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放样:
根据施工图及建设方给出的红线图,利用经纬仪从原点测定操场的一条边,然后以这条边为基线推出其余的三条边,为便于以后进行场地内各分项工程细部的施工放样,在测定矩形边长时,在各边延长线上设置定位桩。
4.1.2、平整度控制:
本工程控制拟采用方格网法,在场地地形图上定出方格网,方格网采用10×10米,然后并将图上每个点在实地采用木桩定位。在每一层施工完毕后,上面一层结构层施工前,对于方格网上每一点进行测量,并在图纸上及时体现,以便现场施工人员及时掌握结构层施工厚度。
4.1.3、场地清理及土方压实施工工艺:
1、土方开挖前要认真清除地表植物、杂物、积水、表土处理。 2、基层按土基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认真压实,开挖土方时,如遇到土质松软无法达到设计深度时,应修改施工方案,确定切实可行的挖土加固办法,直至挖到设计深度为止。
3、素土压实:采用流水施工作业的方法,土方开挖前应用水准仪器测出标高,经纬仪放轴线,钉好龙门架及标志木桩(控制标高),开挖时严禁超挖,拟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场地的作业方式,应做好雨季排水工作,及时将雨水排出,以及影响施工及工程质量,挖出废土及时外运。素土夯实采用中型碾压机分层压实,每层铺土厚度控制在300mm,压实6~8遍,分层验收,压实密度不小于93%,厚度准许偏差±10%,纵横面高程允许偏差20mm,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4.2土方挖填
该工程土方填挖时必须切实保证将地表土全部清除掉。土方施工宜采用多种机械配合施工,分段并进,全线展开,采用推土机、装载机、刮平机配合人工清除。如地质情况与原设计不符时,可参考规定数值后由设计人员确定。采用机械施工时,应根据使用机械的性能、施工季节
等配备人工修整。
4.2.1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取土,以保证施工安全。
4.2.2土方填筑前,取样测定土样的标准密度、最佳含水量,并进行压实实验,确定不同的压路机速度、振幅、碾压遍数。
4.2.3填土前将原地面大致找平,经碾压处理后,其压实度达到质量标准后方可填方作业。
4.2.4防雨水,应在地面做好临时排水系统,挖出临时排水明沟,就近排入排水沟内。对原地面的水井、沟渠等较大的坑穴,应先分层夯实至原地面高程。
4.2.5运土前修好施工临时便道,车道不妨碍碾压作业,并能保障行车安全。
4.2.6填方一般应用同类土进行,如必须采用不同类型土壤填时,应遵守下列条件:
4.2.6.1同类别土壤分层填筑,不得任意乱填,并尽量减少填筑土类层数。
4.2.6.2水性较差的土壤在透水层较佳的土壤下层时,其表面应自中心线的两侧做3%的坡度。
4.2.6.3水性较大土壤边坡不应被透水性较小土壤所覆盖。 4.2.7 填方应用易干透水的土壤,如采用不透水或透水不良的土壤,需在含水量接近最佳时再进行压实。淤泥、有机垃圾及过湿土壤一律不得使用。
4.2.8填筑时按基层全宽并加富裕量分层填筑碾压,摊铺时使层厚均匀,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碾压时按批准的试验标准规程进行,控制质量,保证符合设计要求的纵横坡度、平整度和均匀的密实度。
4.3场地排水工程 4.3.1、排水沟的布置
排水沟、管应严格按设计坡度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严格按照运动场平面布置图设置排水沟、管,排水系统应接入已有市政管网。
4.3.2、施工流程:
场地整平→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卵石垫层→混凝土基础浇筑→沟壁砌筑(排水管安装)→钢筋混凝土盖板安装(管沟回填)。
4.3.2.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沟槽开挖前,施工负责人认真阅览设计图纸,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劳动力组织准备:根据工程的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质量、工期等各项要求交底,让全体人员树立施工质量是企业生命的宗旨。
4.3.2.2、沟槽放线、开挖:按施工图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放样,沟槽开挖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开挖确定设计标高后,按检验程序要求进行报验,填写沟槽验槽记录,进行沟槽垫层施工。
4.3.2.3、卵石垫层的施工:验槽后,按设计要求由起点开始,沿沟径方向铺设卵石垫层,沟槽开挖验槽后应及时施工卵石垫层,以免沟槽浸水、暴晒。严格注意排水坡度,标高桩直线段2m设置一个,圆弧段应加密标高桩,卵石层应该夯实密实。
4.3.2.4、混凝土排水沟垫层的施工:混凝土所用水泥、沙、石等材料使用前须检验,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是具备实验资质的单位提供,混凝土应该振捣密实,无蜂窝等现象。
4.3.2.5、排水沟壁砌筑施工:排水沟大小以设计图纸为准,主运动场排水沟为M7.5水泥砂浆砌筑,其它为M5.0水泥砂浆砌筑。
4.3.2.6、水泥砂浆抹灰:排水沟底和内壁应平整、光滑、直顺,不得有裂纹、空鼓等现象。
4.3.2.7、沟盖板安装:沟盖板采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沟盖板,在墙体的强度达到75%后方可安装盖板。盖板在运输、堆放过程中,确保
盖板清洁,无碰撞。
4.4水泥石粉稳定层施工
水泥石粉稳定层是由水泥、石粉组成(6%:94%为质量比),水泥和石粉加水级配碾压而成为柔性路面的一结构层,对加强底基层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4.4.1、施工准备:
水泥石粉层材料:硅酸盐水泥、石粉组成(6%:94%为质量比)。 石粉层材料:石屑,由质地坚韧、耐用磨的花岗岩、石灰岩扎制而成。
4.4.2、施工工艺: 4.4.2.1、摊铺:
1、摊铺前对碎石级配层高程符合检查。 2、摊铺时可分幅、分段或分条进行摊铺。
3、机铺或人铺按设计厚度压实×系数=松铺厚度,压实系数人工为1.3~1.4,机械为1.2~1.25。
4、摊铺时必须检查碎石级配层基床,必须清理干净。 4.4.2.2、稳定:
稳压宜用6~8T两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自两侧向中心慢速稳压力两面三刀遍,使其碎石各就其位,穿插紧密,初步形成平面。
4.4.2.3、碾压:
1、用10~15T三轮压路机碾压,后二轮每次重叠轮宽的1/2。由足球场两侧向前压二三遍逐渐移向中心,随即检查横断坡度及纵断离程。
2、碾压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度≥设计要求。
3、碾压中如局部有“弹软”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晾干或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推移应适量洒水,整平压实。
4、分段行施工,衔接处可留一段不压,供下一段施工回转机械之
用。
4.4.2.4、养护:
1、水泥石粉层成活后,须在湿润状态下养生,表面过于干燥时可洒水。
2、禁止各种车辆通行,特别是履带车辆。 4.4.2.5、质量目标:
1、厚度: ±20㎜ 500㎡ 1点 2、平整度: 10㎜ 50m 1点 3、宽度: 不小于设计 40m 1点 4、高程: ±5㎜ 20m 1点 5、横坡: ±0.3% 50m 1点 4.5混凝土基层施工 4.5.1商混配送:
混凝土配送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控制好塌落度及浇筑时间。 4.5.2施工要点: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浇筑时的坍落度宜为10~30mm。
2、浇筑混凝土层前,应清除基层杂物,洒水湿润。
3、浇筑大面积混凝土层时,应纵横每6~10m设中间水平桩以控制模板平整度。
4、浇筑混凝土层前,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定埋设锚栓、木砖等预留孔洞。
5、大面积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区段进行。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材料面层的连接部位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
6、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用棉毡等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日期不少10d。
7、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做面层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某学校塑胶运动场及足球场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