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函数H(s);
(2)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h(n); (3)说明系统的稳定性; (4)写出系统的差分方程。 四、(20分)已知某因果线性非时变连续系统的模拟图如图所示,
求:
(1)该系统的系统函数H(s); (2)系统的微分方程;
(3)该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 f (t) ? ? ?
-6 五、(20分)已知因果线性非时变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已知y(0)= y(1)=2,x(n)?2u(n)。求:
nIm[z] 二阶零点 0 ? 1/3 ? 1/2 Re[z]
? y(t) y(n?2)?2y(n?1)?3y(n)?x(n)
(1)系统函数H(z),画出零极点图,并标明收敛域;
(2)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zi(n),零状态响应yzs(n); (3)说明系统的稳定性。 六、(20分)已知一个频带有限的连续信号f (t)的频谱为F(?),其占有频带宽度为?m。设用抽样序列
?T(t)?sn???,得到抽样信号f(t)。??(t?nT)对信号f (t)进行抽样(已知T为f (t)的奈奎斯特抽样间隔)
s?ss
求:
(1)fs(t)的频谱Fs(?);
(2)为了从fs(t)完全(包括幅度和相位)无失真地恢复出f (t),需要一个什么功能的子系统?画出该
子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3)求出一个满足(2)中条件的子系统的系统函数H(?)。 七、(20分)下图表示的是正弦调制和解调系统。已知x(t)?sintj?(?),H(?)?|H(?)|e,其中 2πt?1, |?|?1000|H(?)|???0, |?|?1000, ?(?)?0
求:(1)A、B、C、D各点的频谱,并画出幅度谱图;
(2)y (t)的表达式。
C B x(t) A H(?)
cos1000t cos1000t
D y(t)
2007年
一、选择题(30分)
1、x(t)?asint?bsin3t的周朝是( )。
(a)
π 2
(b)π
(c)2π
(d)?
2、系统的输入和输出x(t)和y(t)之间的关系为y(t)?cost?x(t),则该系统为( )。
(a)线性时不变因果系统 (b)非线性时不变因果系统 (c)线性时变因果系统 (d)线性时不变非因果系统
d?2t[e?(t)]= ( )。 dt(a)?(t) (b)??(t) (c)1 (d)-2
n4、一个LTI系统的输入x(n)?au(n),a?1,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h(n)?u(n),则系统的输出为 ( )。
3、
(a)(1?a)u(n)/(1?a) (c)(1?a/(1?a) (a)F(?)?Sa(?0t) (c)1
nn
(b)(1?a(d)(1?an?1n?1)u(n)/(1?a) )/(1?a)
5、已知傅里叶变换为F(?)?u(???0)?u(???0),则它的时间函数 f (t)= ( )。
(b)F(?)?2π (d)F(?)??0πSa(?0t)
6、已知f (t)的傅里叶变换为F(?),则(1-t)f (1-t)的傅里叶变换为 ( )。
dF(??)-j?e d?dF(??)-j?(c)e
d?(a)j
dF(?)j? e
d?dF(??)j?(d)-je
d?(b)j(b)
7、已知信号f (t)的频带宽度为??,则信号y(t)= f 2(t)的不失真采样间隔(奈奎斯特间隔)T等于 ( )。
π 2??4π (d)
??s?38、已知f (t)的拉氏变换为F(s)?,则f (?)= ( )。
(s?1)(s?5)(a)
(a)0
(b)1
(c)不存在
?tπ ??2π(c)
??(d)-1
9、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y1(t)?f(t)*h(t)?eu(t),则响应y2(t)?f(at)*h(at)? ( )。
1?at1?a2t1?t1?at (b)(c) (d)eu(t)eu(t)eu(t)eu(t) 22aaaa1?3z?110、已知一因果线性时不变系统,其系统函数为H(z)?,则系统函数H(z)的收?1?1(1?0.5z)(1?2z)(a)
敛域ROC应为( )。 (a)|z|?0.5
(b)|z|?2
(c)|z|?2
(d)0.5?|z|?2
二、(15分)已知一阶线性时不变系统,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当输入为f (t)时其全响应
y(t)?(2e?t?cos2t)u(t),当输入为2 f (t)时其全响应为y(t)?(e?t?2cos2t)u(t),试求在同样的
初始条件下,若输入为3 f (t)时,系统的全响应。
三、(20分)已知一个LTI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t)?4e(cost?sint)u(t),试求:
?t
(1)系统函数H(s),画出极零图;
(2)幅频响应|H(j?)|和相频响应?(?)的表达式; (3)说明系统的稳定性。 四、(20分)一个输入信号x(t)?e?2tu(t)经过某因果线性非时变系统,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y??(t)?11y?(t)?30y(t)?x?(t)
系统初始条件为y(0-)=1,y? (0-)=2。求:
(1)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
(2)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zi(t),零状态响应yzs(t),全响应y(t); (3)指出受迫响应分量和自然响应分量。
?1?五、(20分)已知一离散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x(n)???u(n),试求:
?2?(1)系统的差分方程;
(2)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h(n); (4)系统响应y(n)。
y(n)
x(n) z-1 z-1 ? 3/4 1/8 六、(20分)已知某因果离散线性非时变系统的系统函数H(z)的零极点分布图如图所示,并且已知其单位
函数响应的极限值limh(n)?3。求:
n??n(1)系统函数H(s);
(2)系统的差分方程; (3)说明系统的稳定性;
(4)已知系统的输入为x(n)???u(n),系统的初始条件为y(0)=1,
y(1)=1,用Z变换法求系统的全响应。
Im[z]
? ?1??2?n-2
0
? 1
Re[z]
?sin30t?七、(25分)如图所示,x(t)和y(t)分别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x(t)???,试求:
πt??(1)x(t)的频谱X(j?)。
(2)给出图中Y1(j?)和Y2(j?)的表达式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H(?) x(t) Y1(j?) -150 -90 1 90 150 2Y2(j?)
cos150t ?
2008年
一、选择题(30分)
1、已知f (t)的傅里叶变换为F(?),则f (at-b)(其中a,b为实常数)的傅里叶变换为 ( )。
b1?-jb? 1?-ja? (a) (b) F()eF()e|a|a|a|a(c)aF()e?ab-j?a
(d)aF()e-jb?
?a2、y(t)?cos(4t?(a)
π 2ππ)?sin(2t?)的周朝是( )。 673π (b)π (c)
2(d)?
3、对稳定的连续时间LTI系统而言,系统函数的收敛域一定包含虚轴,这句话是( )的。
(a)一定正确 (b)一定错误 (c)不一定 4、已知f (t)的拉氏变换为F(s)?s?1,则f (?)= ( )。
(s?3)(s?2)(a)0 (b)1 (c)不存在 (d)1/2
5、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自然响应是零输入响应,这种说法正确吗?( )。
(a)正确 (b)错误 (c)不一定
6、已知f(t)?F(?),则信号y(t)?f(t)?(t?1)的频谱函数Y(?)=( )。 (a)f(1)e (b)F(j?)e (c)f(1) 7、下面( )描述的是线性系统。
(a)y(n)?m???-j?-j?
(d)F(j?)
2?x(m)
n
(b)y(n)?[x(n)]
?2π?n? (d)y(n)?x(n)y(n?1) ?3?π8、信号y(t)?sin3t?sin(5t?)的Nyquist采样间隔为( )秒。
3(a)2π (b)π (c)4π (d)1 9、u(3?t)u(t)?( )。
(a)u(3?t) (b)u(t) (c)u(t) - u(t-3) (d)u(t) - u(3-t) 10、已知f (t)的傅里叶变换为F(?),则tf(?2t)的傅里叶变换为( )。
??dF()dF(?)jdF(??)jdF(?)2 2 (a)2j (b)(c)j (d)
d?d?2d?2d?(c)y(n)?x(n)sin?二、(25分)已知某因果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y??(t)?y?(t)?2y(t)?x?(t)
若输入信号x(t)?e?3tu(t),y(0-)=1,y? (0-)=2。求:
(1)系统函数H(s);
(2)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
(2)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zi(t),零状态响应yzs(t),全响应y(t); (3)指出受迫响应分量和自然响应分量。 三、(20分)已知某因果离散线性非时变系统的系统函数H(z)的零极点分布图如图所示,并且已知其单位
函数响应的极限值limh(n)?n??1。求: 4Im[z] (1)系统函数H(s);
? -1/3 0 ? 1 Re[z]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南交大考研试题(信号与系统)(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