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文献
21 00年第 2期 (总第 2 2 ) o期 课程与教学研究
教育技术支持的精品课程建设范式探析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觉文化与媒介素养”例视为聂竹明 .张舒予(. 1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 1 0; 4 0 0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 0 9 ) . 10 7[摘要】品课程的建设范式体现在理念与目标、设与研究、施与管理等方面。精建实国家级精品课程“觉文化与媒视
介素养”设具有鲜明的教育技术支持的范式特征,体表现在:建具以生为本,养教育技术人才和大学生文化素质;器培道结合,展素养教育及其资源开发的途径;放共享,建持续发展、拓开构和谐相生的生态学习资源。 【关键词】育技术;品课程;程范式;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精课[中图分类号】 4 4 G 3[献标识码】 文 A
无论是在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中,还
提高学生认知,初步实现文化背景下教育技术研究的合理聚焦、技术背景下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的时代开拓、教育背景下技术思维对媒介发展的科学关照。其课程建设在理念与目标、设与研究、建实施与管理上具有鲜明的
是在具体的精品课程的实践推进中,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的支持均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但时至今日.对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育技术实践的经验总结与发展思考 .具体的技术支持远大于整体的范式探索。 讨论教育技术与精品课程建设的关系,要借鉴教育信息化服务观、教育技术价值论、教育信息生态观等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成果,必须超越纯技术的域 .将教育置“于技术建构的现代社会文化情境中,于教育、置人与社
教育技术支持的范式特征。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成功建设,教育技术与精品课程相辅相是
成、共生共长的典型实践案例。因而,分析其中教育技术支持的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对于教育技术理论成果的实
践认同、高等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以及教育技术学科的完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会文化的关系中。从技术一人一教育的关系中去理解技术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问
题” 1在技。[ 1“
术、、育的关系中,人教人是目的,教育是手段,术是技环境条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教育 .术服务和服技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提供了人和技术发展的空间。”l【以系统的、 2‘‘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
、
课程范式、品课程与教育技术精
“范式” P rdg ( aa im)是从希腊动词“排展现”并 ( x iin ieb ie派生而来的。 E hbt gSd ySd ) i在词典中,范式被理解为“例”“形变化表”范或词。对研究范式的探
生态系统,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新的教学环
讨,自库恩 ( . u n 9 0年出版的《学革命的起 T K h )1 6科结构》库恩从科学哲学角度提出并诠释范式。 ( aa i一词,含义是指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 P rdg m)其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常规科学所是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括三个方面的内包 容:同的基本理论、念和方法 .同的信念和某种共观共自然观。4[ 1范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等领
境、学手段、教教育理念成为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互相促进。”1[ 3
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程应运读图时课代的教育挑战而生,站在教育技术的立场,教育实践从的角度,融汇西方哲学思潮与中国文化传统,入考察深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转向,鉴传播学、借艺术学、号符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弘扬传统文化,发教育资源,开
域,为揭示和描述这些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其过程
基金项目:家级精品课程“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国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技术支持的精品课程建设范式探析——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视觉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