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专门研究宪法修改问题,审议通过了党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讨论党中央修宪建议,形成宪法修正案提请这次大会审议。经与会代表表决,宪法修正案获高票通过。
这次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等载入国家根本法,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确立国家监察体制,充实和调整宪法序言和部分条文,对现行宪法作出21条修改。这些重大修改,充分体现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充分体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必将更好发挥宪法“治国安邦总章程”作用,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三)关于监察法
制定监察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实践经验、为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的现实需要,是坚持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监察道路的创制之举。党中央对国家监察立法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均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制定监察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2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决定,推进监察法立法进程。本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监察法。
监察法分为9章、共69条。明确了监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领导体制,明确了监察工作的原则和方针,明确了监察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责,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赋予了监察机关必要的权限,严格规范了监察程序,加强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代表们普遍认为,监察法是反腐败国家立法,是一部对国家监察工作起统领性和基础性作用的法律,对于提高反腐败斗争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用大量翔实准确的数据,说明了过去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1.7%,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多公里增加到2万5千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从9.6万公里增加到13.6万公里;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居民基本医保覆盖13.5亿人;等等。报告明确指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稳中向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报告提出今年的9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三是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四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五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六是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七是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八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九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代表们普遍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在、令人振奋,提出目标合理可行、令人鼓舞,部署工作全面具体、催人奋进,是一个不忘初心、求真务实、加油鼓劲的好报告,表示赞成并通过了这个报告,同时还审议通过了计划和预算报告。
(五)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3月11日,张德江同志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从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着力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着力完善监督工作机制、着力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着力推动人大制度完善发展、着力加强人大对外交往、着力推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党的建设等7个方面,回顾了过去5年的主要工作;从必须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5个方面,总结了5年工作的体会和经验。同时,报告还对今后一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强调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切实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代表普遍认为,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通篇贯穿着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质特征、科学内涵的深刻把握,表示赞成并通过了这个报告。
(六)关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周强同志代表最高人民法院、曹建明同志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工作报告,深刻总结过去五年法检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准确把握新时代法检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2018年法检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最高法报告中有3处提到我省:第一处是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分提到,大力推广陕西富县“群众说事、法官说法”等经验。第二处是在“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部分提到,陕西等法院设立旅游法庭,就地化解旅游纠纷。第三处是在“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案件繁简分流”中提到,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西安等18个地区开展刑事速裁和认罪认罚从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最高检报告中有1处提到我省,即在“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守护绿水青山蓝天”部分提到,吉林、甘肃、青海、陕西检察机关分别部署长白山、祁连山、三江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作。代表们充分肯定了“两高”的工作,认为两个报告很好地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表示赞成并通过了这两个报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秘书基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