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指南(试行)(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体的关系。通常在污染羽流迁移路径上布设监测井,按季度连续采样,采样周期不少于8个季度。其监测要求如下:

(1)将地下水污染详细调查的所有监测井作为修复(防控)工程运行的监测井;

(2)根据地下水动态及模型分析,在污染羽流前缘向下游运动2~3年的距离上至少布设1口控制监测井;

(3)一旦控制监测井中检测到污染物,须增设监测井,按照校核的模型预测结果确定井距;

(4)根据污染羽流趋势分析结果,可以减少上游采样频率; (5)一旦羽流到达了排泄点,应根据场地特定条件,进一步对监测网进行修正。

根据污染羽流监测结果,及时调整修复(防控)策略。如到达排泄点之前,污染羽流已经稳定,则采用监测自然衰减技术。

7.2.3趋势监测

如果有足够的定性与定量数据信息,应进行趋势监测,以更好地分析修复(防控)工程对污染控制是否有效,判断修复(防控)目标是否可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效果进行模拟预测并结合监测结果进行验证。地下水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的监测要求包括:

(1) 每个季度监测1次,持续八个季度;

(2)若监测值未表现出明显的污染趋势变化,则可减少监测采样频率。

利用图形对趋势进行直观分析,包括污染物水平和垂向浓度等值线图、时间序列图、不同流线上的各监测井与污染物浓度图

28

等。为了量化直观分析中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可以使用统计学检验来将数值结果转化为概率和可靠性的客观陈述。以下给出了修复(防控)监测中常用的统计学检验方法。

(1)污染物浓度是否有代表性:置信区间计算; (2)污染物浓度变化是否明显存在随时间变化的趋势:Mann-Whitney检验(U检验)或Mann-Kendall检验。如果连续8个季度的地下水监测结果的Mann-Whitney检验表明污染物没有明显下降趋势,则可能预示需要改变修复(防控)技术方案;

(3)监测数据是否高于修复(防控)目标值:t检验; 如果监测结果显著低于修复(防控)目标值或差异不显著时,则达到验收标准。

7.3运行、维护及监测实施 7.3.1检查与评估

每年对修复(防控)工程的例行的检查和评估应不少于1次。当场地出现影响修复(防控)工程运行的重大事件时,如气候变化或系统运行故障等事件,应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估。

(1)为确保系统运行及监测工作持续有效进行,应根据场地特性制定检查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a)检查正在实施的运行、维护及监测系统,确保符合要求; b)评估场地条件,包括场地本身、场地建筑物及处理系统; c)评估指导手册实施情况及进度; d)检查场地记录是否及时、全面; e)检查制度化控制的实施情况; f)进行公众健康及安全检查。

29

(2)对检查结果和场地监测数据进行年度评估,应包括如下内容:

a)评估场地修复(防控)的目标可达性;

b)评估系统运行状况及有效性,识别修复(防控)系统需要维修或调整的单元;

c)记录场地修复(防控)和/或监测系统的调整情况; d)在评估基础上提出调整意见或得出新的结论; e)向公众发布场地修复(防控)的相关信息。 7.3.2运行、维护及监测结果报告 7.3.2.1阶段性结果报告

阶段性报告分为月报告、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主要内容及要求包括:

a)如果修复(防控)系统含有现场运行设备,应报告该阶段内设备的运行天数、阶段及累计处理量等;

b)以图表的形式表示污染物的分析结果,并在相关图件中标注各阶段监测点位和重要数据;

c)处理系统污染物削减总量; d)例行维护及检查表;

e)系统故障和/或维修记录,并附说明; f)结论、意见和建议。 7.3.2.2 年度结果报告

年度结果报告应包括所有阶段性监测报告及全年监测结果,并给出结论和建议,具体包括:

a)区域和场地位置图;

30

b)污染区域的地下水位等值线图、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图; c)所采用检测方法的简要说明; d)所有阶段性数据及相关结论和意见;

e)利用工程化控制和处理系统进行修复(防控)的场地,应基于阶段性的报告,给出工程方面的结论、意见和建议。

31

第八章 修复(防控)终止

8.1修复(防控)工程验收

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程验收应由地(市)以上环保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验收前应进行修复(防控)效果评估,判断修复(防控)目标是否实现。

8.1.1修复(防控)效果评估监测井设置

评估修复(防控)效果的监测井应不低于6口。验收监测井应根据地下水的流向进行设置,其中修复(防控)工程所在区域的地下水上游不少于1 口,修复(防控)工程区内不少于3 口,修复(防控)工程所在区域的地下水下游不少于2 口。

验收的监测井可以利用地下水环境调查和修复(防控)工程运行中建设的监测井,但其数量一般不应超过验收监测井总数的60%,新建监测井布设在地下水环境调查确定的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或者根据不同类型的修复(防控)工程进行合理的布设。未通过验收前,应保持地下水验收监测井完好。

8.1.2修复(防控)效果监测验收方法

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程验收时,可采用逐个对比法或t 检验的方法判断场地是否达到验收要求。

(1)当修复(防控)区域的面积小于或等于10000 m2时,应采用逐个对比法进行评价。当检测值低于目标值时,达到验收要求;当检测值高于或等于目标值时,未达到验收要求。

(2)当修复(防控)区域的面积大于10000 m2时,当低于

3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指南(试行)(7)在线全文阅读。

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指南(试行)(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27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