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消防安全。 4.施工用水计算
1)本工程砼因采用商品砼,主要用水量为砼养护水,Nl取lOOL/m3,混凝土养护按500m3计算。
Q1N1K2?T1t8?3600500?100?1.5?1.05?8?3600?2.73(L/S)q1?K1∑生活用水量按最高人数500人计算24?3600P2?N4K5500?80?2.5?24?3600?1.16(L/S)q4?总用水量计算:因q1?q4?2.73?1.16?3.89L/S
d?(4Q/∏V.1000)1/2?49.8MM 故现场提供的φ50的水源能满足工程需要。3.5现场排水设想
1.在施工建筑物周围布置环行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砖砌粉刷,盖板采用废旧钢筋电焊制成。
2.场地污水须经沉淀池沉淀,食堂排水须经隔油池处理后方能排入市政污水管,沉淀池、隔油池派人定时清理。
3.沿现场临时施工道路也必须设置排水沟。 3.6施工准备工作
3.6.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3.6.1.1施工准备
1.在监理协调下,尽快会同业主对建设场地红线桩、水准点、测绘基准点、地形图及地质勘探报告等资料做好交接工作。
2.工程测量定位后,迅速搭设办公及其他大临设施。
3.解决施工场地范围内进场交通道口,开辟西侧大门,设立警卫。 4.施工现场便道按总平面布置进行铺设,道路两侧做好排水沟。
16
5.施工现场周围搭设临时围墙封闭,大门按本公司标志统一设立。
6.现场除搭设办公用房外,尚需搭建钢筋棚、木工棚、机修、电焊、标养室等生产用房。
7.管道(线)、给排水、强弱电人员先期进场,配合业主查清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然后针对性的采取保护、监控措施;需要翻迁的管道(线),同业主、监理协商解决办法,尽快编制翻迁施工方案。 8.修筑临时道路,确保开工前贯通,能成为运输物资的主要干道。 9.从业主提供的水、电源接出水管、电缆,并布置临时水、电。 3.6.1.2技术准备工作
1.各级施工人员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总包单位内部审核完图纸后,邀请业主、设计、监理、分包单位共同审核,形成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图集
3.工程技术人员认真了解地下管网及周围环境情况,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深(高)度。 4.我公司测量队先期进场,根据业主提供的界桩,及桩基施工单位的控制桩,对建筑物设置控制网。
5.根据人防工程的特点,经过详细的技术论证,按期编制缜密、合理的专项施工方案, 要求方案必须经审批后实施, 技术交底及时准确并有针对性。
17
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1.工程测量
4.1.1.测量总则
本工程为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依据,进行轴线测放及标高控制。 4.1.2.测量使用仪器
DTl02C电子经纬仪; J2经纬仪; S1精密水准仪; S3普通水平仪; 50米钢尺6把; 5米塔尺5把; 其它辅助仪器。 以上仪器均通过技术监督局计量测试单位检定合格品。 4.1.3.工程测量
4.1.3.1平面轴线控制测量
1. 基准平面控制网的设置以业主提供的基准点为依据。其基准点精度应控制在2㎜以内。基准点的精确程度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测量精度。但本工程还应考虑桩基单位定位情况。
2. 基准控制网是建立在基准点的基础上的。设置时要求同时满足坚固、可靠和通视三个要素。
3. 标高以业主提供的市政水准点为基准,进行引测。
4.1.3.2高层传递及层高控制
1. 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等级水准点,采用往返水准或闭合水准测量。用精密水准仪引测施工基准水准点。
2. 施工基准水准点应布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基准水准点进行复测。
3. 采用50m钢卷尺在电梯井内或砼边柱上通长丈量,以免形成累积误差,分别在控制层及底层设水准仪进行前后视读数,使标高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4.1.3.3垂直度控制
18
在地下室顶板上预埋200×200mm铁板四块,运用控制轴线放出预埋铁板的精确位置,并以小圆孔标志于铁板上。主体施工时,每层楼面在铁板垂直部位预留200×200mm的方孔,竖向投测时,将激光经纬仪置于铁板上方,精确对中,上层预留洞部位置一带刻度塑料板接收靶,将铁板上的点投测于塑料板上,使轴线平行线垂直传递到上层每层轴线平行线形成后,须检查其边长和角度,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以上每层均由首层控制点用激光经纬仪向上投测。
4.1.3.4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施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设水平线时,最好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这种测法比用木板上标记出视线再量反数的测法能提高精度1~2m。
(2)由±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尺身应竖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修正。
(3)为保证竣工±0.00和各层标高的正确性,应请业主和设计单位明确,地基回弹与整个建筑在施工期间的下沉影响的修正值。
4.2.沉降观测
4.2.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要求
1.沉降观测严格按照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若干规定》执行。
2.沉降观测主要为了掌握建筑物各部位的沉降变化情况,分析数据,作出预报,
3.为建筑物的安全施工服务。同时根据测得资料,对设计所预期的沉降数据进行验证。
4.2.2沉降观测点布置
严格按照图纸及国家有关规范进行布置。 4.2.3方法:
以Ⅱ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观测,从场地基准水准点引测组成一个水准环线,观测使用精密水准仪Sl和精密水准尺。 4.2.4观测要求
前后视距差不大于2m,视距累计差不大于3m,视距最大长度不超过40m。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并在装饰工程完工后,竣工验收前再观测一次,严格监视建筑物的沉降量。
19
4.3.基坑支护
根据设计单位***1#、2#、3#、4#楼基坑支护图纸要求。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水泥深搅桩挡墙挡土方案。 4.3.1深搅桩的施工要求
1.深搅桩采用双轴深层搅拌桩机施工,直径为700,相邻桩搭接200,采用32.5级普硅水泥,水泥掺入比aw=15%,水灰比为0.45~0.55。外掺剂采用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5%,送浆压力0.4~0.6mpa,相邻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小时。
2.深搅桩采用“四搅二喷”施工,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控制在0.5%以内。 3.深搅桩重力式挡墙顶部采用200厚钢筋面梁压顶,砼为C25,并对前排桩和后排桩的每根桩作插筋处理。
4.水泥深搅桩竣工后,应进行检测。
5.施工过程中,贴近36#,37#楼及场地西侧各布置3口回灌井兼坑外观测井,降水(回灌)井:孔的直径为800,采用直径为500/400预制砼管,井口上部2000用粘土封死,四周用绿豆砂填充。 4.3.2对支护结构的保护措施
1.支护结构达到养护龄期强度后,方可开挖土方,应分层分区进行,严禁一次开挖到位或超挖,挖出土方严禁堆放在支护结构外侧,严禁挖土设备碰撞或停放在支撑杆件,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做垫层,砌砖胎模,浇筑砼底板,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
2.机械挖土时,留下距基坑开挖边线及止水帷幕一定厚度的土层,利用人工开挖并修坡。开挖过程中,安排专人监管,严禁挖土机械扰动边坡原状土。边线以外的原状土应尽量保留。并做好护坡。
3.基础施工过程中,安排专职人员每日对支护结构本身和邻近房屋、道路沉降,位移的监测工作,并做好监测记录。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及时会同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现场勘察,共同研究处理办法。
4.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各班组、各工种进行技术交底。 5.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小高层施工组织设计 - secret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