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第六章 城区总体规划 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61条 城市性质
黔渝交界重要节点城市,贵州乌江门户大港,武陵山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土家族风情浓郁的生态宜居城市。
第62条 城区发展规模
1、近期(2015年):12万人;远期(2030年)23万人。
2、建设用地:规划2015年(近期)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88.5m2,城市用地规模控制在1062ha;2030年(远期)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98.61m2,城市用地规模控制在2268.01ha。
第二节 总体布局规划
第63条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发展主导方向为东向,即沙子至中界方向,同时向城区南面沙陀、坝坨、淇滩、以及北面的黑獭方向拓展。
第64条 总体结构
沿河县城空间为组团式布局,规划形成“一城两片”的带状空间结构。
一城两片:主要是指中心城区将形成沿乌江两岸发展的乌江片区,以及沿沙子—中界一线发展的沙中片片区,是沿河未来新城区。
第65条 城区空间结构
沿河县城远期形成“一带、三轴、四连线、六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指乌江滨水山地风貌展示景观带。作为联系乌江片区各组团的重要生态纽带,也是展示沿河独特山间谷地特色风貌的重要展示景观带。
三轴:指沿乌江两岸的两条滨河大道(西岸滨河大道、东岸滨河大道)以及沙中大道。三条重要道路是两个片区重要的纵向联络线。
四连线:指乌江片区与沙中片区,两大片区之间四条重要的横向交通联络线。鸟乌坪隧道、黎家寨隧道、沙坝路、原326国道城区段。
六组团:老城组团、黑獭组团、沙坝组团、沙子组团、石灰溪组团、中界组团。
第三节 居住用地与住房保障规划
第66条 居住用地规模
规划远期 2030年,城区居住总人口23.0万人,居住用地总面积为823.4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6.30%,人均居住用地35.8m2。
居住用地布局 1、和平居住区
位于乌江片区,本区主要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改造和建设的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旧城改造属中低强度建设区,新建住宅以中高层、多层为主。靠山体一线依山就势可建低层高密度住宅。乌江沿岸以中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高层为主,住区建设注意保护沿江风貌及视觉通廊。老城居住区居住人口约8万。
2、沙坝居住区
位于乌江片区,为新建中高强度控制区。住宅以中高层、高层为主。控制居住人口约5万。 3、沙子居住区
位于沙中片区,规划该区为中高强度居住区,住宅中高层、多层为主,局部沿山建设低层住宅。控制居住人口约2.5万。
4、中界居住区
位于沙中片区,规划该区域为中高强度建设区。住宅以中高层、高层为主。局部地区可设置为一类居住用地。规划中界居住区居住人口7.5万人。
各居住区人口分布一览表
片区名称 乌江片区 沙中片区 合计 第67条 住房保障用地规划
居住区名称 和平居住区 沙坝居住区 沙子居住区 中界居住区 居住用地规模(公顷) 295.20 177.19 78.50 252.51 823.4 容纳人口(万人) 8 5 2.5 7.5 23 住房保障用地由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城市棚户区改造等构成:
1、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布局于沙坝、中界居住区,规划面积约10.0公顷。 2、城市棚户区改造主要集中在河东一桥附近及以南的区域,规划面积约20.0公顷。 3、廉租住房:布局于老城区河西北部、沙坝西岸、沙子及中界,规划面积10.0公顷。
第四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第68条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结构
根据城区的空间结构形态,规划公共设施按城市级——片区级——组团级三级结构布置。 1、城市级中心
沿河县城区规划设置三处主导服务功能不同的三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南部以沙坝新行政中心形成乌江片区南部公共服务中心;在中界布局规划设置沿河县城商业中心;规划在石灰溪沿河火车站设置沿河商贸物流中心。
2、片区级中心
乌江片区在北部以老城河东为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在沙中片区形成两处服务中心,北部以沙子为沙中片区北部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在沙中片区南部以高家为沙中片区南部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3、组团级中心
在城北大溪—虎头形成一处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在淇滩形成以特色风貌民居与库区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服务中心。
第69条 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期内将在沙坝设置新行政中心,集中了大部分沿河县中心职能的办公用地。在老城、沙子、中界分别布局有部分行政办公用地,作为中心的补充及非县属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29.66公顷,人均1.29m2。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第70条 文化设施用地
规划文化设施用地规划主要布局在中界龙塘,布局如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民俗博物馆、影剧院等,形成城市的文化娱乐中心。同时在乌江沿岸考虑一定的水上娱乐及旅游服务性质的商业设施用地,其它居住区级以下的文化娱乐用地按居住小区级和组团级分别设置,以满足居民就近使用要求。
规划文化设施用地14.03公顷,人均0.61m2。
第71条 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沿河县教育科研用地主要以中等专业学校用地以及中小学用地构成。规划教育科研设施用地92.20公顷,人均4.01m2。
1、中等专业学校布局
中等专业学校主要集中布局在石灰溪,规划中等专业学校用地24.98公顷,结合沿河经济开发区,形成沿河县产学研一体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
2、中小学布局
规划沿河县中小学用地67.22公顷,共布局中学十一所,小学十八所。
规划中小学一览表
学校名称 沿河县民族中学 沿河二中 沿河三中 沿河四中 沿河五中 沿河六中 沿河七中 沿河八中 沿河九中 沿河十中 民族小学 沿河一小 沿河二小 沿河三小 沿河四小 沿河五小 沿河六小 沿河七小 沿河八小 沿河九小 沿河十小 沿河十一小 沿河十二小 沿河十三小 沿河十四小 沿河十五小 沿河十六小 沿河十七小 沿河十八小 第72条 体育用地
占地面积(m2) 129774 14254 44230 11460 79759 29679 21844 34166 43707 47900 6502 6163 8001 7584 4736 7510 8511 19817 22876 41599 8626 6603 8619 12312 7703 11972 12227 10026 9278 位置 河东 河西 沙坝白杨湾 河西 沙坝 沙子 沙子 中界 中界 中界 河西 河西 河东 河西 河西 河东 河西 沙坝 沙坝白杨湾 沙坝 黄家山 沙子 沙子 河东 河东 中界 中界 中界 中界 备注 现状 现状 新建 现状 新建 原沙子二中 原沙子中学 原中界初中 新建 新建 现状 原和平镇实验小学 原和平镇二完小学 原和平镇三完小学 原和平镇四完小学 原和平镇五完小学 迁建 原和平镇六完小学 迁建 新建 原联桥村完小 扩建 新建 新建 原沙子完小 新建 新建 新建 原中界完小 新建 原大龙小学 新建 规划在龙塘布置体育运动中心,居住区级和组团级体育设施结合服务人口妥善设置,同时要求学校体育设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施定期向公众开放使用,为居民健身提供便利服务。规划体育用地5.00公顷,人均0.22m2。
主要体育设施规划一览表
序号 1 2 第73条 医疗卫生用地
名称 龙塘城市级体育运动中心 大龙组团级体育活动中心 规模 4.58公顷 0.42公顷 位置 石灰溪 大龙 迁建一所医院,县人民医院搬迁至二桥桥头,保留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在原址扩建。规划新建两所医院,三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医疗卫生用地33.28公顷,人均1.45m2。
规划2所医院,在沙坝下寨新建沿河第二人民医院,在中界四坪附近新建沿河县第三人民医院;均按二甲医院的标准建设。
规划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沙子、黄家山以及大龙各设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结合在组团级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设置。
主要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一览表
1 2 3 3 4 5 6 7 第74条 社会福利用地
名称 沿河县人民医院 沿河县中医院 沿河县妇幼保健院 沿河县第二人民医院(沙坝医院) 黄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沙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沿河县第三人民医院(中界医院) 等级 二级甲等 二级甲等 - 二级甲等 - - - 二级甲等 河西 河西 河东 沙坝 河东 沙子 中界 中界 位置 床位数 规模(公(床) 顷) 300 7.6 300 10 400 200 200 200 300 4.0 0.3 8.5 5.5 2.2 2.0 7.4 备注 在建 扩建 现状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规划保留现状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并在中界规划一处社会福利中心用地,使之能满足未来需要。 规划社会福利设施用地6.14公顷。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第75条 商业服务业网络构成
规划按照县级、区级和社区级三级配置商业服务设施。沿河县商业服务业网络结构将形成四个县级中心及三个区级中心。
四个县级中心:分别布局于老城、沙子、石灰溪、中界。老城商业中心结合自身旅游服务功能重点发展旅游商贸。沙子商业中心结合沙子互通及公路客运站重点发展针对县域内的小商品批发。石灰溪商业中心结合沿河火车站发展商贸物流,形成区域性辐射的商贸中心 。中界商业中心是沿河未来城市高端商务活动及娱乐康体中心,规划重点发展商务、大型高档商业以及康体娱乐等功能。
三个区级中心:分别布局于沙坝、高家、大龙。高家、大龙主要是以大中心型综合超市、生活性商业服务设施为主。规划沙坝接合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功能,商业服务设施以旅游接待,旅馆业、餐饮业、特色小商品零售业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等为主。
社区级商业设施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配置各项商业服务设施。
中心城区商业网点配置要求
配置要求 便利店、小超市、医药店、餐饮店等 综合超市、服务类店铺 中型超市、餐饮店、专业店(服装、医药、家电、书店等) 中型综合超市、专业店(服装、医药、家电、维修点、家政服务店、洗衣店等) 大型综合超市、特色商业街、城市综合体等 人口规模 2000人 5000人 2万人 5万人 ≥10万人 第76条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21.4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4.17%,人均13.98m2。其分布具体如下: 1、商业用地
根据沿河的经济基础和用地条件,规划保留老城分布在主要城市道路沿线的现状商业用地,重点改扩建解放路及滨河步道沿线商业用地主要以零售商业、餐饮、旅馆业用地为主,结合现有的河东片区开发,在二桥桥头规划设置以旅馆业、旅游商品零售等为主的商业街区,提升城市商贸品质。在沙子结合沙子互通便捷的对外交通出口,规划以针对县域及边贸为主的商业服务用地。在老塘子、高家规划设置为居住区服务的以零售商业、各类生活性服务专业店为主的住区商业服务设施。在沙坝结合旅游服务接待中心,规划设置商业服务设施以旅游接待,旅馆业、餐饮业、特色小商品零售业等为主。
规划商业用232.4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24%,人均建设用地10.11m2/人。 2、商务用地
规划商务用地与商业用地集中设置,规划在中界设置一处沿河商务中心。是未来沿河新城商务活动中心区。规划商务用地 21.91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96%,人均建设用地0.95m2/人。
3、娱乐康体用地
娱乐康体用地结合商业中心、商业街、公路客运站等区域布局。在中界结合商务中心以及孙家坝城市公园规划设置沿河娱乐康体中心。规划娱乐康体用地55.5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45%,人均建设用地2.41m2/人。
第六节 工业用地及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第77条 工业用地
沿河县中心城区规划布局一处工业用地—石灰溪工业区,规划布局在沙中片区的石灰溪一带,是沿河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载体。
石灰溪工业区以发展绿色轻工业、建材业。沿河县具有的丰富的绿色生物资源,以及“粮、菜、茶、畜、果”等特色优势农业资源,为绿色轻工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此外,依托环境容量大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
规划工业用地131.09公顷,人均5.70m2,占建设用地的5.78%。
第78条 仓储物流用地
结合高速公路匝道,铁路站场,以及港口建设,在沿河县城区共布局四处仓储用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