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会科学以下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
A.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B.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4.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 )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5.“大系统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 A.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B.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C.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6.更多地发挥智囊和思想库的作用,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 )
A.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B.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C.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D.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7.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尤为巨大的高新技术是( ) A.生物工程 B.信息技术 C.新材料技术 D.新能源技术
8.“中原皇朝中心”意识和“欧美中心”意识是东西方文化关系以下状况的突出表现( )
A.历史上两者的对立和排斥 B.现实中两者的会通和相融
31
C.主张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 D.标志着东西方文化永远无法互补
9.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 )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10.跨学科研究产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新学科有多种结构形态。广告学属于( ) A.线性跨学科 B.结构性跨学科 C.约束性跨学科 D.高层次综合性跨学科
三、简答题
1.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面临哪些挑战?
2.在自然科学领域出现的“新人文主义”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
3.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的系统化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手段的高技术化趋势主要有哪些表现? 四、论述题
1.说说你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五大趋势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2.概述东西方文化关系问题、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关系问题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关联。
参考答案 一、语词解释
1.就是唯科学主义,一种认为科学万能的思想态度。
2.一种极度强调人和人的价值的思想态度,与科学主义相对立。
3.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交叉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新兴学科群。
4.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科学体系。
5.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和人工系统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有序的大系统。
二、选择题
1.A 2.C 3.B 4.A 5.C
32
6.B 7.B 8.A 9.D 10.C 三、简答题
1.一是迅速发展、日趋复杂的社会实践不允许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滞后现象长久持续;二是分支学科激增,使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部综合面临挑战;三是世界各国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程度不一,给面向全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带来困难。
2.内涵: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样一种科学,是人性化、可以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科学。意义:体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表明自然科学工作者对于人文主义的合理部分的认可和重视。
3.一是在跨学科的研究和学科大跨度的延伸中,现代科学技术显示了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整体风格和一体化特征。二是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的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同时并进,使人文社会科学在多维视角的观照下得到更快发展。三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趋于系统化。 4.人文社会科学更多地直接参与社会管理;满腔热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更多地发挥智囊和思想库的作用;更多地得到高水的基础研究的支撑。
5.分别突出地表现为信息摄取中的高新技术化、信息处理中的高新技术化、研究方法的高新技术化。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首先,教材所概括的五大趋势是一个有机整体,依次分别讨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主导价值取向,主要思维方式,社会实践功能,以及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它们既是对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是立足于20世纪末叶对未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向的预测。其次,五大趋势分别处在一个“大系统”的特定的层面,并按照层次高低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深刻联系。再次,五大趋势的概括,无例外地反映了中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紧迫需求。 2.答案要点: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关联表现为:第一, 文化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母体,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文化基础、文化背景、文化发展方向;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处理状况,直接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第二,研究东西方文化关系这个世界性、跨世纪的问题,既是促进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又是人文社会科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关系问题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关联表现为:第一,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看,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两者在科学价值取向上的对立,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众多
33
学科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科学选择,影响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许多人文社会科学之所以取得具有突破性的成果,不论研究者是否意识到, 实际上都是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观念态度和思路方法,在不同层面上有所沟通和融合密切相关的。第二,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需求看,当今时代的前沿课题同时困扰着科学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从客观上要求两者的合作;而科学的自身发展也迫切要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
第九章 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一、语词解释 1.教育学:
2.《礼记·学记》:
3.《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
4.《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5.大教育观: 二、选择题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 )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4.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 )
A.乌申斯基 B.杜威 B.皮亚杰 D.布鲁纳
5.五六十年代,致力1:在整体性教育实验中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布卢姆
6.曾经产生过广泛影响然而并不属于20世纪教育理论的是( )
34
A.发展性教学理论
B.通过“发现”主动学习理论 C.掌握学习理论 D.阶段教学论
7.产生了持久深刻的影响然而并不属于近年来我国有关小学素质教育实验的运动是( )
A.愉快教育 B.和谐教育 C.生活教育 D.情境教育
8.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终身教育论始于60年代( ) A.瑞典的“回归教育”试验 B.日本100年来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C.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终身教育年” D.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 9.“全程教育”的主要内涵是( )
A.人生受教育的场所不能再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 B.教育不能再是一次性的和终结性的,它面向人的一生
C.教育不能只是面向少数人,它是面向全体、战胜机会才;平等的一种手段 D.教育不但要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变化,而且要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10.“全域教育”的主要内涵是( )
A.教育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整个社会成为学习社会 B.“活到老,学到老” C.教育是人民的第一需要 D.教育要强调入的全面发展
三、简答题
1.近代教育学的形成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何联系?
2.20世纪初期现代教育思潮第一次推进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何联系? 3.20世纪中期现代教育思潮第二次推进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何联系? 4.20吐纪中后期现代教育思潮第三次推进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何联系? 5.当代中国有关小学素质教育实践的跨学科探讨,对于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有什么积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学习指导作业答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