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标定
① 无水碳酸钠标定
精密称取在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0.1g,准确至0.0001g,加蒸馏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10滴,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紫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根据下式计算HCl标准溶液浓度:
W无水碳酸钠分子量/2HCl(mol/L)?(V?V0)/1000W?2000?(V?V0)?106.0
式中,W—基准无水碳酸钠的称取量(g);
V—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② 硼砂标定
称取0.1g干燥的四硼酸钠(即硼砂Na2B4O7·10H2O,GB 632-78,分析纯),准确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0ml蒸馏水溶解,加甲基红指示剂5~6滴,用0.05mol/L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色为止。根据下式计算HCl标准溶液浓度:
HCl(mol/L)?W硼砂分子量/2V/1000?W?2000V?381.4
式中,W—四硼酸钠称取量(g);
V—滴定消耗HCl溶液体积(ml)。
每次标定至少取3份平行样进行操作,计算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2%,否则需重
新标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定结果。
8. 蔗糖(HG 3-1001-76),分析纯。 9. 硫酸铵(GB 1396-78),分析纯。 五、试样的选取与制备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粉碎至40目,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或变质。
六、测定步骤 1. 消化
称取0.2g左右试样(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1g,无损失地移入消化管中,加入硫酸铜0.2g,硫酸钠3g,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浓硫酸10ml,置于消煮炉上小心加热,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再加强火力(410℃),至溶液澄清则消化完毕。
将试样消化液冷却,无损失地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则为试样分解液。
2. 蒸馏
取2%硼酸溶液20ml至锥形瓶中作为反应吸收液,并加混合指示剂2滴,将半微量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该液面下。
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ml注入蒸馏装置的反应腔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进样入口,塞
好玻璃塞,并在入口处加水密封好。再在碱液入口缓慢加入10~20ml 40%氢氧化钠溶液,亦使之流入反应腔中,并把碱液入口封存好。
进行蒸馏。以锥形瓶中溶液变蓝绿色开始计时3min,然后将冷凝管末端离开锥形瓶液面,再蒸馏1min,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亦流入吸收液中。
3. 滴定
用硼酸吸收氨后,立即用0.05mol/L的HCl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红色为终点。
4. 空白测定
称取蔗糖0.01g,以代替试样,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空白测定,消耗0.05mol/L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应不得超过0.3ml。
七、结果计算 1. 计算公式
粗蛋白质(%)?N%?6.25??V1?V0??C?0.0140W?V'V?6.25?100??V1?V0??C?87.5W
式中:V1—试样滴定所需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滴定所需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W—试样重(g);
V—试样分解液总体积(ml); V'—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
0.0140—每ml盐酸标准溶液相当于氮的g数; 6.25—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2. 重复性
每个试样至少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1%;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25%时,允许相对偏差≤2%;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3%。
3. 测定步骤的检验
称取0.2g硫酸铵,准确至0.0001g,代替试样,按测定步骤进行操作,并按上述公式计算(不乘系数6.25),测得硫酸铵含氮量为(21.19±0.20)%为合格。否则应检查加碱量、蒸馏和滴定等步骤是否正确。
八、注意事项
1. 本方法不能区别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在测定结果中除蛋白质外,还有氨基酸、酰胺、铵盐等,故以粗蛋白质表示。
2. 消化过程中,硫酸铜为催化剂,硫酸钠起提高沸点的作用。
3. 蒸馏时,蒸馏装置的蒸汽发生器内的水应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硫酸数滴,且保持此溶液为橙红色,以防止水中氨态氮的逸失影响测值。
4. 每次蒸馏结束后,应用蒸汽将蒸馏装置反应腔中残液洗净。
5. 试样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将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据化学理论与实际测定证实有如下反应:
2NO?3?????2NO?2△还原剂?2?O2
NH?4?NO???N2??2H2O?
---
故本法在消化过程中,试样中的硝酸根(NO3)可还原为亚硝酸根(NO2),而NO2则可与铵离子(NH4)生成氮气(N2)逸出,从而使测值偏低。
九、其他
除本节介绍饲料粗蛋白质测定方法外,有条件者可通过定氮仪进行粗蛋白质的快速测定。
+
实验五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处理法)
一、原理
用固定浓度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以除去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
再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配合饲料和各种单一饲料。 三、仪器设备
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 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 电热式恒温干燥箱(烘箱),可控温度在105±2℃。 5. 高温电炉,可控温度在550±20℃。 6. 瓷坩埚,Φ30mm。
7. 消煮器(六联电炉),配有冷凝球的高型烧杯(800ml)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8. 干燥器,用变色硅胶或氯化钙作干燥剂。 9. 过滤网,200目不锈钢网。 10. 定量滤纸,中速,Φ12cm。 四、试剂
1. 硫酸(GB 625-89),分析纯,配成5%硫酸溶液。
2. 氢氧化钠(GB 629-81),分析纯,配成5%氢氧化钠溶液。 五、试样的选取与制备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粉碎至40目,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或变质。
六、测定步骤
1. 空坩埚灼烧至恒重(W0)
将干净坩埚放入高温电炉,在550±20℃下灼烧30min,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然后移入干燥器冷却30min,称重。再同样灼烧,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2. 坩埚+滤纸烘干至恒重(W1)
在已恒重的坩埚中放入一张定量滤纸,然后开盖置于105±2℃烘箱中烘6h,取出,盖好坩埚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同样烘干1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1g为恒重。
3. 称样(W)
称取2g左右样品,准确至0.0001g,放入干净的高型烧杯中。 4. 酸碱消煮
将高型烧杯置于消煮器上,加50ml 5%的硫酸溶液,继续加入沸蒸馏水至200ml刻线处,放好冷凝球,立即加热,使其在2min内沸腾,进行酸消煮,保持微沸30±1min,趁热过滤,将残渣转移至不锈钢滤网上,用热蒸馏水冲洗残渣至中性(pH试纸沾取滤液颜色不变则可)。 将残渣放回原高型烧杯中,加50ml 5%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加入沸蒸馏水至200ml刻线处,放好冷凝球,立即加热,使其在2min内沸腾,进行碱消煮,保持微沸30±1min,趁热过滤,将残渣转移至不锈钢滤网上,用热蒸馏水冲洗残渣至中性(pH试纸沾取滤液颜色不变则可)。
5. 残渣+滤纸+坩埚烘干至恒重(W2)
将酸碱消煮残渣过滤至已恒重的滤纸上,放回原坩埚中,开盖置于105±2℃烘箱中烘6h,取出,盖好坩埚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同样烘干1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1g为恒重。
6. 残渣+滤纸+坩埚灼烧至恒重(W3)
将已烘干至恒重的残渣+滤纸+坩埚再置于高温电炉中550±20℃下灼烧30min,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然后移入干燥器冷却30min,称重。再同样灼烧,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七、结果计算 1. 计算公式
(W2?W1)?(W3?W0)粗纤维(%)??100W
2. 重复性
每个试样至少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粗纤维含量≥10%时,允许相对偏差为4%;粗纤维含量<10%时,允许相差(绝对值)为0.4。
八、注意事项
1. 试样含脂肪小于1%时可不脱脂,含脂肪1%~10%时建议脱脂,含脂肪在10%以上时必须脱脂,或用测定脂肪后的试样残渣。
2. 进行酸煮和碱煮过程中,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实际均为1.25%,相当于0.125mol/L的H2SO4和0.313mol/L的NaOH。
3. 在酸煮后和碱煮后冲洗至中性过程中,最好用热蒸馏水,宜于过滤。
4. 定量滤纸与定性滤纸的主要差异在于粗灰分含量不同,定量滤纸粗灰分含量在0.01%,可忽略不计,而定性滤纸粗灰分含量为0.15%左右。
九、其他
除本节介绍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测定方法外,亦可通过纤维测定仪进行粗纤维的快速测定。
附:饲料中NDF、ADF的快速测定
一、原理
植物性饲料(如一般饲料、牧草和粗饲料)经中性洗涤剂(3%十二烷基硫酸钠)分解,大部分细胞内容物溶解于洗涤剂中,其中包括脂肪、糖、淀粉和蛋白质,统称为中性洗涤剂溶解物(NDS),而不溶解的残渣为中性洗涤纤维(NDF),这部分主要是细胞壁部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和极少量的蛋白质。
酸性洗涤剂可将中性洗涤纤维(NDF)中各组分进一步分解。植物性饲料可溶于酸性洗涤剂的部分称为酸性洗涤剂溶解物(ADS),主要有中性洗涤剂溶解物(NDS)和半纤维素,剩余的残渣称为酸性洗涤纤维(ADF),其中含有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此外,由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酸性洗涤纤维(ADF)值之差即可得到饲料中的半纤维素含量。
酸性洗涤纤维经72%硫酸的消化,则纤维素被溶解,其残渣为木质素和硅酸盐,所以从酸性洗涤纤维(ADF)值中减去72%硫酸消化后残渣部分则为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
将经72%硫酸消化后的残渣灰化,灰分则为饲料中硅酸盐的含量,而在灰化中逸出的部分即为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含量。
上述可用图2-1表示。 中性洗涤溶解物NDS 中性洗涤纤维NDF (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 植物性饲料 (蛋白质、脂肪、淀粉、糖) 残渣 (木质素、硅酸盐) 500℃,2h,灰化 中性洗涤纤维NDF (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 72%硫酸 酸性洗涤溶解物ADS (半纤维素) 溶解物 (纤维素) 烧尽(逸出) 酸性洗涤木质素ADL 残渣 (灰分,即硅酸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营养饲料分析实验指导(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