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帘开,月华如水浮天街。浮天街,冷萤一点,飞上凉钗。轻罗小扇红罗鞋,夜深相约横琴来。横琴来,曲终香烬,淡杀吟怀。”(《忆秦娥》)7
两首《忆秦娥》,清丽幽怨“玉梅”“花帘”下,相约春来,词人赋予“梅花”的情义比早一时期要丰富许多。此时的梅花在作者的生活中不仅是观赏玩物,在创作中也不仅是意境堆砌的工具,而是本人的自拟。“玉梅开在深深树”诗人表明自身清白如玉,待字闺中。此刻寒冬,却即将迎来“春来处”,梅花绽放,寒梅香艳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而此时作者也是少女怀春却又“夜深相约横琴来”却“曲终香烬” 。心事无人可诉说,便以“梅”自喻,隐藏怀春情愫,期待自己能在即将到来的春天“轻罗小扇红罗鞋”“疏香小艳”。
综上,早期吴藻词曲创作中,梅花是作者抒发少女清丽幽怨情怀的主要载体。
(二)梅花中的孤苦人生与高洁凄清
俞陛云《清代闺秀诗话》中写到:“清,闺秀之工填词者,清初推徐湘蘋,嘉道间推顾太清、吴蘋香。湘蘋以深稳胜,太清以高旷胜,蘋香以博雅胜,卓然为三大家。蘋香初好词曲,后兼肆力于诗。父与夫皆业贾,两家无一读书者,而独见秀异,殆由夙慧。”8可见,吴藻生于商贾之家,又嫁给同邑商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并不愉悦,“两家无一读书者”更不能使这位才情横溢的女词人满意。中年她以梅自喻,抒发对婚姻不满,直言豪情心声,在梅花中突出她向往隐逸的脱世思想。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士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约。看到伤心翻失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请放下,布场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拔。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阙。”(《金缕曲》)9
这是一首荡气回肠的伤心曲。《金缕曲》是吴藻中年时期代表作,也是吴藻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从此词人弃柔用刚,以刚风猛调来大声抒发自身豪情,抛弃“柳边风月”,斟酒读《离骚》,面对大江滔滔歌唱。歌声雄壮嘹亮,直指云天。词人在字里行间呵壁问天,抒发赋予千古豪杰和自身怀才不遇的不平愤慨。
“几家银烛金荷,几人檀板笙歌。一样黄昏深院宇,伤心不似侬多。”(《清平乐》)10
“玉笛数声何处,吹尽落梅飞絮。楼外有红墙,不把夕阳围住,春去,春去,愁杀好花一树。”(《如梦令》)11
“愁杀好花一树”,黄昏院外的双飞燕与玉笛声吸引着词人,她却飞不出院宇,被世俗婚姻阻碍,婚后三从四德的生活与自身志趣相去甚远,与丈夫没有精神交流使得她在有苦无法诉说只能以花自比,抒发自己的感伤情怀与不满现实,追求理想自由的情感,梅花词体现其向往隐逸生活的思想。
“绿腰裙、年年芳草,春风老却和靖。段家桥畔西泠路,寂寞古梅香冷。空自省。便荐菊、泉甘那许吴侬认。旧游放艇。记图画中间,玻璃深处,层吊斜阳影。先生去,抱月餐霞无定,几时鹤梦能醒?重来风景全非昔,一角楼台新证。栏欲凭。觉树底、霜禽小语留清听。行吟翠岭。把谢句闲携,巴歈试和,对面碧山应。”(《摸鱼子》)12
本词表达对“梅妻鹤子”林逋先生的敬念,以清幽的古梅自喻,凸显自己卓尔不凡却只能孤芳自赏的寂寞。词作中,梅花不仅是孤苦人生的表达,更是其高洁凄清性情的表现。
(三)梅花中的禅佛生活与隐逸避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论吴藻词曲中的“梅花”情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