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分子化学习题与解答(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外加1mol%的醋酸时,f?2NaNaNa??0.005Na22?1.9900

当P=0.995时, Xn?22??100.2

2?Pf2?0.995?1.990022??166.8

2?Pf2?0.999?1.9900当P=0.999时, Xn?

6: 由1mol丁二醇和1mol己二酸合成数均分子量为5000的聚酯,

(1)两基团数完全相等,忽略端基对数均分子量的影响,求终止缩聚的反应程度P; (2)在缩聚过程中,如果有5mmol的丁二醇脱水成乙烯而损失,求达到同样反应程度时的数均分子量;

(3)如何补偿丁二醇脱水损失,才能获得同一数均分子量的缩聚物?

(4)假定原始混合物中羟基的总浓度为2mol,其中1.0%为醋酸,无其它因素影响两基团数比,求获得同一数均聚合度时所需的反应程度。 解:

(1)—[CO(CH2)4COO(CH2)4O]— M0=(112+88)/2=100,

Mn5000??50 M01001由Xn??P?0.9800

1?PXn?(2)r=Na/Nb=2×(1-0.005) /(2×1)=0.995

1?r1?0.995??44.53 1?r?2rP1?0.995?2?0.995?0.9800Mn?Xn?M0?44.53?100?4453Xn?(3)可排除小分子以提高P或者补加单体来补偿丁二醇的脱水损失。 (4)依题意,醋酸羧基为2×1.0%=0.02mol 己二酸单体为(2-0.02)÷2=0.99mol ∴

f?2?2?1.9900

0.99?1?0.0222 代入数据44.53?

2?P?1.99002?Pf根据Xn?解得P=0.9825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名词解释

活性种(Reactive Species):打开单体的 π 键,使链引发和增长的物质,活性种可以是自由基,也可以是阳离子和阴离子。 均裂(Homolysis):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形式,均裂的结果,共价键上一对电子分属两个基团,使每个基团带有一个独电子,这个带独电子的基团呈中性,称为自由基。

异裂(Heterolysis):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形式,异裂的结果,共价键上一对电子全部归属于其中一个基团,这个基团形成阴离子,而另一缺电子的基团,称为阳离子。 自由基聚合(Radical Polymerization):以自由基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离子聚合(Ionic Polymerization):活性中心为阴、阳离子的连锁聚合。 阳离子聚合(Cationic Polymerization):以阳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以阳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诱导效应(Induction Effect):单体的取代基的供电子、吸电子性。

共轭效应(Resonance Effect):共扼效应存在于共扼体系中,它是由于轨道相互交盖而引起共扼体系中各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发生平均化的一种电子效应。共扼效应使体系的键长趋于平均化,体系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可分为 σ-π 共轭、p-π 共轭、π-π 共轭、σ-p共轭。空间位阻效应(Steric Effect):由取代基的体积、数量、位置所引起的效应,它对单体聚合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但它不涉及对活性种的选择。 双基终止(Bi-radical Termination):链自由基的独电子与其它链自由基中的独电子或原子作用形成共价键的终止反应。 半衰期(Half Life):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笼蔽效应(Cage Effect):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本分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引发剂效率(Initiator Efficiency):引发聚合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剂效率。

转化率(Conversion):单体转化为聚合物的分率,等于转化为聚合物的单体量比去用去单体总量。

阻聚剂(Inhibitor):能够使每一自由基都终止,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形成活性低、不足以再引发的自由基的试剂,它能使聚合完全停止。按机理可分为加成型阻聚剂(如苯醌等)、

链转移型阻聚剂(如 DPPH 等)和电荷转移型阻聚剂(如 FeCl3 等)等。 缓聚剂(Retarder):能够使一部分自由基终止,聚合减慢的试剂。通常不出现诱导期。 自动加速现象(Auto-accelerative Phenomena):聚合中期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

动力学链长(Kinetics Chain Length):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动力学链在链转移反应中不终止。

链转移常数(Chain Transfer Constant):是链转移速率常数和增长速率常数之比,代表链转移反应与链增长反应的竞争能力。

问答题

1. 下列烯烃类单体适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或阴离子聚合,并说明原

因。

CH2CHClCF2;

CH2CHC6H5CH2; ;

CH2C(CH3)2;

CH2CH2CHCN;

CF2CH2

C(CN)COORCHCHCH2CHCHCH2C(CH3)COORCH2CF2CHClCH2解:适于自由基聚合,Cl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也有共轭效应,但均较弱。

CF2CH2适合自由基聚合。F原子体积小,结构对称。

CHC6H5CH2CHCHCH2可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以及阴离

子聚合。因为π共轭体系电子的容易极化和流动。

CH2应。

CHCN适合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CN是强吸电子基团,并没有共轭效

CH2CH2CH2C(CH3)2适合阳离子聚合。CH3为供电子基团,CH3于双键有超共轭效应。

适合阴离子和自由基聚合,两个吸电子基并兼有共轭效应。 适合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因为是1,1-二取代基,甲基体积

CCNCOORCCH3COOR小,COOR为吸电子基,甲基为供电子基,均有共轭效应。

2. 判断下列单体能否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并说明理由。

(1) (3) (5)

CH2C(C6H5)2 (2)

CH2CHOR

ClCHCHCl (4)

CH2CHCH3

CH2CCH3C2H5 (6)

CH3CHCHCH3(7)

CF2CFClCH2 (8)

CH2CCH3COOCH3 (9)

CH3CHCHCOOCH3

解:(1)

C(C6H5)2不能通过自由基聚何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因为取代基空

间阻碍大,只能形成二聚体。

(2)(3)

CH2CHOR不能通过自由基聚何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因为OR为供电子基。 不能通过自由基聚何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 。因为单体结构对称,

ClCHCHCl1,2-二取代造成较大空间阻碍。

(4),(5)

CH2CHCH3与

CH2CCH3C2H5均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

量聚合物。由于双键电荷密度大,不利于自由基的进攻,且易转移生成烯丙基型较稳定的自由基,难于再与丙烯等加成转变成较活泼的自由基,故得不到高聚物。

(6)

CH3CHCHCH3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因为位阻大,且

易发生单体转移生成烯丙基稳定结构。

(7)

CF2CFCl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这是因为F原子体积很小,

Cl有弱吸电子作用。

(8)

CH2CCH3COOCH3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由于是1,1-

二取代基,甲基体积小,均有共轭效应。

(9)

CH3CHCHCOOCH3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由于是1,2

-二取代基,空间阻碍大。

3. 总结烯类单体的聚合特征得到以下规律:

(1)能形成聚合物的 主要是乙烯,乙烯的一元取代物,乙烯的1,1-二元取代物。乙烯的1,2-二元取代物除个别以外一般不聚合。

(2)大部分烯类单体能按自由基机理聚合,只有少部分按离子型机理聚合 (3)有些单体可按自由基,阳离子和阴离子机理进行聚合。 请对以上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解:在乙烯上如有1,2-二取代基的化合物(除取代基体积很小外),由于空间阻碍大均不能聚合。在乙烯上如有一个取代基,或两个1,1-二取代基(如取代基不过大),一般说来均能进行聚合,取代基的诱导和共轭效应能改变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对所形成的活性种的稳定性有影响,因此决定了单体对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以及阴离子聚合的选择性。几乎所有取代基对自由基都有一定共轭稳定作用,因而一般带有吸电子基的单体或有共轭体系的单体均能进行自由基聚合。而带有强供电基团的单体或有1,1-两个弱供电基团的单体方能进行阳离子聚合。而带强吸电子基团的单体能进行阴离子聚合。π电子流动性大,易诱导极化的单体则可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4. 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分子式和分解反应式:

(1)偶氮二异庚腈 (2)过氧化十二酰(3)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4)异丙苯过氧化氢 (5)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 (6)过氧化氢-亚铁盐 (7)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基苯胺

请说明这些引发剂的引发活性和使用场合。

CH3CH3CH3CH3(CH3)2CHCH2CNNCCH2CH(CH3)2解:(1)偶氮二异庚腈

CH3(CH3)2CHCH2C + N2CH3

O(2)过氧化十二酰

OO2C11H23CO

C11H23COOCC11H23(3)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HOCOOCOOOH2HO + 2CO2

(4)异丙苯过氧化氢

CH3COOHCH3(5)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

CH3CO + OHCH3SO42-+SO4- +HSO3

S2O32- + HSO3-

(6)过氧化氢-亚铁盐

H2O2 + Fe2+OOOH-+ OH + Fe3+CH3CH3

(7)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基苯胺

CH3OC6H5COOCC6H5+C6H5NC6H5NCH2 +C6H5 CO +C6H5COOH

其中(1)至(4)为热分解型油溶性引发剂。其中,t1/2 =10h的温度依次为52℃,62℃,44℃,和133℃。(5)至(7)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均为高活性引发剂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有机溶剂)聚合。水溶性引发剂适用于水溶液和乳液聚合。

5. 解释为什么引发剂的活性顺序一般为:过氧化二碳酸酯类>过氧化二酰类 >过氧化酯类>

过氧化二烷基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分子化学习题与解答(3)在线全文阅读。

高分子化学习题与解答(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452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