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
2.我就通过视频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新旧风光,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在此我还花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出诗的韵律,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学法,学会学习。
3.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空濛”这个词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并发现它美,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在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随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单个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诗句的意思。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教学中善于运用评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高涨,在感受美育的同时,自信心和表现欲均得到很好的提高! 5.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
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你们一定会背不少古诗吧,你愿意背诗给大家听吗?从古到今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动情,把祖国壮丽秀美山河描摩于笔端。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吗?出示图:天门山的诗配乐画面 1、浩瀚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诗人李白写下豪情万丈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这首诗中的山美在何处?(有气势的高山)这首诗中的水美在何处?(奔流不息的水)
小结: 祖国的这一处山水是雄伟壮阔的,多么啊!今天,我们将会去领略祖
国另一番山山水水!
二、揭示题目,介绍作者及写诗背景
1、 介绍西湖及诗人的写作背景。(播放西湖的风光图片并作介绍。) 西湖位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市内,闻名中外!那美丽的湖光山色,秀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默客!相传,在距今900多年前,北宋大诗人苏轼游历到此,顿时被西湖的迷人风光吸引住了,于是他便约了几位好友到西湖边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的美丽风光,写下了这样的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篇,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那就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把这首诗的题目写一写吧!(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
看看这诗的名字,真让人舒服。就好像我们感受这音乐一样,来让我们把这样的感受送到诗中来。
读出了音乐的委婉,指3名同学读。(音乐朗读)
2、释题:再读读题目,你从题目中知道什么?(请生自由说) 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媚,(师板书:晴)后来却下起雨(诗板书:雨)。诗人在湖边一边饮酒,一边观赏西湖的湖光山色,多么令人陶醉啊!让我们一起来陶醉地再读读课题!(齐读)(老师范读整体感悟)
三、读出韵律,熟读诗句
现在让我们一起畅游西湖,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首诗,看谁能把这首诗读的既准确又流畅。 1、 汇报检测生僻难读的字:
这首诗中有几个较为难读的字,同学们都读准了吗?谁来试试读一读。图片出示:潋滟 浓妆 艳抹 (指名读 齐读) 2、汇报读并评价
相信你们把这些词放到诗句中,会读得更好!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A生读。评价:你读得真准。
B生读。评价:你读的真流畅,还有点诗人的气质呢? C生读。评价:越读越响,越读越棒。
D齐读:现在,让我们发挥集体力量,一起读这首诗!(生齐读诗) (2)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古人读诗,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可有趣了! 出示节奏: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墨/总——/相宜/。
A. 出示诗句节奏:由教师领着学生读 B. 学生自由发挥。
怎么样?有趣吧!古人学习古诗的时候,就是这样一遍一遍的吟诵,最后不知不觉就把诗给背下来了。
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读,你也能把诗背一下吗?自己在座位上试试看。 (指2名背)大家瞧瞧,真能背了,给他最热列的掌声吧! (全班齐背)评价:咱们的同学中真是藏龙卧虎啊! 四、引导展开想象 学生自我构建 体会诗的意境美
古人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信你看看,读着读着,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的画面。
读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请用你最美的语言把你的所想的表达出来。咱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1、品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汇报:从“水光潋滟晴方好” 我看到了西湖晴天的画面。 (1)从诗中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晴天的西湖呢?(从“晴”字中看到的。) 板书:晴
指导朗读:你的眼睛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来。那你认为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生:读出晴天的感觉)请你读一读。(2名学生) 评价:老师感受到你们把“晴”字突显出来了,这可是一个朗读技巧哦。 (全班齐读)
(2)诗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晴天呢?(水光潋滟) 理解“潋滟”:“潋滟”是什么意思?(波光闪动的样子)
小结:能结合注释学习古诗,这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你真是个细心又会学习的孩子!
指导朗读:是啊,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波光鳞鳞,波光艳丽。把你的这份感受放进文字里,读读吧!(读2遍)
评价:你把这“水光潋滟”读的多美啊!这些同学能根据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朗读,就能读出诗的意境来,多好啊!愿意读的站起来读吧!(生读)
(3)过渡:同学们,晴天时诗人只写了西湖的水,你还能想象到水以外的其他景色吗,请用最简洁的词语表达出来。(学生各抒己见) (4)播放西湖明媚图片和潺潺流水的视频。
让我们欣赏一下阳光明媚中的西湖是不是有你想象中如此美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语文德育渗透课例三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