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 800kW全叠片脉流牵引电机鉴定资料
(o) 校电枢动平衡。 (p) 拆下换向器表面保护纸。 (q) 修理校正换向器表面。 7.3 主极、换向极线圈的更换 7.3.1 更换前的注意事项:
(a) 检查各部件外观、线圈联接状态、绝缘包扎情况。
(b) 除要更换、修理线圈外,不必要将主极、换向器从机座拆卸下来,如果要拆卸则要注意极与机座间的垫板标记号,以便重装配时对号入座。
注意:由于定子为一体化结构,因此拆卸主极线圈、换向极线圈时要十分小心。 7.3.2 更换步骤
当主极、换向极线圈出现异常和不良情况需更换时,请按以下步骤进行。 (a) 铲除线圈联线接头包扎的绝缘,用专用设备焊化联线焊接处。
(b) 取下主极、换向极固定在机座上的螺栓,将主极、换向极从机座上卸下。 (c) 清扫机座内表面。
(d) 将新的主极线圈嵌进机座主极槽内,并用主极槽楔将线圈固定在机座上。将新的换向极线圈和换向极铁芯成套,并配上原来的第二气隙调整垫片,更新弹簧垫圈并用螺栓固定在机座上。
(e) 重新焊接线圈间的联线并重新包扎绝缘。装好联线与机座的固定卡。
(f) 重新进行整体真空压力浸漆处理。
8 试验
8.1 刷架装置中性位的调整 8.1.1 感应法
在更换刷盒用绝缘杆或改变刷架装置与机座的原配情况下应对刷架中性位重新调整,其方法如下:
(a) 应将电机进行空转,使电刷与换向器接触面达85%以上。
(b) 主极绕组通入40~60A的电流,交替开断和接通,调整刷架圈位置,测量其相邻二电刷间感应电势应小于5mv,即确定为刷架的中性位。
(c) 在机座下方将定位装置底座的紧固螺栓拧紧后,将底座焊接于机座上,然后在螺栓的头部涂上密封胶。 8.1.2 正反转电动机法
在保持端电压、励磁电流和电枢电流相同的情况下将电机正转和反转。根据正反两个方向的转速差调整刷架位置,向转速高的方向移动刷架圈,直至正反转速的转差小于1%平均转速时,电刷所处位置即为中性位。
第 25 页 共 30页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 800kW全叠片脉流牵引电机鉴定资料
8.2 电机在中修后的试验 8.2.1 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电阻用1000V兆欧表测定,当该值低于1MΩ时,则可判定为不符合运行条件。如果绝缘电阻值很低,则必须调查清楚,由于电刷装置周围以及换向器表面的碳粉会降低表面绝缘电阻,因此对清扫过的部件必须最后检查其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降低是因为吸收湿气,则必须进行干燥烘焙。 8.2.2 绝缘耐压试验
经过绝缘耐压试验的电机才可连续进行相当时间的安全运行而不会发生电气击穿,试验电压必须由试验变压器提供。施加于电机线圈的试验电压如表8-1所示。
表8-1
线圈种类 各种线圈 般为新线圈试验电压的75%。 8.2.3 极性试验 在主极或联线被更换后,必须进行极性试验,N极和S极必须按规定的顺序交替安装,检查极性时,按照连接图将合适的直流电源施加于线圈,能吸引磁针S极的磁极为N极,能吸引磁针N极的磁极为S极。 8.2.4 换向片电压降试验 如图8-1所示,在换向片适当间距中,如15~20片,施加直流电流10~30A于电枢线圈上,用直流毫伏表(50mv)测定换向片间的电压降,换向片间的电压降变化必须小于平均值的±5%,如果电压降出现很大变化,则意味着换向片的接头松动或者线圈中有短路,必须仔细寻找原因并处理好故障。 注意:在进行换向片电压降试验时,必须特别注意试验电流不能由接触换向器的电极直接进行开断,这是因为如果用电极进行开断,则换向片因为火花而损坏,因此应用闸刀开关进行电流的开和关。 8.2.5 空载试验 电机在无负荷情况下通入直流电源,使电机转速达1920 r/min,正反运转各30分钟,检查轴承、换向器、电刷有无异常振动、噪音,轴承的温升应不大于40℃,同时检查电刷与换向器接触面应大于85%以上。 S/W直流毫伏表DC15 20片电刷工频试验电压(V) 新 品 4660 修理品 3495 时间 1min 由于电机通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其绝缘材料会老化,所以旧电机线圈的试验电压一图8-1 换向片电压降试验 第 26 页 共 30页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 800kW全叠片脉流牵引电机鉴定资料
8.2.6 绕组在实际冷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
测量时,请记录环境温度。将测得的数据转换成相应设计温度时的值,然后和电机设计值比较,其差≤10%。电机设计值见限度表。 8.2.7 直流小时温升试验
二台同类电机一台作被试机,另一台作陪试机,试验线路为反馈试验线路,在1020V、845A、960r/min的工况下从冷态开始运行1小时后测定各绕组温升:定子180K,电枢160K。
8.2.8 速率特性试验
牵引电动机在脉动系数Kn≤28%,电压1020V,电枢电流不超过1200A,转速不超过1925r/min时,最大励磁(96%)和最小励磁(40%)两种工况下,测得的转速与典型速率特性曲线的转速之差不超过下列数值,见表8-3:
表8-3
励磁率 96%磁场 40%磁场 1925r/min>n≥1000r/min ±3.5% ±7% N<1000r/min ±3% ±5% 在1020V、845A、96%磁场时,牵引电动机正、反两个转向的转速差值对此两个方向转速的算术平均值之比的百分数不超过1%。 8.2.9 直流换向试验
电机应在热态下进行换向试验,其要求应符合表8-4的要求。
表8-4
电压(V) 电流(A) 1180 1180 1180
9 常见故障及修理
牵引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并不能单纯从电机本身来考虑,跟机车的操作及维护有很大的关系。对某一个具体故障,应具体分析,制订具体的修理措施和计划,才能保证该故障的排除。
对牵引电机的一些常见故障,可以不通过架车就可以解决。表9-1列出了ZD114-A牵引电机容易发生的一些常见故障,并提出了检查和处理的方法,供电机维修技术人员参考。
第 27 页 共 30页
转速(r/min) 1920 磁场削弱系数 40% 40% 40% 允许火花等级 1 1/2 1 1/4 1 1/4 1200 / 845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 800kW全叠片脉流牵引电机鉴定资料
表9-1
故障现象 故障部位 换向器 刷 杆 刷 盒 可能的原因 检查和修理 1. 检查操作是否有问题 2. 检查控制保护是否出现故障 3. 出现轻微环火,如换向器工作面出现黑痕,未出现铜瘤,则可以通过打磨换向器工作面并进行清理后,投入使用。 4. 如出现较严重环火,刷盒及换向器有铜瘤或刷架系统对地,则只能架车维修。 1. 检查是否使用不同牌号的电刷,检查电刷弹簧压力,如有异常应按规定调整 2. 检查电刷与刷盒之间间隙,超过规定值时应换新,检查电刷的技术性能是否符合电刷技术条件。 3. 除去换向器表面的氧化层或更换电刷 4. 除去灰尘,检查电刷与刷盒的间隙 5. 铜粉粘至换向器表面形成不均匀氧化膜时,请更换电刷 6. 突发性不均匀的氧化层并异常磨耗 7. 应检查电刷刷辫颜色的变化、换向器表面的条纹以及电刷的接触状况 8. 因涡卷弹簧压指压不到,使电刷悬起,引起火花和损坏,请更换新电刷。 1. 刷盒间隙过大影响滑动性能,请测定尺寸换新。 2. 应检查并调整偏斜、等分度和间隙 3. 检查压力,调整涡卷弹簧压力 1. 电刷的变色、不均匀氧化层、磨耗等引起环火和闪络,用车床精光换向器表面。 2. 磨耗或擦伤,用车床精光换向器表面 3. 重新下刻、倒角 4. 检查和清扫 5. 在异常高温下容易变色,请检查通风、负载并调整 6. 重新打磨工作面或精车表面 7. 检查轴承的径向间隙、轴向窜动量、电枢的不平衡度,转向架的振动,必要时根据维护数据调整异常 1. 换向器表面可能变色(如黑色),请调整修理 2. 换向器表面变粗糙,应加工换向器,采取措施防止水的侵入 3. 撒砂,检查防空转装置 4. 检查保护继电器 5. 检查引线的接法是否正确 6. 检查换向极或补偿线圈是否短路,如短路则更换 环 火 由于操作或控制故障引起电机过电压或电机过电流 1. 牌号或形状尺寸 2. 磨耗、破损大 电 刷 3. 颤动 4. 电刷卡死 5. 铜疵、斑点 6. 有油或水 7. 电刷电流不平衡 8. 电刷磨耗到限 换 向 不 良 刷 盒 1. 刷盒内壁磨耗 2. 装配不良 3. 涡卷弹簧压指压力不合适 1. 凸片、凹片、变形、椭圆度 2. 表面偏斜、磨耗和粗糙 换 向 器 3. 不良倒角和不良下刻 4. 片之间的灰尘和异物引起片间短路 5. 温升过高 6. 工作面拉伤或积压过多的碳灰 7. 振动 1. 升高片接触不良、电枢线圈层间短路 其 他 部 件 2. 灰尘、雨水侵入 3. 车轮打滑或空转 4. 过电压、过电流 5. 引线接线错误 6. 换向极或补偿线圈短路 第 28 页 共 30页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 800kW全叠片脉流牵引电机鉴定资料
1. 损伤、擦伤、锈蚀 2. 润滑油脂变质或数量不合适 轴 承 过 热 3. 轴承或润滑油脂内有杂质 4. 轴承安装、装配或间隙不合适 5. 电机轴端的止动垫圈是否松动 1. 层间绝缘短路、击穿 线 圈 2. 电机冷却风路有故障 其他故障 绝缘击穿 电枢轴承润滑油 漏 油 齿轮箱 窜油 线圈、换向器、引线内连接线、刷盒等绝缘击穿 润滑油的数量不适当 1. 更换新品 2. 再注入新油脂,或加入适量的油脂 3. 清洗轴承更新润滑油脂 4. 检查安装并加以调整,检查油隙并调整好 5. 检查止动垫圈并加以紧固 1.找出故障部件并加以修理 2.检查风管,找出故障并加以清除。检查风路是否堵塞,并对风路的堵塞物加以清除。 用兆欧表进行系统的检查,用直流的规则变化去找故障部件,根据绝缘情况修理损坏的部件 检查润滑油量及轴承油封、油路结构 检查轴承外盖与轴配合间隙、端盖通大气孔是否堵塞,如有堵塞应清除。齿轮箱油位应正常,如果超过正常油位,则齿轮箱油可能窜入电机内,并从轴承盖排油孔漏出,此种情况大多属于齿轮箱不正常加油所致 通大气孔、齿轮箱油位
第 29 页 共 30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ZD114-A检修手册[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