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定目标,取舍,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向哪里发展;
? 运用手段,要求领导既要有专业知识,又不能忽视为人处世、组织能力等基本
领导品质;
? 控制组织,意味着协调;
? 进行协调,引导下级,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变为协调一致的行动;
? 领导人素质的要求因时因地而异,平时要冷静、审慎、深思熟虑、瞻前顾后,讲究
工作的方式方法;紧急关头则当机立断、刚柔并济,富有独创性;
? 领导人应具备的品质:活力及耐力、当机立断、循循善诱、责任心以及智力; ? 领导人的培养、训练和选拔:
切斯特引入非正式组织的概念;不仅关心个体本身,更是关心通过协作的团队努力而实现自我的个人。管理艺术就是把内部平衡与外部适应和谐地综合起来,组织协作的扩展和个人的发展是互相依存的,只有每个人承担其选择的责任,他们才能紧密地结合,并提出比个人行为和协作行为更高的目标。杰出的领导人应该是价值观的塑造者。只有专职的、有道德的领导,才能提高组织的效力和人们的福祉。
伦西斯.利克特 Rensis Likert, 1903-1981, 120
领导系统理论:压榨式、仁慈式集权、协商式民主、参与式民主四类。 新型管理原理:新型组织特点、支持关系理论、重叠群体和联结针角色;
? 领导者不仅关心员工的工作,而且较多关心员工的需求和愿望,则企业生产率较高; ?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同员工接触的时间较多,生产率就较高,反之亦然;
? 一个企业的领导方式越是民主、合理,采取参与式管理的程度越高,则生产率越高;
反之亦然;
罗伯特.坦南鲍姆 Robert Tannenbaum,1915-2003, 沃伦.H.斯密特 Warren H. Schmidt, 125
领导模式连续分布场理论;
几个关键问题:授权不是规避责任,领导必须为下属的决策负责;领导在授权后,可以起普通员工的作用;
领导模式的选择:领导者因素、下属方面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压力等;
罗伯特.R.布莱克 1918-2004, 简.S. 默顿 1930-1987, 187
管理方格理论(管理坐标理论):从关心人与关心生产两个维度区分出五种领导类型。 如何过渡到最佳领导类型:理论、价值观、克服自欺、差距、社会支持;
弗雷德.E. 菲德勒 1912— 192
领导与环境的适应性:
任何一种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
16
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保罗.赫塞 1930-,
肯.布兰查德 1939-, 196
情境领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与下属成熟度相关;
罗伯特.豪斯
特伦斯.米切尔 257
路径—目标理论:通过激发员工的动机来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领导者应该采取特定的措施,帮助下属通过一定的路径来实现目标。 领导者行为: 下属权变因素; 环境权变因素;
路径—目标理论的机制:
领导应该帮助下属明确他们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路径,如果遇到障碍,领导需要帮助下属排除这些障碍,也可以帮助下属绕过障碍。领导者的工作就是通过指导、引导和培训下属,以帮助下属实现目标。
维克多.H.弗鲁姆,1919, 173
期望概率模式理论;个人努力与个人绩效的关系、个人绩效与组织奖励的关系以及组织奖励与个人目标的关系; 领导参与模型:
所有管理者都是决策者,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他们所做出的决策有多少是正确的。 期望理论认识到,不存在一个普遍原则能够解释所有人的激励机制。
亚伯拉罕.扎莱兹尼克 261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四大方面:对目标的态度、工作的概念、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等;领导者往往表现为“再生”性格,他们感到自身与环境是相隔离的。
在他之前,大多数教授还是科学管理、时间与动作、组织图纸类的理论信徒,这些管理研究和实践缺少了“有抱负、愿景以及人的种种动机和欲望的另一半”。从他开始,领导的内涵从简单的权力应用,扩展到激励、沟通和解决冲突等人文领域,实现了从重“物”的管理思想向重人的管理思想的转变。
亨利.明茨伯格 264
经理工作的性质,6个特点,经理的10个角色,6项基本目标;权变理论,影响经理职务的4类因素,经理职务的8个类型;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10个要点;
战略管理的三类十大流派:说明性、实际制定和执行过程、综合(集中战略各部分,变革过
17
程。清晰的阶段和时期);
创造的本质是创立新的类别,并对以往的分类重新排序。
约翰.P. 科特 337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的特征: 领导的激励过程: 企业变革的八个步骤: 领导十戒:
管理者的行动纲领和人际网络:
取得成功的方法就是75%-80%靠领导,其余20%-25%靠管理,而不能反过来。
马尔. 鲍尔 1903-2003,435
领导特质理论; 咨询原则; 组织架构;
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构想:基于高管视角的、对实效的不懈追求;客户利益至上;围绕领导人培养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运作; 专业价值观;公司个性;
吉姆. 柯林斯 440 基业长青;
从优秀到卓越;第五级领导;
罗伯特. 汤赛德 331 企业的惰性;
授权与参与式管理; 领导承担责任;
大公司就是成功了的小公司。
十三、决策理论:
赫伯特.A.西蒙 Herbert A. Simon, 1916-2001, 詹姆斯.G.马奇 James G. March, 1928-, 140
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分成四个阶段:
确立决策准则:以“满意决策”替代“最优决策”;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决策制约着组织机构的设置:一个组织分成各个单位,必须以所要作出的决策类型为依据。三层决策模型。
18
要考虑到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及非理想因素。
十四、营销管理学派;
特德.列维特 1925-, 217
主导公司的是营销而不是产品; 销售与营销的区别: 客户导向, 百年来,企业的经营观念经历了生产、产品、推销、市场营销四个阶段,表现经营思想从“生产导向”到“市场导向”的重大转变。
菲利普.科特勒 1931-,220 推销和营销: 营销哲学; 营销制定: 营销环境: 目标市场: 营销战略: 营销战术:
营销管理过程分成五个阶段组成,即:分析市场机会、研究和选择目标市场、发展营销战略、部署营销战术、营销执行;
厄尔. 瑞克曼、劳伦斯. 傅德曼、理查德. 鲁夫;466 企业伙伴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伙伴关系;
造就成功伙伴关系的基本要素:愿景、贡献、紧密分享与互信; 伙伴的选择标准;
杰克.特劳特, 290
将产品置位于消费者心中。 品牌定位四步骤:
战略观:建立认知、与众不同、打败对手、选择焦点、领导方向、生存之道、实施求是和追求简单。
定位就是指借助持续、简单的信息在顾客心中立足,占据一个位置。而最佳的效果,即是让企业在顾客心智中拥有一个字眼,如沃尔沃代表“安全”,英特尔代表“微处理器”。
十五:战略管理学派:
伊戈尔.安索夫,1912-2002,战略管理之父,225
安索夫范式:成功战略范式的五个要素;
19
战略管理—PEST(political\\economical\\social\\technological), 战略决策模型;
安索夫矩阵:2x2,现有产品、现有顾客;新产品、新市场;
批判:战略规划的主调应该是提出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但安索夫的战略范式却是为企业战略找出答案而设的。
阿尔弗雷德.钱德勒 Alfred Chandler, 1918-2007, 229
公司战略决定组织结构;
看得见的手:在促使产品流向消费者的时候,关于管理“看得见的手”的说法比“看不见的手”在效率上更胜一筹。
以自由竞争、市场调节为特征的古典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能够转变为由大公司经理阶层主宰协调下较为稳定发展的“管理资本主义”,一批现代复合经济企业已经开始获得“自主的生命”,能够以自身的科学预见与调节能力去主动有效地干预经济发展。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经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看不见的手。
钱德勒的假设:组织行动是理性的、连续的。
布鲁斯.亨德森 1915-1992,297 学习曲线/经验曲线; 波士顿矩阵;
迈克尔.E. 波特 369 战略分析的五力模型:
三大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目标集聚战略; 分析竞争对手的四种要素: 价值链: 钻石理论: 集群理论:
加里. 哈默尔 471 核心竞争力: 扩张: 杠杠原理:
竞争未来:竞争的三个层次; 经营理念创新:
概念上的创新要优于技术创新;
大前研一, 476
日本式竞争战略的特点: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1管理思想脉络归类(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