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第一通天柳 华北第一雀屏文冠果 华北第一七仙香 赤城县赤城镇南大村 蔚县陈家洼乡南许家营村 蔚县宋家庄镇小寺沟村 旱柳 Salix matsudana 文冠果 Xanthoceras sorbifolia 暴马丁香 Syringa reticulata 桃叶卫矛 Euonymus maackii 楸子 Malus prunifolia 山梨 Pyrus ussuriensis 2 特 1 1 22 12 355 327 105~110 175 500 250 15×14 12 12×250 600 1 6 7 8×4 300 9×10 20 16 15×18×华北第一蔚县暖泉镇沙直角卫矛 子坡村 华北第一楸 蔚县柏树乡柏树村 1 1 1 3 30 1 1 1 939 10 8 300 500 500 华北第一蔚县宋家庄镇九龙山梨 小寺沟村 小五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1.3 历史人物
蔚州历史久远,文化发达,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历代科甲蝉族,朝居显宦。文人敏而好学,武将英勇善战。仅元、明、清三代,在朝位居尚书官职的就有5人,领总兵、元帅职的7人,明、清两代中进士的70人,举人181人,武举人150人,贡生531人。近现代我县也涌现出不少传播马列主义的革命先驱和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勇士。择其有影响的人物简介如下:
(1)尹耕(1515—?):字子莘,号朔野,蔚县城人,明嘉靖10年(1531)中举,次年中进士,授蒿城知县,后入礼部任仪制主事,后升任员外郎。不久出任河间知府,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等职。尹耕秉性耿直豪爽,才华横溢,步入仕途后,因直言时事,被张万纪诬告,愤懑回乡。回乡后筑一九宫山房,读书著述。一生著有《塞语》、《乡约》、《九宫私记》、《朔野山人集》和《两镇三关通志》。其中《两镇
三关通志》共14卷,保存了宣化、大同以及雁门、宁武和偏头诸塞大量史料,是一部中外很有影响的著名志书。部分卷帙收藏于宁波天一阁、民族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吉林大学图书馆和日本东洋文库。尹耕卒于九宫山房,葬于蔚县城南宋家庄村西南尹家坟。
(2)马芳(1518—1581):宁行馨,另号兰溪,蔚县人,有胆量,多智谋,在与鞑靼军作战中多次立功,由士卒升为都指挥佥事,左都督。以副总兵衔先后镇守蓟州,宣化县。马芳为帅十余年大小百余战,多次获胜,尤善以少胜多,后因功勋卓著升为总兵。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因病解甲归乡,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卒。
(3)郝杰(?—1601):字彦辅,蔚县人,明嘉靖35年(公元1556年)进士,授行人,后升任御史。先后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后升任南京兵部尚书。郝杰为官清廉正直、不徇私情;勇敢善战,带兵有方。明万历29年(公元1601年)病故,赠太子太保。
(4)魏象枢(1616—1686):字环溪,另号庸斋,谥号敏果,蔚县城人。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进士,长于文学书法,历任刑部事中,贵州道监察御史,都察院左都御史,顺天府尹,刑部尚书等职。象枢性骨硬,敢言事,致力于为朝廷整肃纪纲,获“寒松堂”御赐。晚年归乡。著有《儒宗录》、《寒松堂集》,在文学界和学术界颇具影响。
(5)李周望(1669—1730):字渭湄,号南屏,蔚县大蔡庄人,吏部尚书李旭升长子。清康熙36年(公元1697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等职,清雍正3年(公元1725年),提
升为礼部尚书。李廉洁奉公,执法不倚,倍受康嘉奖。雍正4年(公元1726年)因病还乡。雍正8年病故。此公著有《国学礼乐录》、《六槐堂》、《题名碑记》。
(6)马宝玉(1920—1941):蔚县陈家洼乡下元皂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班长。1941年9月日寇向狼牙山麓抗日根据地扫荡,马宝玉班担任掩护部队突围任务,为牵制敌人,保护部队安全转移,在阻击任务完成后,马宝玉率全班主动退上悬崖牛角壶,弹尽之后,马宝玉及四位战士毁枪跳崖,马宝玉同志壮烈牺牲,年仅21岁。作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马宝玉被晋察冀军区追任该军区荣誉战士。
(7)张苏(1901.10.20—1988.7.22):原名张若增,号希贤。曾用名张伯高、张更生。蔚县南洗冀村人。1927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年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在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根据党的指示回蔚县任教育局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张苏随八路军奔抗日前线,先后任阜平、蔚县、涞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实业处处长,冀西政治主任公署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张苏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苏先后担任最高人民法副院长,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主任委员最高人民检察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张苏受到长达11年半的迫害,蒙受了种种不白之冤,但他不畏邪恶,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对党忠贞不渝的坚强信念。粉碎“四人帮”后,张苏重新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之职,为从政治上、组织上、业务上解
决检察机关的一系更问题作了有效的工作。先后曾选为中共八大代表、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二大代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7月22日,张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3.1.4 县域历史文物分布特点及保护状况
从县域来看,现有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东西向交通走廊确定的带状区域。这是由于蔚县南北为山区,中部为盆地,这种独特地形地貌使得文物集中分布在以壶流河流域为核心的带状地带之中。总体来看:国家级及大部分省级文保单位维护修缮状况良好;县级文保单位维护修缮状况较差,急需抢救。古城内的文保单位维护状况好于古城外。
县域历史文物分布图
3.1.5 蔚县整体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1)历史久远性
蔚县历史悠久,壶流河谷地发现有旧石器遗址和众多的新石器遗址,因此新石器时代,蔚县境内就有人类聚居。考古资料表明,最晚在东周时期,已有人类在蔚州城一带定居生活,由此推溯,蔚州城的城建历史可达2700余年。蔚县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数千年的文明发
展史,造就了蔚县古城深厚的文化内涵,古城内保存的文物古迹可以证明北魏、辽、元、明、清时期蔚州的繁荣。尤其是元、明到清前期,蔚州飞狐古道南通华北平原,北达千里大漠,成为勾通南北的交通要道,贸易往来繁荣,蔚州人口增加,流通畅达,商业发达,文化和教育也空前繁荣。明洪武五年在原城址基础上,辟土修筑城墙,洪武十年重筑砖石,形成一座“雄壮甲于诸边的铁城”。
(2)地位双重性
历史上的蔚县的重要地位具有双重性:战时军事重镇,平时重要商阜。从地理位置上讲,蔚县远离北京,但又是联接北京与辽、金等少数民族的重要关口。在战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和平时期就成为贸易集聚,流通畅达的经济繁荣区。县城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在蔚县的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经济繁荣的基础和保障。
蔚州古城是一座典型的带有防御性质的军事城池。坚固的三座城门和高大的瓮城,加之城外依水势而修建的护城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其城墙之高厚、沟壕之深宽,在我省实属罕见。雄壮的城墙和高大的城门楼使古城巍巍壮观。古城墙、古寺庙、古街巷、古楼阁、和古民宅,布局严谨,浑然一体,组成一个气势宏大的古建筑群。与此同时,蔚州古城地处中原与少数民族疆界交汇处,在和平年代成为重要的通商口岸。蔚县城的工商业早在明代已相当发达,清代更是生机勃勃,城内商铺林立,商业发达,文化和教育空前繁荣,城市盛极一时。民国9年(1920年)~民国14年(1925年),蔚县城有各类手工业、商业当铺200多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最终说明书(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