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交点,就是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再以垂足为圆心画圆,圆与两条垂线分别相交,连接4个交点,即可得到圆内最大的正方形。) 师:除了确定圆的半径,还要确定什么? 生:圆心的位置。 师:如何确定圆心的位置? 生:因为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只要找到正方形边长的中点,也就找到了圆心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吧 3.学生独立设计图案。 (1)让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提高速度,保证质量。 2)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巡视,发现问题立即给予帮助。 三、交流展示,作品欣赏 1.请学生给自己的作品涂色并适当修饰,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交流。 2.投影出示从网络上收集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由于课堂时间所限,学生完成任务可能有困难,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作品展示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第10题。 师:第一幅图与刚才所画的图形有什么联系? 生:在刚才图形的大圆中加一个正方形,然后擦掉大圆中正方形的外围部分。 师:第二幅图中小圆与大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生:大圆半径是小圆的直径,所以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 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第三幅图? 生:太极,八卦阵?? 师:从这个太极图中你看到几个圆? 生:一个大圆和两个小圆。 师:这里的大圆与小圆的半径又有什么关系? 生:大圆半径是两个小圆的直径,所以大圆的半径是两个小圆的半径的2倍。 师:第3、4幅图有什么联系? 引导生回答:作图的方法一样,第3幅图中有同样的两个小半圆,第4幅图中有同样的4个小半圆。 师:说得非常正确。其实不仅第3、4幅图之间存在联系,它们与第2幅图也有联系。它们的基本构图都是一样的,只是涂色的方法不同。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利用圆规和直尺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作图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和半径。有时为了设计方便,还可先添加一些辅助线。如果能利用圆的对称性(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再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幅漂亮而有创意的作品就诞生了。 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幅图,谁能说一说这两幅图的设计方法? 师:从左图中你看到了几个圆?它们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生:每一个水滴形中都有三个半圆(一个大半圆两个小半圆),通过测量发现,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半径的2倍。 师:如何确定它们的圆心位置? 生:先画最大的圆,然后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得到四条半径,最后在每条半径上画一个中圆和两个小圆。 生:把大圆半径平均分成4份,中圆圆心在二分之一的地方,两个小圆的圆心分别在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的位置上。 生:大圆半径4厘米,中圆半径2厘米,小圆半径1厘米。 生:两个小半圆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其实和刚才画的太极图是一样的。 师:看来通过分析同学们已经找到左图的设计方法了。下面谁来说一说右图与例题有什么联系? 生:例题是4片叶形,这幅图中有8片叶形。刚才是每隔90度画一个小圆,那么这里只要隔45度画一个小圆就可以了。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是的,只要将例题中的图形以圆心为中心旋转45度就可以了。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画一画,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漂亮。下周我们将所有作品在后面的宣传栏里展示,评选出最佳设计作品,或许我们同学当中就有未来的设计师哦! 板 书 计 划 课 后 记
年级 班次 时间 201 年 月 日 第 单元第4节 总第37节 课题 圆的周长,教材62、63页,例一,及做一做,完成练习十四1--4题。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 教学 正确计算圆周长。 目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重点 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 教具 学具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一个正方形。 这是什么图形?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 C=4a 2、什么是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 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B、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C、用一条小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 (1)教学例1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第一个问题: 已知 d = 20米 求:C = ? 根据 C =πd 20×3.14=62.8(m) 第二个问题: 已知: 小自行车d = 50cm 先求小自行车C = ? 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62.8 ÷1.57=40(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40周。 三、巩固练习。 1、求下列各题的周长。书本65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2、判断正误。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 ) (3)C =2πr =πd ( )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 四、作业。 P64 做一做 ,练习十五的第5、8题 圆的周长 板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书 C=πd C=2πr 计 划 课 后 记
年级 班次 时间 201 年 月 日 第 单元第5节 总第38节 课题 圆周长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四其余各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教学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目的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重点 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难点 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具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π 2π 5π 10π 8π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πd 0 c=2πr 3.14×2 2×3.14×4 0 2厘米 =6.28(厘米) =8×3.14 =25.12(厘米) 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Π表示什么吗? (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 C=πd C=2πr (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 直径=周长÷圆周率 半径=周长÷(圆周率×2) 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c=3.77m 求:d=? 解:设直径是x米。 3.77÷3.14 3.14x=3.77 ≈1.2(米) x=3.77÷3.14 x≈1.2 (2)做一做。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c=1.2米 R=c÷(2Π) 求:r=?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表格式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