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1:绿色的课本指什么?预设2:绿色的课本里有哪些内容?预设3:怎样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预设4:“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大自然之美。
2、放声读诗歌,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课文句子读通顺,初步感受诗歌的主要内容。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小黑板出示本课生词),用查找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温馨”、“挺拔”、“饱览”、“攀登”等词语的意思。
4、指名分节读文,理清诗歌条理。
三、默读诗歌,自主探究预设的1、2两个问题
1、默读全诗,想一想绿色的课本指什么?绿色的课本里有哪些内容?(用笔划出相关词语)
2、交流,得出结论: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里有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微风。大自然真是美丽神奇、多姿多彩。
四、品读诗歌,启发想象大自然美丽动人的画面
1、引导学生朗读感悟1、6自然段,感知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和祖国妈妈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
2、自读第二自然段:先在景物特点的词下面加小圆点,再边读边调动生活的积累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3、针对翠竹挺拔、松柏苍劲的特点交流读书的体会。 4、交流在丰收的果园和耕耘的沃野看到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5、探讨怎样才能看到这美丽的画卷?(要去观察、发现) 6、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指导写字
教师示范书写,指出书写的注意点。学生练习,描红。纠正学生书写的姿势和个别字的书写。
六、课时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词。
2、调动生活的积累,描写自己看到的果园丰收或沃野耕耘的场面。
21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词 复习旧知(让学生说说大自然课本中有哪些内容) 二、品读诗歌 感悟诗情
1、利用插图领略诗歌意境,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2、插图这么美,诗人的描写也很美。引读第三小节,感受“鸣禽、野花”的活泼友好,“祖国山水”的热情相邀。
3、男女生互读第四小节青山、绿水的句子,交流:(1)从祖国山水的话语中听出了什么?(2)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4、自主朗读课文第5段,感受天空的热情好客、大地的慷慨无私。 5、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三、拓展文本 深化主题
1、设疑:大自然的确绚丽多姿、神奇无比,通过学习这首诗,自主解答预设3的问题:怎样才可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2、学生多角度地交流后,师总结:我们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发现、去欣赏描绘、去亲近联欢,去探索攀登。
3、生探究除书本上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预设:阅读描写大自然美景的名家名作;游览祖国名山大川??)
4、小组合作讨论并解答预设4:“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这一问题。 四、总结全文,赏读课文。
1. 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
2. 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时作业设计 1、仿写
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野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提示:微笑吧,欣赏美妙的乐曲,敞开少年的心扉。快来吧,跳起优美的舞姿,放飞少年的心灵。)
2、写下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
在诗人的眼里,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因为 ;
在你的眼里,大自然是 色的课本,因为 。
5.装满昆虫的衣袋
1、 文本解读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概括地介绍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第二至十自然段为第二部分,通过写捉纺织娘和捉小甲虫这两件事来具体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第十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人们为了纪念法布尔,在给他建雕像时,把他的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
2、教学目标分析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痴迷”、“笼罩”、“纵横”、“兴致勃勃”、“厉声”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4)学会搜集资料。 3、教学资源运用
(1)《补充阅读》中的课文助读,了解法布尔的生平简介。
23
(2)《同步拓展阅读》中法布尔的故事 。 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理清课文的条理,能自主解答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说明法布尔小时候特别喜欢昆虫?
(3)会抓住国籍、身份、功绩三个方面简介法布尔。 第二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抓住课文中表现法布尔“着迷、迷恋、痴迷”的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的不懈追求。
(3)能探究并自主解答 “为什么把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课题。 建议本课采用两课时。 5、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揭示课题。
2、学生简介法布尔(抓住国籍、身份、功绩三个方面简介)和《昆虫记》。 3、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课文句子读通顺,初步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怒气冲天”、“笼罩”、“纵横”、“兴致勃勃”、“厉声”等词语的意思。
3、检查课文朗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4、探讨: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说明法布尔小时候特别喜欢昆虫? 三|、再读课文,质疑释疑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
24
2、小组内交流探究部分问题,教师巡视。
3、教师根据学生不能解答的疑问,确定为下节课的研究目标。 (1)为什么题目用“装满昆虫的衣袋”? (2)从哪些地方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四、指导写字
1、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范写较难写的 “察”、“毒”、“殿”。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时作业设计 1、抄写生词。
2、摘录纺织娘和甲虫外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 聚焦中心“迷”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法布尔是个怎样的孩子啊?
2、文中有三个词,准确地表达了他对昆虫的这种感情。学生轻声读文,找出相关的词语。(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3、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逐层加深。 二、研读赏析,品读其“迷”
1、品味“着迷”——法布尔为抓纺织娘忘记了回家。
(1)默读2、3自然段,找出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句子,并圈画出重点词语,写批注。
(2)交流
A..抓住“三天前”、“终于”感受小法布尔为捉到纺织娘等待的时间之长和捕捉过程的艰辛。
B.抓住“歌唱家”感受小法布尔对纺织娘的喜欢。
(3)想象练笔:法布尔会怎样把历经辛苦才捉到纺织娘的喜讯告诉妈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抓住经历的辛苦和当时的心情来写一个片段。
(4)指导感情朗读2、3自然段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