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计算王某12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2、中国公民张某2009年12月取得当月工资薪金收入1800元和2009年年终奖金3600元。计算张某1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额。
3、中国公民孙某系自由职业者,以绘画为生。2008年7~9月,孙某的收入如下: (1)一次取得绘画收入22000元(人民币,下同)。
(2)在甲国出版画册取得收入160000元,在乙国取得银行储蓄利息收入20000元。
(3)取得保险赔款30000元。 (4)取得投资分红股息10000元。 (5)购买体育彩票中奖8000元。 (6)刮出有奖发票中奖1000元。
(7)出售家里自用且已使用6年的唯一住房,扣除当初购买房子的价值和售房时按规定缴纳的各项税费后,取得净收入160000元。计算孙某2008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4、中国公民孙某系自由职业者,2008年的收入情况如下:
(1)出版一部中篇小说,取得稿酬50000元,后因小说加印和报刊连载,分别取得出版社稿酬10000元和报社稿酬3800元。
(2)受托对一部电影剧本进行审核,取得审稿收入15000元。 (3)临时担任会议翻译,取得收入3000元。
要求:计算下列各项应纳税额,每个问题均为合计金额。
(1) 计算出版小说、小说加印及报刊连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2) 计算审稿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3) 计算翻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5、某作家在2008年度取得如下所得: (1)拍卖手稿取得收入12000元。
(2)10月为某高校举办两次讲座,取得收入分别为3000元和5000元。 (3)发表新作品取得稿酬4500-元。 (4)在电台做嘉宾主持,取得收入1700元。 (5)每月从作家协会取得工资3200元。
6、某演员在2008年度取得工资收入96000元;参加两次文艺汇演取得收入3200元和36000元;另为企业做新产品广告收入180000元,并从中拿出20000元,通过希望工程基金会捐给了某希望小学。
要求:计算该演员2008年度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7、某科研所的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为一家公司设计建筑图纸,取得设计费35000元;购买福利彩票中奖100万元,并主动向中国教育基金会捐款20万元。 要求:计算该技术人员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五、综合分析题
我国公民张先生为国内某企业高级技术人员,2009年3~12月收入情况如下: (1) 每月取得工薪收入8400元。
(2) 3月转让2006年购买的一套三居室精装修房屋,售价230万元,转让过
程中支付了相关税费13.8万元。该套房屋的购进价为100万元,购房过程中支付的相关税费为3万元。所得税费支出均取得合法凭证。 (3) 6月因提供重要线索,协助公安部门侦破某重大经济案件,获得公安部门
奖金2万元,已取得公安部门提供的获奖证明材料。
(4) 9月在参加某商场组织的有奖销售活动中,中奖所得共计价值30000元。
将其中的10000元通过市教育局用于公益性捐赠。
(5) 10月将自有的一项非职务专利技术提供给境外某公司使用,一次性取得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0000元,该项收入已在境外缴纳个人所得税78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各项应纳税额,每个问题均需计算出合计数。 (1) 计算3~12月工薪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2) 计算转让住房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3) 计算从公安部门获得的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4) 计算中奖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5) 计算从境外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用在我国实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下列资源产品中,( )不属于资源税征税范围。 A.天然原油 B.原煤 C洗煤 D铁矿石
2.资源税扣缴义务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
A.支付货款的当天 B.收购矿产品的当天
B. C.销售收购矿石产品当天 D.矿产品入库当天
3.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为
A.受让徒弟的价值 B.实际占用耕地面积 B.C。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 D,转让土地收入
4下列应当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是
A 城市企业厂房用地 B 军事用地
C 农村的土地 D 各类学校的用地
5新征用的耕地,自( )起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A 批准征用当月 B 批准征用次月
C 批准征用之日 D 批准征用之日起满一年
6 耕地占用税对( )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A 拥有耕地 B 使用耕地 C 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 D 拥有并使用耕地
7 耕地占用税的计税依据为
A 占用耕地面积 B 拥有的耕地面积
C 使用的耕地的面积 D 拥有并使用的耕地面积
8 下列各项中应当征收徒弟增值税的是
A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B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 C 以赠与方式转让房地产 D国有征用房地产
9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成交价格低于房地产评估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按照( )计税征收 徒弟增值税。
A转让房地产的成交价格 B 提供的扣除项目金额 C房地产的评估价格 D 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10 土地增值税的税率形式是 A单一比例税率 B 定额税率 C 超额累进税率 D 超率累进税率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产品征收资源税的有
A 人造石油 B原煤 C 铁矿石 D 盐
2 不属于资源税的有
A原煤 B 洗煤 C 选煤 D 其他煤炭制品
3 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包括
A城市 B 农村 C 县城 D 镇
4 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土地包括
A 国家机关自用的徒弟 B 某市生产企业闲置的徒弟
C宗教寺庙、公园自用的徒弟 D直接勇于农、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5 下列项目免征地占用税的有
A医院占用耕地 B 农民住宅占用耕地 C学校医院设施占用耕地 D 公路占用耕地
6 下列行为不属于耕地占用税征税范围的有 A 出租国有土地 B 占用耕地从事农业建设 C占用耕地建造住宅房 D 占用耕地饲养家畜
7 下列各项中,( )属于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
A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B 转让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C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D 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连同国有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
8资源税的特点有
A 征税范围的有限性 B征收环节的单一性 C计税方式的从量性 D计征方式的从价性
9资源税的纳税期限为
A 1日 B 3日 C 5日 D 一个季度
10 资源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正确的有
A 纳税人采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销售合同规定的收款 日期的当天
B 纳税人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产品的当天 C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产品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应税产品的当天 D 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支付货款的当天
三、判断题
1 资源税属于价内税,在每一流转环节均征收 ( )
2 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自由产品自用的,可以减半征收资源税 ( )
3 纳税人纳税人开采货生产应税资源产品销售的,以应税产品开采或生产数量为课程数量 4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 5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从量定额按年计征 6外商投资企业不适用耕地占用税
7耕地占用税对所有占用耕地的行为征税
8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是由政府批准设立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重置成本剩以成新都折扣率后的价格
9土地增值税实行超率累进税率 10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转让房地产取得的应税收入,包括转让房地产的全部价款及有关的经济收入。
四、计算题
1 某油田8月生产原油40万吨,其中32万顿用于对外销售,1万吨用于加热和修井,还有7万吨待销售。已知原油单位税额为每吨8元。计算该油田8月应缴纳的资源税。
2、某铜矿2000年10月将同原矿入选加工铜精矿,但无法准确掌握入选精矿时移送使用的原矿数量。已知精矿量为400吨,选矿比为1:25,铜矿单位税额为每吨12元。计算该铜矿10月应缴纳的资源税。
3、某购物中心实行统一核算,实际占用土地情况为:中心店占地面积为7500平方米,使用的税额为20元/平方米;一份店占地4000平方米,适用的税额为6元/平方米;二分店占地520平方米,适用的税额为4元/平方米;企业自办的幼儿园站地340平方米;企业仓库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适用的税额为2元/平方米。计算该购物中心应缴纳的土地使用税。 4、某工业企业销售一栋旧楼,售价为700万元,建造时总价为300万元,现在六成新。如果按现行建材价格和人工费用计算,建造同样的楼房需要600万元,支付转让楼房的相关税费38.5万元。计算该企业转让此楼房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 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在下列关于印花税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的应税经济凭证所征收的一种税 B 印花税最早始于法国
C 印花税兼有财产税和行为税的性质 D 印花税税负较重
2 印花税采用比例税率的,现行最高税率是 A 2‰ B 1‰ c 2‰ D 0.3‰
3 对于下列关于印花税纳税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书立各类经济合同时,以合同的当事人为纳税人
B 所谓当事人,是指对凭证负有直接货间接权利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不包括保人、;证人、鉴定人、代理人等
C 现行印花税纳税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D 建立营业账簿的,以立账簿为纳税人
4 税法处于简化纳税手续的考虑,规定了印花税可采取一些特殊的缴纳方法,下列项目中,错误的是
A 按期汇总缴纳 B 自行贴花
C 以缴款书代替贴花 D 以完税证代替贴花
5 某建筑公司与甲企业签订一份建筑承保合同,合同金额6000万元,施工期间,该建筑公司又将其中价值800万的安装工作转包给乙
A 1.785万元 B 1.8万元 C 2.025万元 D 2.04万元
6 下列应按产权转移书据计征印花税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税收筹划练习题(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