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10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单片机E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的侧重点不同,( 单片机 )的专长是测量和控制,( EMPU )可用于配置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DSP )擅长复杂、高速的运算。
2.串行口工作在方式3时,要传送的8位数据由串口的( SBUF/发送缓冲器 )发送出去,第9位数据要事先写到特殊功能寄存器( SCON )的( TB8 )位中。
3.已知(A)=03H,(SP)=60H,(59H)=01H,(60H)=02H,(61H)=2CH,执行指令
PUSH Acc RET
后,(SP)=( 5FH ),(PC)=( 0302H ),(61H)=( 03H )。
4. 单片机与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 CPU )、( 存储器 )和( I/O接口 )等部分集成于一块芯片之上。
5.计算机的数据传送有两种方式,即:( 并行 )方式和( 串行 )方式,其中具有成本低特点的是( 串行 )数据传送。
6.为扩展存储器而构建单片机片外总线,应将P0口和P2口作为( 地址 )总线,并将P0口作为( 数据 )总线。
7.AT89S51单片机控制LED显示时,可采用2种显示方式:( 静态 )显示和( 动态 )显示。 8.D/A转换器分辨率的含义是:( 单位数字量 )的输入变化所引起的( 模拟量 )的输出变化。
9.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中,( 操作码 )规定执行的操作,( 操作数 )给操作提供数据和地址。 10.AT89S51单片机最多可以外扩( 64 )KB的数据存储器,此时单片机需提供( 16 )根地址线。 11.AT89S51单片机进行存储器的扩展时,涉及到的控制总线有:( ALE )、( EA* )、( PSEN* )、
WR和RD。
12.AT89S51单片机有( 5 )个中断源,分成3类:外部中断、( 定时器/计数器 )中断和( 串行 )中断。
13.在基址加变址的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 A )作为变址寄存器,( DPTR )或PC作为基址寄存器。
14.定时器/计数器的“定时”是对内部的( 机器周期 )进行计数,其“计数”是对P3.4和P3.5
引脚上的( 外部脉冲 )进行计数。
二、判断(,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入“ √ ”或“ × ”) 1.在一个完整的程序中,伪指令是可有可无的。( × )
2.AT89S51单片机的位寻址区,只能供位寻址使用,而不能供字节寻址使用。( × ) 3.AT89S51单片机内部时钟方式的“内部”,是指单片机应用系统,而不是单片机本身。( √ ) 4.AT89S51单片机中的PC是不可寻址的。( √ )
5.当单片机的存储器或I/O接口资源不足时,只能通过系统扩展来解决。( × ) 6.中断返回指令RETI可以由指令RET代替。( × )
7.当模拟量的满刻度值固定时,ADC和DAC的分辨率只与其位数有关。( √ ) 8.AT89S51单片机外扩EEPROM的方法等同于外扩ROM。( × )
9.低优先级中断请求不能打断高优先级的中断服务,但高优先级的中断请求能打断低优先级的中断服务。( √ )
10.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扩展的最大范围一样。( √ ) 11.扩展I/O口占用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地址资源。( √ )
12.AT89S51单片机的P0口如果工作在总线模式下时,是一个准双向口。( × ) 13.按键的去抖操作,只能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 × )
14.外部计数脉冲的最高频率为系统振荡器频率的1/24,是定时器/计数器对外准确计数的充要条件。( × )
15.同等条件下,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同步通信的速率高于异步通信。( √ )
三、单项选择题
1.单片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B )。
A、汇编语言
B、机器语言
C、低级语言
D、高级语言
2.外部中断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C )。 A、0003H
B、000BH C、0013H
D、001BH
3.单片机寻址外部I/O端口地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统一编址,另一种是( C )。 A、混合编址 B、动态编址 C、独立编址 D、变址编址 4.关于AT89S51单片机的堆栈操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遵循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 B、压栈时栈顶地址自动减1 C、调用子程序及子程序返回与堆栈无关 D、中断响应及中断返回与堆栈有关
5.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都会标记在特殊功能寄存器( B )中。 A、TMOD B、TCON/SCON C、IE D、IP
6.用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口应该选择( A )。 A、方式0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3
7.执行子程序返回指令时,返回的位置是( D )。
A、调用指令的首地址 B、调用指令的末地址 C、返回指令的末地址
D、调用指令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8.执行如下三条指令后,50H单元的内容是( B )。
MOV MOV MOV
R1, #50H 60H,#0FEH @R1,60H
B、0FEH
C、60H
D、00H
A、50H
9.要设计一个32键的行列式键盘,至少需要占用( A )根引脚线。 A、12根 B、32根 C、18根 D、无法确定
10.若要定时1ms(系统时钟频率为6MHz),则使用定时器/计数器的( B )更合适。 A、方式0 四、简答
1.简述“单片机的并行口以通用I/O方式输入时,需先向该口写1”的原因,并说明该操作是否影响要输入的信息?加以解释。
答:
(1) 向并行口写1的操作,是为了截止内部的场效应管,避免由于之前输出0而导致的读入数据始终为0的情况。 (2) 不影响?
(3) 单片机的并行口以通用I/O方式输入时,需要连接输入接口电路的高、低电平。如接高电平,则写1操作自然不会影响输入结果;若接低电平,则I/O管脚也会被拉成低电平,因此读入状态为0,也不会受写1操作的影响。
2.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其通讯速率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1) 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
(2) 方式0的波特率只与系统的时钟频率有关;方式2与系统的时钟频率和波特率倍增位SMOD有关;方式1和方式3则与系统的时钟频率、波特率倍增位SMOD和T1的溢出率有关。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3
3.阐述LED动态显示和静态显示的硬件连接方法,并从占用CPU资源和I/O资源的角度,对比两者优缺点。(5分)
答:
(1) LED静态显示方式:各数码管的位选线统一接地或者电源,段码线接不同的I/O口线。动态显示方式:所有数码管的段码线接在一起,统一由一个I/O口控制,而位选线由单独的I/O口控制。 (2) LED静态显示方式:优点是节省CPU资源,缺点是浪费I/O资源; LED动态显示方式:优点是节省I/O资源,缺点是浪费CPU资源。
4.AT89S51单片机利用ADC0809进行模数转换时,需要使用MOVX @DPTR, A和MOVX A, @DPTR两条指令完成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转换(DPTR所存数据为输入模拟通道的端口地址),解释其原因,并分别指出这两条指令的作用。
答:
(1) 这样设计的根本原因在于ADC0809相对于AT89S51单片机而言,是慢速输入外设,因此需要分别控制ADC0809启动转换和读取数据。
(2) 指令MOVX @DPTR, A用于启动A/D转换,指令MOVX A, @DPTR用于接收转换完毕的数据。
五、设两个外中断源已被占用,为电平触发方式,定时器/计数器T1用作波特率发生器,工作在方式2。现要求使用定时器/计数器T0扩展一个外部中断,并控制P1.0引脚输出一个5kHz的方波。系统时钟为12MHz。
1.划分TL0和TH0的功能,并计算其初值; 2.填写程序中的空白部分。
TMODGATEC/TTCONIETF1EATR1—M1TF0—M0TR0ESGATEIE1ET1C/TIT1EX1M1IE0ET0M0IT0EX0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BH LJMP
ORG 001BH LJMP
ORG 0100H
MAIN:MOV TMOD,
MOV TL0, ;置TL0初值 MOV TH0, #data MOV TL1, #dataL MOV TH1, #dataH
MOV TCON, ;启动TL0,设置外部中断触发方式 MOV IE,
#9FH
;启动中断 ;置TH0初值
;dataL和dataH为波特率初值的低8位和高8位
HERE:SJMP HERE
TL0I: ;启动TH0
RETI
TH0I: 答:
CPL
P1.0
RETI
1. TL0用于扩展外部中断,工作在计数模式,初值应为0FFH。
TH0用于定时方波的半周期,工作在定时模式,设初值为X,则有:
(2-X)×机器周期=定时时长
若要产生5kHz的方波,则需定时100微秒,即:
(2-X)×1×10=100×10
则,X=156,十六进制数为9CH。 2.
ORG 0000H
LJMP ORG LJMP ORG LJMP ORG
MAIN 000BH TL0I 001BH TH0I 0100H
TMOD, #27H
;置TL0初值 ;置TH0初值
8
-6
-6
8
MAIN: MOV
MOV TL0, #0FFH MOV TH0, #data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十套题(十) 试题及参考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