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域乡镇职能、等级结构规划表
城镇规模(万人) 主要职能/产业 近期 32.0 5.3 2.5 1.2 1.2 1.9 2.5 0.8 1.0 2.4 0.9 1.3 1.9 1.0 1.0 0.5 0.6 58 远期 41.5 6.55 3.55 1.55 1.55 3.25 2.75 1.15 1.15 2.5 1.1 1.4 2.05 1.25 1.2 0.7 0.8 74 射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业中心,商贸物流,江苏省沿海休闲旅游度假产业。 商贸为主导,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农副产品集散地,县域北部经济区增长极。 工贸为主导,特色纺织业基地,农副产品集散地,县域南部经济区增长极。 发展道口经济,以交通商贸为主导,加强物流园区建设;努力培植花卉、水产、果蔬、畜禽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地。 商贸、旅游为主导,突出羊肉品牌,积极发展农家乐、市民农园等功能;做活木材市场,做大做强做优蔬菜、棉花、禽蛋产业。 旅游、商贸为主导,大力提升旅游业等三产发展水平;大力培植电子汽配等产业;打造十里绿色长廊、银色长廊;形成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型城镇。临港产业区,发展海洋经济,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重点实施石油化工、天然纤维加工等产业。 发展以渔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渔业经济区,以及海洋精细化工、造纸等产业。 工贸为主导,打造服装、茧丝绸、机械等产业集群;建设梨果、甜瓜、南美白对虾等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地。 以交通商贸为主,培育建材、丝绸、机械、纺织产业;打造全国优质桑苗基地和集散地。 坚持发展麻纺、电子、木业加工等产业;推进豆制品、家畜养殖、林木栽培等特色农业产业化。 做大做强棉花加工、稻米生产等优势产业;培植生猪饲养、食用菌栽培等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建设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地。 加快棉花种植、畜禽养殖等农业产业化,建成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地;立足优势,打造链条产业。 扶植香料、麦芽、稻米加工冶炼等优势产业;推进棉花、稻米、大蒜、啤麦优势农业产业化,建设农副产品集散地。 依托良好的铁路、公路等交通条件,形成以物流为主导,发展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道口经济和物流中心。 着重建设食用菌、绿色大米、水产品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棉纺织基地,板材加工基地,棉壳集散流通基地。 建设中药材产业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围绕优势培植业,推进麦芽、油脂、药材加工的产业化进程。 加快纺织、机械、玩具等产业发展;依托特色农业,培育长毛兔加工、水产冷冻、脱水蔬菜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城(集)镇等级 中心城区 中心镇 数量(个) 1 2 名称 中心城区 北部副中心 南部副中心 所含 区域 合德镇 临海镇 盘湾镇 陈洋镇 耦耕镇 中心城区 周边镇 海通镇 黄沙港镇 兴桥镇 特庸镇 一般镇 15 新坍镇 阜余镇 四明镇 外围镇 千秋镇 海河镇 通洋镇 洋马镇 长荡镇 总计
18 —— —— 7
第十九条 社会服务设施规划体系
规划构筑区域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立“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完善区域城镇服务体系。
其中,各村庄应配置行政管理、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型公共设施,按每千人1000~2000m2建筑面积计算。商业服务型公共建筑建设规模大于600m2/个。
第二十条 教育设施规划
1、规划目标
近期(2015年)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达95%,远期(2030年)全部实现标准化学校;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提升高中普及率,近期(2015年)高中(含职高)普及率达到90%,远期(2030年)普及率达到95%。
2、规划措施
近期以学校布局调整及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重点,中远期强化教育园区建设。按照“小学向集镇靠拢,初中向中心集镇集聚,高中向城区发展”的原则进行布局调整,提高资源利用率。
小学布点以镇为单位配置,集中布置在镇区或中心村,中心村以下级别的乡村原则上不设小学。现状小学以整合为主,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的学校,原有学校规模亦不再扩大。
初中要求办学规模在24班以上,以镇为单位配置,并集中布置在镇区。12班以下的现有初中均要求撤除,或与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普通高中应适度扩大办学规模,职业高中应重点加强规范化办学,提高办学质量。高中要求办学规模在24班以上,且集中设置在中心城区和规模较大的镇区,其他镇区原则上不设高中。
规划中心城区应创造条件办好3-5所高等专业学校和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8
3、配建标准
合理学校规模,优化资源利用。发挥办学规模效应,小学原则上均在12个以上班,;初中原则上为一镇一校,人口较多的乡镇应控制在2所初中,规模应在24个班以上,;普高、职高不少于24个班。班级规模按小学45人/每班、初中、高中50人/每班的标准进行建设。
第二十一条 医疗卫生设施
1、规划目标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建立以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镇乡卫生
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疾病防控网络。
近期(2015年)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总床数达到5000个,每万人拥有医生数达到40人,拥有执业医师数4000人;远期(2030年)县域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60个,总床数达到6180个,每万人拥有医生数达到50个,拥有执业医师数5150人。
2、规划措施
规划建立并健全县级、镇(乡)级、村(居)级三级疾病监测、预防、保健网络。 规划在中心城市建设县医疗、预防、保健中心,形成由综合性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中心血库、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组成的完整的医卫体系。规划在各镇区设中心卫生院;在居委会设社区服务站,在中心村、基层村设卫生室。城乡社区形成完整的卫生服务网络。
第二十二条 文化体育设施
1、规划目标
按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集镇——中心村建立文体网络,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2、规划措施
按城乡居民点等级建立文体网络,规划在中心城区建设县域文体中心,重点建好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标准体育场、游泳馆等。
规划在重点镇建设地区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包括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电影院、体育场、体育馆等。规划在其它镇区建设文化站、社区阅览室和体育场,在中心村建设文化宫。
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远期(2030年)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规划在中心城区建设电视演播中心,全县普及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
(3)配建标准
规划选取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的B级城市的建设标准,大型广场文化年活动次数大于4次;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大于总人口的40%。
公共图书馆:县域有面向社会的三级以上图书馆,馆内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覆盖率100%。
老年人公共文化设施:市(地区)级老年学校(大学)为必建项目、居住区(镇)级可根据情况选建;老年活动中心分为市(地区)级、居住区(镇)级、小区级三级设置。
档案馆:县域档案馆为为党委、政府指定的政务信息公开场所,达到国家三级或省一级馆标准。县级档案馆一类馆藏档案数量10万卷以上,辖区人口数量40万以上。
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县域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为国家二级馆;建立并实施群众文化辅导员进社区、包片辅导制度,馆舍面积必须达到2000m2。
社区文化活动阵地:每个街道都有综合性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面积每万人>500m2;无侵占、挪用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现象。各镇建成区内有综合性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坚持长期向社区居民开放,正常开展活动,能在社区方便地参加文化活动。
第二十三条 社会福利设施
1、规划目标
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建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覆盖城乡的社会
保障体系。完善“双低”保障制度,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额度。
2、规划措施
老年福利设施建设规划:规划以镇区为单位,保留现有老年人供养中心和福利院。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县域内现有一所聋哑学校。规划在中心城区建一所盲人学校,并配备适当的医疗、康复设施。福利中心:规划在中心城区建设一个福利中心。
第二十四条 旅游规划
1、发展目标与定位
将射阳县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为江苏省东部沿海富有浓郁海涂风光特色的旅游强县、生态品质优良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2、总体布局
规划确定射阳县旅游布局构架为“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即以射阳县城旅游服务功能为中心,以丹顶鹤保护区、射阳河口旅游风景区和滨海湿地康体旅游区为板块的总体布局框架。
(1)射阳县城旅游服务中心
射阳县旅游服务中心是区域性旅游集散与换乘服务;区域性旅游信息与咨询服务;旅游观光休闲购物、商务会务。
射阳县旅游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涵盖四个方面:旅游换乘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游客接待服务、旅游商品集散服务。
9
旅游服务中心位于射阳县城,利用射阳县城的区位和交通条件,通过旅游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等功能设施的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射阳县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配置,发挥县城在旅游景区网络中的核心服务作用。
(2)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丹顶鹤保护区具有原生态型特点,主体功能为观光、休闲、游览。
本区位于射阳境内的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严格按照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区的相应要求进行建设,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严格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丹顶鹤为品牌,力争将保护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观光、休闲景区。
(3)黄沙港渔文化休闲娱乐区
黄海港是国家一级渔港,渔业资源丰富,渔文化深厚,主要功能为渔文化主题游览、海洋美食。 依仗国家一级渔港优势,设置华东地区一流的海洋美食街,招徕海内外游客。渔迅期间,千帆竞发,开展海洋美食节活动;休渔季节,港区舟楫林立,开展渔文化会船活动。
(4)射阳河口旅游风景区
射阳河口旅游风景区要凸现地方特色,功能定位为:生态体验特征的观光、休闲、度假场所;苏北地区重要的宗教朝圣文化旅游区。
以海通镇为重点,沿射阳河布局,涵盖射阳岛公园、大闸游览区、射阳瘦东湖休闲区、海通森林度假区、射阳港观光区、息心寺宗教文化区、射阳河岸线观景带等七个板块。在瘦东湖休闲区中,可以适度开发高挡的会员制度假村项目。
该区域要充分发掘人文积淀,结合自然优势,将射阳河建成射阳县核心旅游板块,作为启动市场的优先发展项目。
鉴于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的有关要求和关于湿地公园的建设指标,需要在开发过程中加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在上述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相关湿地法律法规要求,按照有关国际湿地公约的规定严格执行。
10
第五章 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第二十五条 交通规划
1、公路网规划
(1)对外交通主干路网规划:主要依靠“四横四纵”公路网络主骨架,形成等级较高、运输便捷、四通八达的格局。
“四横”包括:S328、S329、S233,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宁靖盐高速公路射阳港延伸段,按高速公路标准预留,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四纵”分别为:沿海高速公路射阳段;S226、沿海快速路,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以及海堤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2)县域内部道路交通规划:各镇区间均有一般等级公路相连,且结合旅游规划,连接重要旅游节点,构筑旅游交通网络。公路规划建设要合理引导城镇用地发展方向及功能布局。
2、主要客货枢纽
(1)射阳客运总站:保留中心城区西侧,解放路(S329)与机场路(S226)交叉口西南角
的新建射阳客运总站,为射阳县域提供对外交通出行的综合性场站功能。
(2)射阳货运站:规划在沿海高速公路陈洋出口东侧,S329南侧新建射阳货运站,为射阳城区生产生活用品提供配送和小批量货物运输服务。
(3)物流基地:新建射阳港物流中心,提供大宗散货及国际集装箱中转、铁路、公路、水路联运功能。在陈洋镇区以东与开发区西区之间规划一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物流基地。
(4)城镇客运站:规划在临海镇、四明镇、千秋镇、黄沙港镇、兴桥镇、盘湾镇新改建6处城镇客运站,为地区提供短途客运功能。
3、港口规划
射阳港定为产业港、配套港、园区服务港,充分利用沿海资源优势,创新“港产联动”的开发模式,重点发展新型能源、重型机械、大型石化、粮油加工、高档造纸和海产加工六大产业,“以港带电,以港兴城”。
4、内河航道交通规划
全力构建河海联运体系,规划以三条东西向内河主要航道,分别为新洋港、黄沙港和射阳河。疏浚县域内内河航道,提高航道通行能力。以运棉河、新民河为中心城区外环,以利民河、西潮河、通洋港、潭洋河、串通河等其他航道为重要补充。同时,将城区内的小洋河、战备河进行整理,作为景观航道,与射阳岛的旅游相结合。
射阳县规划主要内河航道
序号 航道名称 起讫点 等级 1 射阳河 双港—射阳闸 四级预留 2 黄沙港 上冈—黄沙港闸 四级 3 新洋港 北洋—新洋港闸 五级 4 “明湖”河海联运水道 射阳河闸——黄沙港 四级预留、五级实施
5、铁路交通规划
规划在海河镇内东侧,S329的南侧建设连盐铁路射阳站场,满足县域铁路运输需求。同时,建设连盐铁路射阳港支线,作为射阳港疏港铁路专用线,提高港口运输能力,扩大对外贸易。规划疏港铁路专用线海河镇北侧引出,经陈洋、耦耕、海通,至射阳港,线路全长约40km。
第二十六条 给水工程规划
1、规划原则与目标
实施区域供水。对原供水格局由于行政区划局限造成不合理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整,在现状供
水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供水网络。逐步形成安全、合理、经济的城镇联网供水系统。
结合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即要考虑近期建设的可行性,又要坚持远期供水系统的合理性,尽可能使规划具有较大的弹性。
根据县域水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各镇发展实际,综合协调供水系统布局,合理选择水源,确立供水分区和水厂位置。
完善供水设施,充分利用现有水厂及供水设施,新建区域供水设施。至2015年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一般建制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80%,农村供水普及率达到50%。至2030年所有乡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供水普及率达到90%。
提高供水安全性。居民生活用水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规划用水量
射阳县县域需水量为近期(2015年)21.3万吨/日,远期(2030年)41.9万吨/日。 3、区域供水规划
根据射阳县各乡镇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结合前一轮总体规划,射阳县区域供水采用分区集中供水原则,供水分区划分为以下片区。
北部集中供水分区,供水范围包括合德镇、陈洋镇、耦耕镇、海通镇、黄沙港镇、兴桥镇、临海镇、千秋镇、通洋镇、四明镇、阜余镇、海河镇、新坍镇以及滨海工业区。近期总供水规模为21万吨/日,远期总供水规模为40万吨/日。水源为射阳河。
南部集中供水分区以盘湾镇为中心,供水范围包括盘湾镇、长荡镇、特庸镇、洋马镇。近期总供水规模为1万吨/日,远期总供水规模为2万吨/日。水源为黄沙港。
农村供水有条件的依托附近城镇,偏远地区自建净水设施解决。 4、水源规划
作为自来水厂水源,要求水量充足,卫生条件好,便于卫生防护;原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
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射阳县城总体规划(2008 — 2030)(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