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六章+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规划及建设(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应当注意相关标识的设计和装饰,让幼儿走进标志的环境,学做规则的主人,具体做法是: 1、设计标志 制定规则

当幼儿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环境中时,幼儿会自发地生成一些规则,来满足自己实践和交往的需要。不过,这些自律的规则活动虽然已经开始萌芽。但还未发育成型,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扶持。所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给幼儿的自主空间的多少和质量有很大关联。教师可以将一部分制定规则的权力下放给幼儿,让幼儿自己根据活动的需要来讨论活动区域的规则,甚至制定班级以及公共环境场所的规则,由幼儿自己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规则的主人。

【案例1】 幼儿园标志:禁止吸烟、当心,别踩疼我、让玩具回家、我是你的好朋友(养殖区)”、建构区和阅读区入口处画着小脚印,表示入区活动前要脱鞋、楼梯阶梯方向不同的小脚印,提示幼儿上下楼梯要分开,避免碰撞发生危险、公交游戏区中的红绿灯、斑马线等。此外,还有排队的标志、天气情况的标志、个人专用物品入杯子、毛巾标志货自己的姓名、洗手池边上有洗手的图标标志、卷袖子—擦肥皂—手心手背搓—擦干手—放下袖子等、在制作洗手标志时,教师要先和幼儿一起谈论洗手的顺序,然后和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并选择制作。

【案例2】 “安静”的标志。

(1) 食指放在嘴边。

(2) 一个娃娃张大嘴,旁边画个X;一个娃娃闭着嘴,旁边画朵花。 (3) 一只手手心朝下,另一只手的食指顶在上面手的手心上。

(4) 一只喇叭,用弯弯曲曲的小线条表示发出很大的声音,在喇叭上划一道红色的斜杠。

【案例3】 美工区规则:使用剪刀要当心、用过的笔放在笔筒里、各种颜色的橡皮泥不能混在一起、废纸入篓。从美工区活动规则来看,内容涉及剪纸、绘画、泥工等多方面,而且每一条规则都是最基本的、适用于每一个幼儿的。从规则的表述上看,既有提示性的规则(第(1)(2)(4)条),又有禁止性的规则(第(3)条),说明幼儿对自己在美工区里应当怎么做是十分清楚的,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提供机会和条件,幼儿是完全有能力自己制定规则。

2、执行规则 公正互惠

规则指向某个环境中的任何一个人,它制约着你我他,同时又为大家的学习、游戏和

生活带来便利。规则具有的这种公正和互惠是以人们的自觉遵守规则为前提的,因此,教师要提供更多的自由交往的空间,让幼儿在相互的碰撞、冲突、协商、交换、合作等行为中维护、巩固、强化自己的社会性行为,从而将规则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案例】 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5—6个幼儿同时冲进娃娃家,而瓦娃娃家明确规定“可以由4—5人共同游戏”。可是这时谁也不愿意自动退出游戏,怎么办呢?幼儿A提出“包子剪子锤。”幼儿B建议 “请老师来帮忙。”大家采纳了幼儿B的建议,老师被请来了。可是老师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为难地说﹕“你们是同时到的,那该怎么办呢?”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幼儿C又提议说:“那我们来手心手背吧。”最后是幼儿E输了,她自觉地离开了娃娃家

【分析】 教师的处理是机智的民主的,她在明确规则的基础上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让幼儿在碰撞和协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幼儿的表现也是突出的:幼儿都很明确活动的规则,并且都乐意服从规则;幼儿都在积极地想办法来公平地“决”出胜负,而不是一味地争吵;幼儿的主体意识很强,当老师来到时,没有一个幼儿为“表现”自觉所谓的“谦让”而退出。可以说,从这一次争执中,每个幼儿都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正是这些有益的经验,在不断督促、强化着幼儿的积极行为。

3、感受规则 体验快乐

区域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指定的许多标志和规则,幼儿并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也无法体会他们给自己的活动带来的益处。出于对教师的服从心理,幼儿在许多时候不得不强迫自己遵守规则,最后导致幼儿在规则的束缚中缩手缩脚,更谈不上感受活动的快乐。因此,在区域活动的初始阶段,不适合对幼儿提出过分的硬性限制,制定过分的规则要求,问题的解决是在幼儿与同伴的共同活动中进行的,规则和相关的标志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和产生了。当幼儿自己感觉到标志和规则带来的方便和快乐后,就会更加乐意和自觉地遵守规则。如: “教室里不吵了,很舒服。”“玩具摆得很整齐,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大家慢慢走,就不会撞倒人。”

四、设定标志和规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认识标志和规则

一方面,只有遵守相应的规则,才能开展活动,实现幼儿自身在各方面的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只有真正沉浸于活动的情景和游戏的秩序中,才能对活动和游戏具有触及心灵深处的感觉,才能展示活动和游戏本身的魅力。

2、合理制定标志和规则

区域活动本身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活动,因此,其中的标志和规则基本上可以由幼儿自己来设定。即便是设定好的标志和规则,随着幼儿的活动进程和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进行修正甚至重新设定,因为由幼儿自己设定的标志和规则更容易为他们理解、执行甚至超越。

3、正确处理规则与创造的关系

有人认为,一谈到规则就会没有创造性,事实上,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对规则的认识恰恰是幼儿创造性发挥的前提,它在某种情况下变通活动和游戏的规则,获得意外的收获和发展;另一方面,标志和规则是人创造和指定的,标志和规则的不同,决定了游戏和活动进程的不同。此外,活动和游戏中规则的隐形性意味着要求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和游戏中,为其秩序、情景所吸引,而这种忘我的境界是产生创造的最佳状态和时机,在忘我中幼儿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融合在一起,构建理想中的新世界。

第三节 幼儿园各区域环境的规划及创设

一、生活区的规划及建设

(一)生活区的规划及建设

生活是人类一生永远的课题,也是幼儿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生活区的创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巧手角 此角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及年龄特点投入适当的材料。如:小班可以投入一些娃娃、小衣服、袜子等,请小朋友帮助娃娃穿衣服、穿袜子,还可以制作一些颜色鲜艳、形象生动的扣纽扣系列玩具,吸引幼儿练习扣纽扣、穿珠子,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中班则可以投放一些难度稍大一点的材料,如:系鞋带、编辫子、打蝴蝶结、绕毛线等。到了大班可继续沿用,也可以根据本幼儿园的特点投入一些民间艺术活动。如:剪纸、刺绣、编麦秆等。

2、小小工具箱 由于工具本身具有危险性,幼儿对一些常用家用工具(如:瓶启子、榔头、钳子、镊子等)并不是非常了解,但并不是代表他们对此没有兴趣,恰恰相反,幼儿对这些工具相当感兴趣,而且能帮助他们叩开探索之门。教师可以先在这个区角里投放一些仿真的玩具小工具,重新激起幼儿的探索欲望,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的同时知道真的工具使用不当是危险的,不能让这些工具对自己造成伤害。

3、标志角 在这个区角中投放一些常见的标志,在幼儿认识了这些标志以后,让他们进行绘画、加工制作,然后贴在幼儿园里区域中。

4、回收站 在教室里准备两个大的纸箱,贴上“回收站”标志。动员幼儿将家中的废弃物品拿到幼儿园来放在“回收站”中,再投放一些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动手小制作。

5、我家的厨房 把活动室的一角布置成小小厨房的情境,分类摆放各种厨房用具和材料,如小刀、刨子、砧板、各种蔬菜、水果、点心等,还可以投放微波炉、榨汁机等现代厨房仿真玩具。让幼儿进入虚拟的厨房,幼儿通过掂掂、洗洗、开开、关关、剥剥、卷卷、拧拧、切切、拉拉、炒炒、烧烧、拼拼、做做、尝尝的操作实践活动。

(二)生活区建设的指导要点

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2、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提供与生活实际相符的玩具与材料,让幼儿在做与玩中愉快地实践生活、学习生活。 照片生活区1—4

二、社会游戏区的规划及建设

社会游戏是一种幼儿自愿、自主、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幼儿是主宰游戏的主体。但社会游戏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是教师发挥和利用的工具,如果缺乏教师精心的安排、合理的创设和有效的引导,游戏的手段作用就变成了一句空话。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游戏的首要特性是幼儿的自主自愿,“幼儿在前”是社会游戏的标志。在“幼儿在前”的基础上,必须有“教师跟上”的互动。社会游戏区的创设内容包括:娃娃家、超市、医院、电信局、食品店(面包房、小吃店、烧烤店、饭店、饮品店等)、花点、水果店、理发店、影楼、服装店、鞋帽店、百货店、银行、公交、电视台等幼儿所能接触到的并和他们的生活相关的各项各业。

(一) 社会游戏的角色

1、 社会游戏区中幼儿对角色的分配与选择

(1)各自申请角色扮演者 在区域游戏活动开始以前,用每天轮流的方式,按照幼儿各自的意愿申请扮演自己所喜爱的角色。幼儿在选择角色时,教师不要提示或干预。

(2)小组同伴商定角色扮演者 每个游戏小组推选一名幼儿当组长,由小组长组织本组的同伴共同讨论角色,根据同伴的意愿确定角色的扮演者,协调选择角色时出现的矛盾。如“电视台”游戏中,幼儿推选出小组长当主持人,主持人在了解了大家的意愿后进行协商,产生出记者、演员、摄影师等角色。

(3)教师确定角色 教师根据自己对幼儿的了解,为幼儿安排游戏中的角色。一般在

小班角色游戏或中大班新游戏时可由教师确定角色。

2、 区域游戏中角色分配与选择遇到的矛盾以及解决办法

(1)争抢某一角色及解决 幼儿在自己分配和选择角色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幼儿必须学会面对这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满意的或者比较满意的角色,并且体会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受到尊重的个体,自己和每一个同伴一样,都有实现个人愿望的机会和条件。因此,幼儿必须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不能获得自己满意的角色,要学会调整自己,保持愉快的情绪扮演好其他的角色。作为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大胆说出解决矛盾的办法,鼓励幼儿用多种办法解决矛盾;另一方面要引导幼儿比较哪种解决办法好,把自己的好办法介绍给其他幼儿。在解决矛盾中,幼儿也创造并学会了协商、猜拳、点兵点将、上下班制、轮流制以及增加新角色等方法来解决矛盾。

(2)帮助个别幼儿获得满意角色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地位。有的幼儿胆小、内向、不善言辞、不愿意交往,这些幼儿常常处于服从或者被排斥的地位,他们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一个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角色。对于这些幼儿,教师一方面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适当的帮助,使他们逐步敢于表达,学会表达,改变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处境。如教师自己以角色的身份去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鼓励他们勇敢地参与游戏活动,帮助他们获得他们满意的游戏角色;另一方面教育其他幼儿要学会接纳同伴,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使他们获得自信。

(二) 社会游戏区建设的指导要点

1、积极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人物、事物以及各行各业的劳动,丰富幼儿的生活,获取社会游戏的题材的经验,为游戏的开展打下基础。

2、积极关注幼儿,关注每一位不同的“社会角色”,特别关注“新的社会角色”,适时给予沟通与指导。

3、重视幼儿伙伴关系,设计合作游戏,营造友善氛围,鼓励幼儿参与他人活动,促进角色间的互动,在与各种角色的交往中模仿、受到感染、分享体验,获得正确的交往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照片社会游戏区

三、 语言区的规划及建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六章+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规划及建设(2)在线全文阅读。

第六章+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规划及建设(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405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