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试行)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它是学生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起奠基作用。
二、课程理念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适应生存、生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
(二)以职业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从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生涯“必需、够用”的语文能力。
(三)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的优秀作品作为各专业学生共同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学生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生活及未来职业的联系,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不同职业类别对语文的需求,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开发和利用多方面的课程资源,构建灵活、开放而有活力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体系。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既要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相衔接,同时也要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要求,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课程结构如图所示。 中等 职业 学校 语文 课程
2
必修课程 基础模块 子模块(A) 职业模块(限选) 子模块(B) 选修课程 子模块?? 提高模块(任选) “必修课程”即“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选修课程”由“职业模块”和“提高模块”两个部分构成,“职业模块”为限选课程,“提高模块”为任选课程。“职业模块”是为适应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需求而设置的内容,根据专业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设计若干子模块。“提高模块”是为满足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而设置的内容和较高要求。
(四)语文课程综合地体现“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三个方面的目标和内容。语文课程还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出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以及学生未来职业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五)必修课程在一个学年中完成,总学时在160—180课时(10—12学分)。选修课程中“职业模块”部分,由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需求,为各专业学生选择相应的子模块,学时数约为32学时(3学分)。选修课程中“提高模块”部分,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业或升学的需要,选修有关内容,学时数约为48—64学时(3—4学分)。学生可在学习必修课程的同时或学完之后进行选修内容的学习。学生修满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的13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关注企业文化和专业(行业)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
3
人格,成为有一定文化品位的高素质劳动者。
2.掌握职业生涯和终身学习所需的语文知识,丰富语文积累,能够正确理解阅读内容,善于倾听他人讲话,运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具备适应社会交往与职业活动需要的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3.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注重感悟与积累,积极探究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能通过网络、影视、书报、杂志等文化传媒来扩大阅读视野,运用图书馆和网络平台等查找资料,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二、分目标
(一)必修课程·基础模块 语言文字应用
正确认读常用汉字,书写规范。正确认读多音多义字,加强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了解常用句式的特点,辨认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常用句式和修辞手法的作用,识别并修改常见病句。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运用常用的汉语工具书。 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和文明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语言文字使用中的错误。
阅读与欣赏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
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等实用类文本的基本特点。了解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四种文学类文本的基本特点及主要表现手法。
4
学习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绘图表、作批注、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利用图书馆及网络等多种媒体信息平台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注重对文本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归纳主旨,了解艺术特色。
注重情感体验和个性化阅读,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体验与感受文本的思想情感与艺术魅力,丰富内心情感世界,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
对作品中的形象和艺术特色进行讨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审美愉悦,提高审美能力。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教科书中的古代诗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背诵教科书中经典的古代诗文,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增加积累,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增进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
表达与交流
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养成尊重他人讲话的良好习惯,耐心专注地倾听他人讲话,基本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说话做到文明、得体、连贯,符合身份,切合场合,内容比较明确,表达比较完整,有一定的条理性。
能根据需要进行复述、自我介绍、交谈、答询、讨论等。 留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积累写作素材,养成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的习惯。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做到观点正确,感情真实;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内容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格式规范;书写工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080813南京)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