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语言区的规划及建设
1、视听角 视听角适合大班幼儿。幼儿园根据条件在视听角投入电脑、电视机、录音机、VCD、DVD、MP3等视听设备。幼儿从看到的、听到的文学作品中体验情感,增进想象力,提高语言技巧。在视听角还可以播放自然界的音响以及动物的叫声,如雷声、流水声、风声、雨声、小动物叫声及马路上、工地上、幼儿园里、厨房里发出的各种声音、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声音,教师都可以让幼儿聆听,培养幼儿聆听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
2、发声发音角
(1)模仿声音 提供各种动物的头饰、玩偶等,让幼儿一边玩一边模仿动物的叫声,引导幼儿对声音的感受和辨别能力。
(2)小小播音员 取外形与电视机相似的包装盒,做成电视机,让幼儿在“电视机”里讲故事、念儿歌等。
(3)电话厅 取废旧的电话机,或用泡沫块、纸盒、彩纸等制作成各种电话机(座机、移动电话、IC电话机等),让幼儿相互“打电话”或说悄悄话。
(4)巧用录音机 除了准备磁带以及与之相配的图片让幼儿边听边看图片外,还可以让录音机和幼儿进行“人机对话”,让幼儿将自己讲的故事、儿歌,唱的歌曲通过录音机录下来,放给其他幼儿听,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
3、图书阅读角 图书阅读角一般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并配有适合幼儿取放图书的书架,以及供幼儿阅读的小桌椅。也有的幼儿园用布袋固定在墙面的下方便于幼儿取放图书的位置,代替书架,并在布袋下方的地上铺一块地毯,放入一些软垫,供幼儿坐着阅读。
在图书阅读角里摆放各种各样大小、厚薄、质地不同的图书,如软纸图书、硬纸图书、布书等,有的图书翻开后可以再展开成大画面图书,有的图书翻开后可以变成立体图书,有的图书可以供幼儿边阅读边操作等。除了提供图书以外,教师还可以在图书阅读角里为幼儿提供多元素的语言资料,各式不同形态的书面材料,包括报纸、杂志、图片、表单、标示、海报、月历、卡片、书信等,让幼儿沉浸在丰富的语文环境中。
图书阅读角里的图书应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种类不必过多。但每种图书最好多备些副本。图书要定期补充更换,便于幼儿自由选择。
4、悄悄话角 这是一个相对隐蔽的区角,一般可以用冰箱的包装箱设置成小房子的形状,里面投放一些娃娃或者小动物的玩具。悄悄话角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幼儿创设了宽松的语言表达环境,对于一些内向的幼儿,他们会情不自禁的开口说话,他们可以在悄悄话
角里对着玩具轻轻地述说。有的时候教师可以进入悄悄话角,和幼儿促膝交谈,先让这些幼儿愿意说话,再慢慢引导他们与别的幼儿交谈和在同伴面前说话。
5、拼图讲述角 教师适时适量地投放若干套图片,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可以是主题图片,也可以是排图卡。在玩排图卡中,幼儿可以看图编故事,在无序的图片中逐张观察、分析,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试着讲述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排列出具有逻辑顺序的图片。并合理运用词汇,完整连贯地进行讲述,并想象出一些画面上没有表现的情节以及角色对话,较完整地讲述1至2个不同排图所组成的故事。
6、故事讲述角 教师和幼儿一起根据故事的角色、情节制作相关的故事背景、相关的人物、动物、植物等造型等道具,让幼儿进行便操作道具边进行讲述或创编。还可以将故事、电视情节、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情景、事物赋予创造性的讲述和再现。
7、制作图书角 为幼儿提供装订好的空白小册子、废弃的画报、剪刀、胶水等,让幼儿自己剪贴制作新的故事图书,还并引导幼儿编故事、画图书、给制作好的图书起名字、编上号,放在图书角里,邀请其他幼儿来借阅。
(二) 语言区建设的指导要点
1、让幼儿在情景中说话 区角的情景及紧随的情感体验是专门语言教育活动所不具备的优势,多样化的语言区域情景和材料,激发幼儿言语的欲望和热情,让幼儿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学会运用情景和材料找到答案,并把自己的发现自豪地告诉同伴。
2、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流 让幼儿在区域中选择喜欢的姿势,或卧、或坐、或站、或走,轻松自如地谈事件、谈人物、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谈感受、谈喜怒哀乐,真正做到想说、敢说、会说,享有说话的权利。
照片
四、 数学区的规划及建设
(一)数学区的规划及建设
1、棋类角 根据不同年龄班数、量、形等内容的不同要求设计制作成各种棋谱,如环保类有植树棋、垃圾回收站棋。交通类有交通规则棋、飞行棋。知识类有拼图棋、蛛网棋。传统类有五子棋、八阵图、华容道等。也可结合不同的主题制作成不同的棋谱,如旅游棋、安全棋、天线宝宝棋等。可设计两人玩的,也可四人玩,通过扔色子的形式轮流走棋,先到终点者为胜。色子可根据数、量、形的不同内容制作成有不同加减算式、不同形状、不同数量的六个面。为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在设计棋谱时可增加“下雨停一次”、“不乱扔垃圾向前
跳三步”等奖罚措施。该角适合中、大班幼儿。
2、迷宫角 设计成形象可爱、情节吸引人的迷宫图,将数学的要求布置在路途的各个转弯点上,如从有双数的路走,幼儿每次走到岔路口就要思考两个圆点和三棵树哪个是双数,可将点子、实物和数字都蕴涵在图中。为便于反复使用,可将设计好的迷宫图进行塑封,每次操作用水彩笔画,教师可把前一位幼儿画的线用抹布擦掉后给后一位幼儿玩。根据不同年龄班的不同要求设计成难度不等的迷宫图。该角适合中、大班幼儿。
3、数学操作角
(1)接龙 根据数学内容和要求制作成各种接龙卡片,分左右(上下)两部分,左(上)是前一张卡片右(下)的结果,右(下)是后一张卡片左(上)的题目,可一人玩,也可多人玩,轮流接卡片,先接完者为胜。如加减法接龙、组成接龙、图形接龙、数量接龙等。这类游戏中大班为宜。
(2)按标志物 提供各种标志卡,包括形状标志卡、颜色标志卡、综合标志卡(如红黄标志卡、三角形正方形标志卡)、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物品、小玩具,让幼儿分别按颜色质标志卡选择物品,按综合标志卡选择物品。
(3)找规律 提供一些作业纸,幼儿观察作业纸上前一部分的变化规律,接着往下画。 (4)找朋友。即配对、分类活动,可以是完整图形找分后的图形、加减算式找答数、相同数量的卡片匹配等。
(5)找扑克游戏 将扑克牌中的1—10点放入游戏角,2人或多人玩数字比大小,按数序接龙,组成、加减等游戏。
(6)钓大鱼。提供贴有1—10数字的钓鱼竿和未贴数字的钓鱼竿、印有不同算式的鱼和印有算式填写图的鱼,让幼儿根据鱼竿上的数字钓得数为这一数的鱼(算式);或让幼儿任意选取数字贴在鱼竿上,幼儿再根据钓鱼竿上的数字填写相应的鱼身上的算式填写图。 (7)有趣的钟 提供标有数字3、6、9、12和画好12个刻度的钟面、时针、分针、剪刀和回形针,让幼儿将钟面上的数字写完整,再选取时针和分针安装在钟面上;或提供给幼儿相关的工具材料,让幼儿自己制作时钟。
(8)给娃娃(或动物)喂饭。贴有娃娃面具(或动物面具)的纸盒(或雪碧瓶等),各种形状颜色的卡片、勺子、标志卡(形状标志卡、颜色标志卡、综合标志卡),让幼儿按不同的标志卡给娃娃喂不同颜色、形状的卡片。
(9)拼拼摆摆 提供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几何图形或各种安全卫生的自然物(贝壳、砚壳、纽扣等)、操作底板,可摆在桌上,也可将自粘纸(有粘性的一面朝外)贴在矮墙上,
让幼儿自由地进行拼搭图画,有规律地排序,按数字摆出相应数量的实物、找相同数量的卡片,将分散的图形拼完整等操作活动。这些材料可反复使用。
(10)自选商场 商场里的商品都贴有1—10元不等的价格标签,参加游戏的幼儿先到“银行”领取一定数量的现金,票面为1—10元,通过买卖活动复习数的组成和加减。
(二)数学区建设的指导要点
1、熟悉活动规则 每一种活动的规则都要由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制定,成为全班约定俗成的规则,还可以将某些活动的规则或玩法画成简易的说明图张贴在游戏区,起到说明和警示的作用。
2、定期更换操作材料 根据数学内容的进步和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操作材料,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也要不断提高要求。 照片
五、科学区的规划及建设 (一)材料的准备及投放要求
1、材料的选择要科学有趣 有趣的材料才能刺激幼儿探索的欲望,科学的材料才符合科学探索的要求。科学与趣味两者是互补关系。如果材料只具有科学因素,幼儿不易进入其中,科学区域就形同虚设。如果只注重趣味,它又失去了科学家发现的真正作用。如在对“彩虹”的探索中,开始时教师引导幼儿用三棱状玻璃在太阳下观察阳光穿过玻璃折射出的七彩颜色,但三棱状透明玻璃不容易收集到七彩,而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距太远,不利于幼儿拓展相关经验。于是,教师改为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光盘、镜子和水进行探索活动,幼儿很快就收集到了这些材料,人人都能同时进行探索活动。当这些材料在一双双小手摆弄下折射出七色“彩虹”时,孩子兴奋时不言而喻的。
(2)材料的投放可具有不同的探索空间 在科学区域中,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不一定是完美的,很多时候幼儿是通过半成品材料观察到许多科学的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如“水”的探索,可以在瓶子里放入各种材料让幼儿探索水的沉浮,也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器皿,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游泳池,使幼儿探索的空间更大。
(3)主、辅材料搭配要合理 主材料基本保持不变,根据幼儿探索需要增减辅助材料,以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因为幼儿在不断摆弄材料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现象,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给予解答,而要通过不断地增添和更好辅助材料,让幼儿自己探索,设法寻找最终答案。
(二)科学区的规划及建设
(1)种植角 幼儿的种植活动不同于成人,不以获得劳动成果为目的的,通过幼儿力所能及的播种、管理和收获活动,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获得种植的经验,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积极态度,同时教会幼儿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学会自我保护。教师应当选择易生长、易管理、周期性短的植物作为种植内容。
(2)饲养角 饲养角主要包括对小动物的照料、喂食等,是幼儿喜爱的区角。幼儿饲养活动以促进幼儿积累有关动物生长发育经验、了解动物与人类社会及生活环境的关系、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为目的。饲养的小动物应当是易养的、温驯的,饲养中应注意安全与卫生。
(3)科学制作角 提供各种工具和材料,引导幼儿根据简单的科学原理自制玩具。如根据重心原理制作不倒翁、猴子翻跟斗;运用磁性原理制作娃娃跳舞;运用震动原理制作会跳舞的小米粒;运用声学原理制作电话等,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自然角 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周围环境及广泛的自然界中有选择、分层次地陈列教师、家长和幼儿收集的无生物及实验用品,也可在活动室、走廊、门厅一角种植一些小型、易活、易于室内栽培和饲养的动植物,如吊兰、大蒜、乌龟、蚕、蝌蚪等。自然角应整洁、安全、美观,便于观察、操作和管理。同时,内容应根据季节及集体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物候观测 引导幼儿观测本地动物、植物和气象变化规律以及各种自然现象出现的日期,并做好记录。动物物候观测主要记录动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物候观测主要记录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植物生长的变化;气象水文现象物候观测主要内容有初雪终雪日期、雪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水的变化、雷的声音等。气象记录中可以让幼儿用图画、气象符号、数字、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交流活动。还可以将记录情况以墙饰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观测活动的同时又美化了环境。幼儿园物候观测内容可以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本园科学教育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6)科学小实验角 科学小实验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为地控制和模拟自然现象,演示简单的动作和技能,获得对自然物体的某种特性和现象的认识。
幼儿科学小实验是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参与全过程的实验。这类实验大多数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带有游戏性,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熟悉使用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充分观察、体验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幼儿操作实验选用的设备要安全、卫生、适合幼儿使用,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六章+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规划及建设(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