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人物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现代的人物画已经和古人完全不同了,如果现代还是恪守那些传统的十八描,一定会大大束缚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所以说现代人物画要具备现代构成意识、造型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蒋兆和与徐悲鸿开创的风格,包括刘大为老师走的这条现实主义的路子,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开创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他们这一代人的开创,中国人物画也不会达到这样的高峰。可以说,现代人物画更加成熟了,并且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褚:现代人物画紧跟时代,包括现代题材、主题创作,表现历史人物故事、革命家、战争场面等,是现代意识形成的翻版。而古代不同,表现侍女、罗汉,诠释一种纯美的东西。我们现在为了符合时代要求去表达内容,但当这样去表达时,我们自己是否被感动了?民族审美意识的传承以及以笔墨为标准的中国画形态,与山水、花鸟相比,人物画弱化了很多。画重大题材时,其实画家自己并没有被感动。
孙:生活在现代社会,不可能脱离时代、独立于社会主流意识。作为人物画家,去表现现实主义题材,首当其冲。山水画、花鸟画表达的传统的中国画精神,而人物画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必然会受到种种影响。我觉得从古至今,人物画都会受到政治影响,像唐朝的那些功臣像都是为政治服务,宗教场合内大量的人物画为宗教服务,而那个时代是以宗教作为国家的精神信仰,所以实际上也是为政治服务。到了现代,我国提倡艺术为人民,画要表现国家的历史、党的历史、人民的生活,虽然是为政治服务,但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说,人物画并没有脱离政治而存在。
魏晋时期,人物画体现文人的潇洒,以及出世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并不单是文人的思想,同时也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思潮,所以他们表现的书画都有一种魏晋风度,事实上也反映了时代特征,也是为政治服务。达官贵人都提倡那些东西,以后就淡化了,疏离了。我们现在开始怀念那些东西,觉得那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文人画继承了这种传统,作为一种消遣,一种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无可厚非的。
对于形式与笔墨,经过上千年的锤炼,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但假如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是画那些古人的长袍大袖,就离我们太遥远了。大家都画古人、美女、高士、渔樵共渡,把能够体现出中国人理想的画挂在家里,但没人会挂一幅以新中国英雄形象为主题的画。只要中国人在,这种传统就不会消失,这种绘画的形式也不会消失。
褚: 意识形态的需要和老百姓的喜闻乐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孙:市场的需求和政治的需求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政治的需求要考虑国家大局,要有利于社会发展、社会安定、社会团结。作为个人来讲,就不需要考虑这些东西,个人需要有休闲的、娱乐的,是可以把玩的东西。这需要从宏观上来把握。从个人心态和对中国画的认知程度上看,人们都喜欢所谓的小品,小品画表现的都是闲适生活。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画作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其表达的这种情怀,是中国人骨子里永远不会改变的追求。这种东西,从本质上讲,是农工社会文明的产物。中国人以农民工人为主,所以必然会追求安逸、隐逸、清淡的生活方式,而从来不追求猛烈的精神。这已经成为一种理想、一种梦想。尽管生活在喧嚣的环境中,但每个人内心都寻求着一份安宁。中国文人画的传统更多地体现在小品画里。重大题材人物画,缺乏个人的精神关怀,它表现社会主流的意识和政府倡导的意识。表现内容和方法不一样,要求也不同。所以现在每个成功的画家都有两套功夫,既能画重大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大作品,又能操持舒适的小品,但有所侧重,有的人一辈子画小品,有的人只能画大作品而画不了小品。如果两方面都兼得,那便是全面的、成功的艺术家。
褚:从题材、内容各方面来讲,现代人物画是开创性的创作,但纯粹从笔墨来讲,我觉得现代人物画所用的笔墨手段和语言,以及对传统笔墨的挖掘及创造,与中国传统人物画相比,并没有太大的贡献和突破。在中国美术史的整体推进上,现代人物画除了表达现实、反映现实题材以外,对题材、内容、形式,尤其对笔墨语言的贡献并不大。
孙:我觉得你考虑得有点偏颇,近百年来,特别是解放以后,中国人物画在笔墨语言上已经发上了重大改变,并有了新的拓展,其拓展有两个方面。第一,中国人物画以前都是以线条为主,以线描为基本的骨架,赋彩不是主要的。作为这种用线表现的方式,虽然非常成熟,但是相对来说感觉比较单薄一些。对表现现实生活来说还有一点距离。从蒋兆和、徐悲鸿开始,人物画向山水画和花鸟画学习。从笔墨来讲,首先,浙江这一批画家,汲取了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来表现人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而北方的人物画,更多地吸收了山水画的表现方式,用山水画的皴法来画人物的衣纹、形体,甚至包括对面部的塑造。中国人物画笔墨的变化和发展,都没有离开中国的传统。不管画什么题材,不管画多大的场面,他的骨子里都还是中国画的笔墨。第二,现在很多人吸收了西画的观念,画出来也非常新。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也阻止不了这种趋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形-象-意-情——孙培增人物画访谈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