 八、包装

宜使用纸塑单包装,用医用热封机封口。其他包装以及包装流程参见《复用手术器械包装标准操作规程》。

九、灭菌

1.首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

(1)装载时不能堆放,应将封装好的手机依次放在托盘中,每只手机之间应保留一定间隙,并且纸面向上,有利于蒸汽穿透及干燥。

(2)严格控制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温度>135摄氏度或灭菌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均可损坏手机密封胶圈及轴承的护珠套等部件。

2.若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可不封装裸露灭菌。

3也可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等其他低温灭菌器进行灭菌。 十、贮存

1.有包装的应在包外注明物品名称、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及 操作人签名或代码,放入无菌物品存放柜。

2.裸露灭菌的应存放于灭菌盒内或无菌容器中备用.一进打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h。 十一、发放

发放时应保证包装完好。如发现油包、包装破损等应视为污染,不得发放,需要重新清洗灭菌。

十二、注意事项

1. 不能将手机浸入消毒液内浸泡,以免腐蚀手机内零部件。

2. 纸塑复合包装纸面应避免被润滑油浸湿,以免影响灭菌过程中蒸汽穿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在线全文阅读。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4242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