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射阳县城总体规划(2008 — 2030)(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社区公共中心。

4、各类公共设施规划布局

(1)行政办公:规划远期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68.72hm2。对城区内近年新建的行政办公设施予以保留完善,在滨河新区东南部幸福大道的北侧增加行政办公用地;在南片区西南部的解放路南侧及战备河东侧布置合德镇政府综合办公用地,在南片区东部的华阳路以东幸福大道北侧布置一处小型办公用地;在西片区的南部的解放路南侧及凤凰路西侧布置射阳经济开发区管理中心。

(2)商业金融:规划远期商业金融用地面积为251.46hm2。集中紧凑建设主要商业金融设施,尽快形成各级商业中心。

在南片区和北片区,规划进一步实施旧城人民路、振阳路、朝阳街商业设施的改造,强化老城商业中心的格局,建设和完善商业购物中心、百货商店、专业店、宾馆饭店等大、中型现代化的商业服务设施,并将振阳路、朝阳街、人民路、红旗路规划作为城市的主要商业街道;西片区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围绕长途汽车站和后羿公园布置;东片区(滨河新区)商业设施主要布置在南北向纵轴线的南端及幸福大道北侧地带,并形成滨河新区现代商务中心。

宾馆、金融设施主要结合城市公建主中心、公建副中心以及滨水区布置。

为区域服务的大型专业市场、物流基地在城区外围以西与陈洋镇区之间的区域布置。为城市居民消费服务的中小型专业市场布置在北片区的西南部双山路、红旗路、机场路沿线,结合现有专业市场进一步扩建、改造和完善;在北环路与双拥路交叉口的东南部规划一处专业市场用地,并在机场路西侧的北部入城口附近规划一处物流配送中心。

(3)文化娱乐:规划远期文化娱乐用地面积为48.98hm2。结合旧城改造,保留并完善现有文化设施,扩建现有文化馆,建设文化馆二期工程,作为综合类艺术培训中心。在拆除原文化剧场的同时,兴建一座综合性影剧院。在滨河新区幸福大道的北侧,规划商务中心和行政办公用地的周边布置图书馆、科技馆、文化宫、博物馆(如:海盐博物馆)、会展中心等文化设施,成为射阳县城新文化中心。

(4)体育用地:规划远期体育用地面积为29.56hm2。保留原红旗路400m标准跑道运动场、

22

体育馆、游泳馆等体育设施,并进行改造更新。在南片区的东部及幸福大道北侧规划新的体育中心,建设三馆一场等完备的设施,包括2万座看台的标准体育场、5000~8000座的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等,要求能够承接县级综合性运动会。在体育中心的周边安排较大面积绿地,形成体育公园。

(5)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远期医疗卫生用地为56.88hm2。保留并完善北片区和南片区内现有医疗卫生设施,在南片区的东部幸福大道北侧规划一处大型综合医院,在滨河新区的西北部规划一处专科医院,在西片区规划一处开发区综合医院。同时建设或完善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6)教育科研

规划远期教育科研用地99.74hm2。结合旧城改造对现有教育设施进行功能调整完善,在滨河新区的西北部规划一处教育科研用地。

(7)社会福利用地

规划远期社会福利用地为14.83hm2。保留并扩建现有福利院,增建福利院综合楼、老年公寓、老年康复医院的福利设施。在西片区的南部规划一处社会福利院。加快福利事业社会化进程,尽快形成以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它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网络。

第四十五条 工业用地规划

1、城区产业发展引导

(1)限制发展的产业:高能耗、高水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工业。对开发区东区现有的农药、化肥、化工等企业应进行搬迁或着结构调整,

(2)鼓励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食品深加工和机电装备制造业。

(3)积极培育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及其它高效、节能、环保、新型的先进制造业。

2、用地指标

将老城区内现有对居住生活有干扰的零星工业搬迁至工业开发区。调整完善开发区东区,加快发展开发区西区,合理引导合德镇工业创业园区。规划远期工业用地规模为1036.42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15%,人均工业用地为24.68m2。

3、用地布局

规划分为开发区东区、开发区西区、合德镇工业创业园区等3片工业用地。

开发区东区以小洋河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工业组团,治理、调整现有污染企业,使其达到环保要求。工业北组团靠近水质优良的射阳河,以啤酒、饮料、食品深加工为主,发展都市型食品工业,南组团位于南片区与滨河新区之间,发展为市民服务、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

开发区西区以小洋河与凤凰大沟为界分为4个工业组团,形成等若干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如:高端纺织服装园区、机电装备制造园区、电子信息以及其它高效、节能、环保、新型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区。

合德镇工业创业园区与开发区西区紧密相连,应注重为开发区大型企业配套服务,与开发区西区协调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开发区西区共建共享。

第四十六条 仓储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建立现代化的储运体系,使储运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2、用地指标

规划仓储用地84.56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3%,人均用地2.01m2。

3、规划布局

(1)城市规划建成区外围仓储用地规划布局引导:在西片区与陈洋镇区之间的区域布置依托公路运输的大型物流仓储用地,在射阳港区布置大型物流仓储用地。大型石油库可在射阳港区相对独立布置,并满足国家有关安全防护规定要求。

(2)规划建成区仓储用地规划布局:布置西北部、西部和东部3处仓储用地。为周边乡镇服务的中转仓库布置在西北部的机场路西侧,为开发区西区服务的仓储用地布置在凤凰路以西的小洋河北侧,为开发区东区服务的仓储用地布置在小洋河北侧的热电厂附近。

第四十七条 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

1、调整旧城部分功能,进一步提升商业服务设施水平

将射阳行政中心搬迁至滨河新区,原址改造成为宾馆及商业社施;完善旧城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建设、改造和完善旧城区以商业步行街为核心的商业设施,提升商业服务设施水平,突出旧城区作为城市商业中心的职能。

2、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对旧城区内现有未改造的低层民房实施成片改造,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提高建筑层数,增

加居住区绿地,完善道路、给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

3、注重环境塑造,体现特色风貌

注重环境设计,精心设计旧城区商业中心广场、步行街、街头游园等公共活动空间,加强对旧城区地方传统文化及历史建筑的研究,注重天际轮廓线的变化,体现城市特色风貌。

23

第四十八条 村庄改造和建设引导

1、城市已建区范围内的村庄改造和建设

城市已建区范围内的村庄属于“城中村”,应纳入城市改造体系,按照城市居住区标准进行公寓式改造。原则上以原地整体改造为主,功能与城市总体规划矛盾的村庄实施异地改造。争取在近期、中期内完成旧村改造,部分因资金、土地等问题确实难以在近中期内实现改造的,先规划控制,并进行环境整治,通过不断创造条件,争取在远期内完成改造。房屋破旧、村民改造要求迫切的村庄,以及位于城市中心区、重要工业区、城市重要景观区等城市重点建设地段的村庄,建议优先改造。

2、城市适建区范围内的村庄改造和建设

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不含已建区)内的村庄,将村庄纳入城镇建设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原则上要求与城镇开发同步进行村庄改造;中远期改造的村庄,以规划控制为主,近期可实施环境整治,有条件的村庄鼓励优先改造。按照城市居住区标准进行旧村改造和建设。位于居住生活区内的村庄,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实施原地改造;位于工业发展区内的村庄原则要求搬迁到城市生活居住区内集中安置。

3、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其它村庄改造和建设 (1)位于城市建设用地预留区内的村庄

建议首先对建设用地预留区编制起控制和引导作用的规划,根据规划指导村庄布局调整和改造建设;对于与规划功能不符或位于工业区范围内的村庄,禁止在原址随意扩建;严格控制村庄建设规模,逐步实行公寓式安置;村庄改造以相对集中为原则,鼓励有条件的村庄优先按照城市型社区进行改造。

(2)位于城市组团绿地或生态空间范围内的村庄

严格控制村庄规模,禁止村庄随意扩建,原则上“只减不增”;新增村民住宅尽量引导至组团绿地或生态空间之外集中建设。

24

(3)中心村

对于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规划的中心村应优先实施改造,促进社会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业人口的集聚。

(4)其它村庄

除上述村庄以外的其它现状村庄,应严格控制村庄建设规模,结合农田标准化建设,加强村庄集中、集约建设步伐。对部分规模小、配套设施少、发展余地小的村庄进行异地改造。鼓励建设联排式或公寓式住宅,不宜建设独户独院式住宅。近期以环境整治为主,远期逐步实施改造,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实施整体改造。

第四十九条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1、平面布局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的构成形态概括为:点状地下空间,线状地下空间。

(1)点状空间:点状地下空间设施可分布于城市街区,城市节点以及城市的其它用地中,结合城市发展需求,点状地下空间偏重分布在城市中心区、站前广场、集会广场、公共建筑集中区、居住区等聚合点。

(2)线状空间:线状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构成了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骨架,线状的地下空间主要包括各种地下通道,地下管线综合管沟(共同沟)等。

2、重点开发地区 在城市重要节点如城市行政中心区、金融中心区、商业密集区、城市交通枢纽、文化娱乐中心等地区是地下公共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片区。

3、开发利用内容

(1)地下交通设施,包括地下人行交通设施和地下停车设施。

(2)地下公共设施,包括地下商业、地下文化娱乐设施、地下医疗救护设施、地下文物古迹等公共设施。

(3)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管线综合管廊。 (4)地下仓储设施。 (5)地下防灾设施。 4、开发利用的对象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控制在距地表以下10m的浅层和地表以下20m的次浅层,对距地表20m以下的深层地下空间资源,实行保护控制。

5、法规和政策保障措施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立法工作必须先行,立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所有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使用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各类地下建筑,设施的开发和利用的形式,地下建筑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建筑规范,地下空间的安全法规,明确地下。

6、领导机构

成立一个统一领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机构,负责地下空间的综合协调管理和建设。

第五十条 空间管制分区及其措施

1、空间管制分区 (1)适建区

包括城市现状建城区和城市近、远期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控制要点如下:

一切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必须遵循和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建设应依法办理建设用地选

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得乱占乱建。

不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尤其应提高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远期(2030年)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17m2以内。

鼓励本区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活动。 (2)限建区

主要包括规划预留区、村庄及村庄连绵区,旅游度假区内可建设用地。控制要点如下:

规划预留区:主要指规划远景发展预留用地以及在城市规划建成区以外预留的独立工矿发展用地。在规划预留区内的现状村庄范围不得扩大,并逐步按照村庄布点规划迁出规划预留区,规划预留区用地以控制为主,必要的建设活动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

村庄及村庄连绵区:在村庄规划确定之前,严格控制基础设施、社会设施投放量,禁止房地产项目和产业园区开发项目,以控制为主。村庄并点完成后,按新农村建设标准完善和发展一部分建设用地。

旅游度假区内可建设用地主要指射阳岛及其周边旅游度假区内的可建设用地。区域内以生态自然保护为主导,可按风景区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展开与功能适应的适度建设活动,严格控制建设量与开发强度,防止对景观资源、自然资源的破坏。游人集中的游览区或核心景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及休养、疗养机构;珍贵景物周围和重要景点上,只许可建设必须的保护和附属设施。

(3)禁建区

包括规划远期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旅游度假区的生态保育区与其它生态用地保护控制区、廊道等。

水源保护区:指区内各类水库及周边保护范围内的区域。控制要点如下:严格保护该区域内水域,原则上不得改变其原有的水域形态,不得减少水域面积;在本区域内的陆域范围内不得建设除防洪排涝得等水利设施以外的任何其他建(构)筑物;现状建设对水域环境有影响的,

25

如村庄等应控制建设,并逐步改造或迁出。

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指除城市(镇)远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农田区域。控制要点如下:严格保护该区域内基本农田和优质园地,原则上不得改变其原有用地形态,不得减少用地面积;在本区域内不得建设除农业附属设施以外的任何其他建(构)筑物;本区域用地类型的变更必须符合相关法律、审批程序。

旅游度假区的生态保育区与其它生态用地保护控制区:主要指射阳岛及其周边旅游度假区内的生态保育区、滨海湿地等生态空间。控制要点如下:本区域主要包括园地、林地、湿地以及专门划定的各级风景区;本区域以生态自然保护为主导,可适度的、有选择的进行一定的建设活动;应对本区域进行具体的适建用地划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以约束建设活动的地点和规模。

2、分区开发强度控制

对适建区内主要用地开发强度做出如下规定。限建区内项目开发强度应根据具体建设项目性质及对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后,由规划管理部门来确定。

3、用地增长边界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分别为城市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远期建设用地范围,除重大基础设施外,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30年)城市建设项目不得超出相应边界进行建设。

4、用地兼容

在确保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兼容性提出以下基本原则。 (1)禁止兼容的用地

各种功能绿化(绿线)、规划道路用地(红线)、城市基础设施用地(黄线)及医院、学校等公益性设施用地。

26

(2)有条件兼容的用地

各类用地的兼容或互换,需在确保各类用地的总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进行,避免城市用地结构的失调。

有条件兼容的用地有: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四大类。用地的具体兼容条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一步明确。

适建区内主要用地开发强度控制

用地性质 建筑密度建筑高度(%) (m) 容积率 绿地率(%) 人口密度(人/hm2) 主、副中高层建筑 28 100 3.0-6.0 30 商心区建业筑 多层建筑 35 24 2.0-3.0 20 办高层建筑 30 75 2.0-4.5 25 公 片区中心建筑 多层建筑 40 24 1.5-2.5 20 中心区附高层+中高层 24 36-54 2.0-3.0 30 450~550 居近小区 多层+中高层 26 18-36 1.6-2.5 30 400~450 住 多层+中高层 26 18-36 1.2-2.0 30 300~400 外围小区 多层 28 18 1.0-1.5 25 250~300 工多层(一类、二类) 45 24 1.0-1.2 20 80~120 业 高层(一类、二类) 50 36 1.5-2.5 20 100~150 注:1、商业办公建筑高度控制未包括有高度要求的标志性建筑。

2、工业区人口密度指就业职工人口。 3、建筑密度指最大建筑密度。 4、建筑高度指最大限度。 5、绿地率指最小绿地率。

6、医院、学校、文化等公共设施应接相关规范要求控制。

7、工业区高度控制一般为厂房高度,未包括对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发电厂及厂区内办公等设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射阳县城总体规划(2008 — 2030)(6)在线全文阅读。

射阳县城总体规划(2008 — 2030)(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405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