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正常新生儿特点与护理常规。
(5)日常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维持静脉通道通畅、给药、体温调节、氧疗、出院护理、新生儿转运等。
(6)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 (7)新生儿窒息、呼吸暂停等急危症的处理。
(8)操作技术:建立静脉通道、复苏技术、经胃肠道喂养、采集血气标本、换血术等。 3.助产士
(1)围产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相关法律、伦理。 (3)助产技术。 (4)新生儿急救技术。 (5)分娩期并发症及救治。 (6)母婴保健技术及健康教育。 (7)产科护理常规和规章制度。
(8)产房区域管理、消毒隔离与医院感染控制等。 4.供应室护士
(1)消毒供应室基本知识 (2)消毒隔离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 (3)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材的正确处理流程
(4)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的基本原理、正确选择与应用。 (5)消毒供应室常用设备的性能、使用与保养。
(6)消毒供应室物流管理与质量追溯。 (7)消毒供应室正确的监测与资料收集。 5.骨科护士
(1)骨科健康教育的护理 (2)预防足下垂护理引
(3)正确摆放骨科病人肢体体位护理 (4)下肢骨牵引病人护理 (5)皮肤牵引的护理 (6)石膏固定术护理 (7)外固定架护理
(8)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9)脊髓损伤肠道护理之便秘护理 (10)脊髓损伤肠道护理之大便失禁护理 (11)骨筋膜室综合征评估专科观察护理 (12)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13)颈椎损伤、颈椎术后呼吸功能评估护理 (14)脊柱损伤/手术翻身的护理。 (15)膝关节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护理 (16)正确使用骨科助行器、拐杖护理 (五)护理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制度
新上岗的各级护理管理者必须接受护理管理干部岗位培训,所有护理管理者必须持证上岗。
1.培训组织与实施
(1)护士长参加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组织实施的护理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省卫生厅指定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为岗位培训机构)。
(2)护理管理干部任职期间,至少每一年外出参加相关管理培训班(卫生行政部门,质量控制中心,学会协会组织的培训)一次。 2.培训重点 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同时结合当前行业中心工作进行培训。重点培养护理管理者领导与决策能力、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处理危机能力、沟通与协调技巧等。 (六)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l.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毕业规范化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护理学教育。
2.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既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
3.参加护理教育活动(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讨论会、专题讲习班、专题调研和考察、疑难病例护理讨论会、技术操作示教、短期或长期培训等),为同行授课、做学术报告、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等,均视为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
4.继续护理学教育以短期和业余学习为主。自学是继续护理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各科室耍积极提供有关文字和声像教材;护士所学内容符合本专科业务发展需要。
5.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原则上在院内进行,各类学分从参加院内外举办的继续教育项目及学术活动中获取。
6.护理部、科教科负责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与各科室(部门)共同制定护理人员学习、培训、进修计划,各科室(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7.护理初级专业技术职称护理人员的累计学分为20学分/年,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护理人员的累计学分为25学分/年,其中I类学分须达到6学分,II类学分达到19学分。未取得最低学分者,不得晋升职称。
8.继续教育学分与本人的年度考核、职称晋升与聘任挂钩。 9.护士继续教育情况及结果应及时记录于个人档案。 10.聘用护士的继续教育同上述条款执行。
(七)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培训制度
1.针对各专科的特点和工作需要,护理部每年有计划分批、分期选送表现优秀、有进取心的护理人员去省外、院外进修,培养专科护理骨干。
2.每年按技术职称有计划护士外出学习的机会,外出学习人员学习结束2周后将学习体会上交护理部,并汇报或推广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外出学习获得的资料属于公共资料,应上交科室或护理部,供相关护理人员学习。
3.各专科选送护士外出学习、进修,须向护理部提出申请。
4.合同制护士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和院内在编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5.护士长对本病区(部门)外出学习人员统筹安排,必须保证正常的护理工作不受影响。
6.护士长本人外出学习,需提出外出期间病区护理工作负责人选,报护理部审核批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五章护理科研、教学培训管理制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