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梅花是词人潜心修行的清寂与阔达,犹如满城华灯照耀空明内心净土,表露作者佛禅心迹。“银梅”中隐逸、高远、淡雅的丰厚禅意是梅花在诗词创作中表达意蕴的创新,也是吴藻词曲中“梅花”情结文化内涵的独到之处。
第三,是其坚贞不屈,凌傲高冷的外现。吴藻生活的嘉道年间是一个由盛转衰的特殊时期,她目睹国家由昌荣转向萧条的过程并为国家命运担忧,为山河飘絮下的百姓诉苦,“只手挽银河,心如铁。”(《满江红?谢叠山遗琴二首》)18是她中年时期为国为民胸襟的写照。而在她诉求无望“浮沤幻泡都参透”之后,她人生信念发生转变,在香南雪北庐下种梅赏梅,以青灯红梅填充为国为民胸怀,将旧日豪情壮志和对现实的不满全寄存于“梅花”中,一心追求“修得到梅花”的人生目标。如此分析,“梅花”情结在吴藻词曲中是她豁达胸怀的写照。
三、吴藻“梅花”情结探因
第一,地域文化的滋养。吴藻为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杭州种植梅花的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数量之多是其它任何一种观赏性植物都无法比拟的。据《杭州府志?西湖游览志》记载:“溪山十八里,皆种梅。”(《肖士玮南归日录》)19;“法华自方井之西,石人岭下以东,纵横十余里,皆有梅成林。”(《释真梅谱》)20纵观杭州梅花历代都有种植,并且有两个种植高潮,一是唐宋时期,杭州成为我国东南的赏梅中心;二是明清时期,杭州的孤山、超山、西溪为天下赏梅胜地。生活在这样一个赏梅圣地,男女老幼都赏梅爱梅、文人墨客都咏梅,吴藻自然也受到风俗和环境的影响,自幼喜爱梅花还亲自种梅,中年时期迁居南湖,一个“古城野水,多梅花”的好地方。这便是吴藻词曲饱含“梅花”情结的一个缘由了。
第二,友人的影响。在吴藻开始写诗作词后,与之交往的文人墨客多爱梅。在吴藻的题友人词中也多涉及梅花。
“阴阴薄暝,悄黄昏时候,几树梅开暗香逗。又疏帘半卷,和月和烟,分不出、花影风筛翠袖。小窗灯火里,拥髻微吟,想见伊人正呵手。”(《洞仙歌?奉题梁溪顾羽素夫人<绿梅影楼填词图>》)21
此词将词人与好友顾夫人在绿梅影楼中赏梅、画梅、赞梅、诵梅的温馨情景描绘于纸。在与友人的相处中,诗人仿佛见到梅花仙子与得道的词仙,使得她在词结韵出直接赞美梅花与顾夫人都如仙人般高贵典雅。
此外《鹊桥仙?沈湘佩女士属题红白梅花卷子图,亦女士所作》《探春?落灯后四日梦蕉兄招同西溪探梅》《沁园春?新安齐梅簏先生性爱梅,得林处士像一帧,忽悟前身小影,因颜之曰梅花居士图,嘱题此解》《踏莎行?腊月初旬湖上大雪》《浣溪沙?周暖姝夫人修梅小影》等词曲是描写词人与友人出游赏梅花的情景,词的字里行间都洋溢这词人和友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叹。所以说,吴藻具有“梅花”情结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友人的影响。
第三,受著名爱梅诗人林逋的影响。林逋多爱梅鹤,甚有“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之说法,其写梅诗词多受众词人喜爱。吴藻向往林逋般梅妻鹤子的避世闲淡,希望能像故人在凡尘中以梅花和仙鹤为伴,远离世间纷扰。吴藻的词曲中涉及林逋以及其生活的有十首之多,在此些词曲中吴藻多以“梅”自喻,“仙鹤”比喻林逋先生,还经常化用、活用林逋所用过的梅花意象,如“黄昏、影斜、暗香”等。
“世外高风,隐君子、当年和靖。早占却湖天一角,水窗烟径。残雪断桥寒着履,夕阳孤屿春回艇。问几生、修得到梅花,先生聘。云木下,钩輈听;图画里,笙歌屏。甚泉香荐菊,可曾消领?石老苔荒仙鹤梦,横枝一朵诗人影。月明中、我欲抱琴来,青山应。石老苔荒仙鹤梦,横枝一朵诗人影。”(《满江红?西湖咏古》十首之七)22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道出自己“修得到梅花”人生目标,精神道路上希望与林逋这位高洁脱俗的隐士做伴,希望自己能化作梅花仙鹤,与林逋为伍。在《花帘词》《香南雪北词》中还有如:《念奴娇?题均香<空山听雨图>》《八台城路?西路花隐诗画集》《洞仙歌?奉题梁溪顾羽素夫人<绿梅影楼填词图>》《莺啼序》《疏影?双湖夫人善鼓琴,工诗画,性爱梅。自毘陵随宦来杭,以<梅窗琴趣图>属题。云昔居塞北无梅,追忆故园春色而作。即用白石老仙均谱之》《摸鱼儿?同人重建和靖先生祠于孤山,许玉年明府为补梅饲鹤,填词记事,嘱和原韵》《沁园春?新安齐梅麓先生性爱梅, 得林处士像一帧,忽悟为前身小影, 因言之曰梅花居士图,嘱题此解》等十余首与林逋或林逋的诗句相关的词,这些与林逋有关的词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写梅花。所以我们可探讨出,吴藻对于林逋的敬仰也是吴藻词曲 “梅花”情结的一大原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论吴藻词曲中的“梅花”情结(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