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
[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一、焓变 反应热:
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
焓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_____时,需要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__________能量;当____________________,即新化学键___________时,又要___________能量。 ΔH=反应物分子的______-生成物分子的____________。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____”或ΔH_____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 (2)当ΔH为“___”或ΔH_________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_____。 4.反应热思维模型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_________ ___________
1
(2)反应热的本质
(以H2(g)+Cl2(g)===2HCl(g) ΔH=-186 kJ·mol为例)
-1
E1:_________________ E2:_________________ ΔH=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图 二
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化学反应一般是以热量和功的形式跟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而其中多以热量的形式进行能量交换。
(1)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物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不同。 (2)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都遵循能量守恒。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D.焓变的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反应热的单位是kJ 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 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
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
化学键 键能/(kJ·mol) -1-1
H—H 436 Cl—Cl 243 Cl—H 431 请计算H2(g)+Cl2(g)===2HCl(g)的反应热( ) A.+862 kJ·mol B.+679 kJ·mol C.-183 kJ·mol D.+183 kJ·mol
2
-1
-1
-1
-1
4.白磷的化学式为P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如图)。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十氧化四磷(P4O10),在十氧化四磷分子里只存在P—O和P===O两种共价键。
-1
-1
-1
-1
已知键能:P—O 360 kJ·mol;P===O 585 kJ·mol;P—P 198 kJ·mol;O===O 498 kJ·mol。请问:在P4(s)+5O2(g)===P4O10(s)中,ΔH=______________。
5.对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A、EB、EC、ED分别表示物质A、B、C、D所具有的能量 ( )
A.EA>EB B.EA>EB+EC C.EA+EB>EC+ED D.EA+EB 由上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2.已知H—H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 kJ·mol,H—N键键能为391 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 A.431 kJ·mol B.945.6 kJ·mol C.649 kJ·mol D.896 kJ·mol 3.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1 -1 -1 -1 -1-1 -1 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2>2Q3 C.Q1+Q2 3 1 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问: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该反应是放热反 2应还是吸热反应,ΔH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5.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能量(kJ) Cl2 243 Br2 193 I2 151 HCl 432 HBr 366 HI 298 H2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5)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H2 B.Cl2 C.Br2 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HCl B.HBr C.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 答: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是?。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答案 知识点一 有关反应热的概念 1.答案 C 2. 答案 C知识点二 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3.答案C 4.答案 -2 982 kJ·mol -1 5.答案 C 6. 答案 D 练基础落实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D 练方法技巧思维模型的运用 4.答案 a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代表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c代表反应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练综合拓展5. 答案 (1)A (2)A (3)放热反应 (4)Cl2 (5)能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6答案 436 kJ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4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目标要求] 1.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 2.会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熟练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3.了解中和热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 (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__________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___________。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___________相对应。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_____________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_,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注意事项 (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_____________。 练习: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不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选修4化学全套导学案(带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