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逐步实现省级社会统筹,实行能保证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营和管理制度。(4)实行一体化管理与分级分类管理相结合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一方面,国家设立或指定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对社会保险事务进行统一、综合管理;另一方面,在统一制度的基础上给予地方一定的管理自主权,并对国家公务员和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进行分类管理。
六、(必做)案例分析题
1. 案情:职工章某在一天上班途中,因遭遇机动车事故而严重受伤,要求所在企业按工伤处理;而企业认为该伤害与工作无关,且是由第三人即肇事司机引起,故企业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为此双方发生争议。经查,企业未为章某投保过工伤社会保险。
现职工一方有几个问题需要咨询:(1)按我国现行规定,这种情形下职工负伤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认定的法规依据是什么?(2)在工伤保险赔偿中,企业或雇主能否以自己“无过错”而要求免责或减责?为什么?(3)若投保工伤保险,职工个人是否须负缴纳保险费的义务?若企业事先未为劳动者投保过工伤保险,则是否应由该企业承担全部的工伤赔偿责任?(4)若双方在劳动合同中事先约定“劳动风险由劳动者自行承担”的,该条款是否有效?为什么?(5)工伤保险(赔偿)待遇的项目和标准是由双方协商确定的吗?按我国现行规定,职工一方若主张因工伤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是否会得到法律支持?(6)若工伤保险赔偿与交通事故赔偿发生重叠时,法律上有哪几种可供选择的处理模式?
对以上这几个问题,你会如何作答? 答:(1)应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2)不能。工伤赔偿责任通行用人单位(雇主)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3)职工个人不负缴费义务。企业应当全部承担。
(4)无效。用人单位单方负有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的法定义务,这一法定义务不得通过约定“生死条款”加以免除或者减轻。
(5)不是,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我国现行规定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 (6)对这两种赔偿的关系,有“替代”、“交叉”(或称“部分替代”)和“并存”三种处理模式。
第十八章:职工福利
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ⅹ”)
1.(必做)职工福利的享受主体只限于特定用人单位的职工(包括退休人员)及其亲属。( √ ) 2.(必做)职工个人福利补贴是职工福利的主要形式。(ⅹ ) 3.(必做)社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营利原则、经济补偿原则和偏重效率原则。( ⅹ )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
1.(必做)下列各项表述中,( A )不符合我国的职工福利立法的基本任务的要求。
A.“低工资,多补贴” B.集体福利为主、个人补贴为辅 C.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职工福利水平
D.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合理分担,举办职工福利事业
三、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
16
1.(必做)职工福利具有下述( ACD )基本属性。
A.补充性 B.公共福利性 C.均等性 D.集体性
劳动执法篇
第十九章:劳动争议处理
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ⅹ”)
1. (必做)不服仲裁裁决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向法院起诉的,应以仲裁机构为被告人。(ⅹ )
2.(必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ⅹ ) 3.(必做)我国《劳动法》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 )
4.(必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同级工会和用人单位团体或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特定部门各自选派的代表组成。( ⅹ ) 5.(必做)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均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ⅹ )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
1.(必做)我国《劳动法》第82条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 B )。
A.30日 B.60日 C.6个月 D.2年 2.(必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C )。
A.工资争议 B.辞职争议
C.劳动者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的争议 D.劳动合同争议 3.(必做)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可概括为( A )的体制。
A.“一调一裁两审” B.“裁、审分轨,各自终局” C.劳动法院 D.“一裁一审” 4.(必做)在现有人民法院内设立劳动法庭作为审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其审判组织仅由职业法官组成。关于我国劳动司法机构类型的选择的这一设想,被称为( C )。
A.“独立型” B.“兼审非独立型” C.“普通专审非独立型” D.“特别专审非独立型” 5.(必做)下列各项中,( D )不属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
A.职工辞职争议 B.劳动保护争议
C.劳动合同履行争议 D.劳动者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的争议
三、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
1.(必做)下列劳动争议中( BCD )属于权利争议。
A.集体合同订立或变更的争议 B.遵守劳动法的争议 C.履行劳动合同的争议 D.履行集体合同的争议 2.(必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 AB )组成。
A.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B.同级工会代表 C.职工代表 D.人民法院代表
3.(必做)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劳动争议案件中( ABCD )争议须由用人单位
17
负举证责任。
A.企业减少劳动者工资 B.用人单位开除职工 C.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D.企业辞退劳动者 4.(必做)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下述( BC )特点。
A.仲裁机构是一种民间组织 B.仲裁机构无权采取强制措施 C.仲裁申请可以由任何一方当事人提起,无需双方当事人合意 D.仲裁调解依法生效后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5.(必做)我国《劳动法》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其处理途径有下列( AB )等几种。
A.当事人协商解决 B.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C.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简答题
1.(必做)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的特点和法律属性。
答:较之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下述特点:(1)仲裁机构是一种依法定原则所组成的半官方机构,而非民间组织;(2)仲裁申请可以由任何一方当事人提起,无需双方当事人合意;(3)仲裁机构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可作出裁决,仲裁调解和裁决依法生效后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较之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仲裁的特点表现在:(1)仲裁机构不属于司法机关,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无权采取强制措施;(1分)(2)仲裁程序较简便,不及诉讼程序严密和复杂; 3)仲裁调解和裁决均不具有最终解决争议的效力,也不能由仲裁机构自己强制执行。劳动争议仲裁就其法律属性而言,是一种兼有行政性和准司法性的执法行为。
第二十章:劳动监督
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ⅹ”)
1.(必做)劳动监察虽然也属于劳动行政,但具有不同于一般劳动行政的特殊性。因而,劳动监察的对象范围与劳动行政的对象范围不宜完全重合。(√ ) 2.(必做)劳动监督的客体是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 ⅹ )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
1.(必做)下列关于劳动监察的说法中( A )是正确的。
A.它所依据的实体法应只限于强制性规范 B.它直接以处理劳动争议为目的 C.劳动监察相对人不服劳动监察决定,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D.劳动监察主体须应有关当事人的请求而实施监察 2.(必做)在劳动监督体系中,( D )监督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劳动监督形式。
A.群众 B.工会
C.相关行政部门 D.劳动行政部门
1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1次答案含试题(浙大远程)(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