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2课时 第一课时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2、写好钢笔字。

第二课时

1、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2、学写毛笔字。 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

(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 学生自由续写。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 (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

3、小结: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分小组交流理解。

16

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那么,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呢?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遇到过的请教别人的生活场景。(指名说)

(2)不同的说话方式带来的结果相同吗?体会请教别人的方法的重要性。 (3)选择下面的实例,想想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二、练写第五题(毛笔字) 1、出示例字“笑”和“花”

2、偏旁的共同点:形状扁宽,左右相似。 3、提示写法。 4、范写。

5、各自练习。

6、师生评价,展示好作品。

17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简要叙述)

本单元围绕“探究自然的奥秘”选编了四篇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召唤少年儿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探索、发现,去从“绿色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去开启大自然之门。《装满昆虫的衣袋》记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童年时痴迷于昆虫以至于被责骂的故事,告诉学生打开自然、走进大自然不仅需要观察、还需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变色龙》中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生动地描写了变色龙这一珍稀动物的外形及捕食、变色的情景,告诉了学生打开自然的方法——观察,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的生物资源。《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去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练习是以积累歇后语和观察的名言为主。单元习作则是在学生学习本组课文描写方法的基础上,仿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实现读书写作的结合。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会读写本单元的3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 2、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相关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尝试根据文章表达的顺序给文章分段。

4、能在学文的过程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模仿着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具体。领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5、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6、学会搜集资料。 重点难点分析

1、结合例文重点语段让学生掌握仔细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和有条理记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欲望。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

18

篇目名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训练点 指导学生在品读诗歌中去自主探究 “绿色的课本里有哪些内容?”和“怎样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等问题,在解疑的过程中感知诗歌的节奏美、韵味,体会大自然的绚丽多彩。 以中心词“着迷”、“迷恋”、“痴迷”为抓手展开教学。一是引导学生回归原文,读中想象法布尔小时候捕捉“纺织娘”的情景,感受《装满昆虫的衣袋》 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二是找出并品味法布尔捉甲虫时动作及遭受责骂后坚持的相关句子,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在品读中活化人物形象。三是挖,以“成人后的法布尔又是怎样痴迷的”为思维导向,引导学生补充相关的课外资源,以填补课文空白,丰富人物形象。 《变色龙》 聚焦重点语段,让学生在读、找、划重点语句中品读变色龙外形、捕食、变色的奇特。 引导学生紧扣“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在《金蝉脱壳》 圈圈画画中进一步研读课文,思考释疑,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奇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二.篇目教学分析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文本解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文题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富有感召力。整首诗歌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全诗共有六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小节为第一部分,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三、四、五小节为第二部分,写只要少年儿童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他们以丰富的馈赠。最后一小节为第三部分,是第一节内容的反复,呼应开头。其中,第2―5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象,探索大自

19

然神奇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

2、教学目标分析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挺拔”、“饱览”、“攀登”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能品味出诗歌所用的首尾呼应、拟人等手法,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教学资源运用

(1)课文录音磁带、课文插图

(2)学生曾经拍摄的大自然美景的照片。 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理清诗歌的条理,能自主解答“绿色的课本里有哪些内容?

(3)学习一、六、二自然段,了解首尾呼应的手法,感受大自然美丽动人的画面。 第二课时:

(1)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学习三、四、五段,能说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并仿写段落。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能探究并自主解答 “怎样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这两个问题。

(4)能在读文中品味出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建议本课采用两课时。 5、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读题质疑 1、谈话导入 2、读题质疑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4)在线全文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98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