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收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 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突破方法:讲练结合,小组观察、合作探究。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数据的能力 。 突破方法:自主练习和小组交流相结合。 课前预习: 课堂作业第21页的课前预习 课本第36页例1和“做一做” 课中 课前预习。 1.口算:40÷8= 400÷8= 4000÷8= 22÷2= 640÷8= 720÷9= 360÷4= 270÷3= 2.尝试笔算80 ÷4=(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 自主学习。 1. 自主学习课本第36页例1。 下面的这些活动中你最喜欢什么活动呢? 1
两个表格中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1) 能合成一个表格吗?试一试。 二、合作研究。 1.将上面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 2.组织学生讨论:对合并后的这张统计表,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3.引导学生理解表头的含义。 2
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表头的这几个部分分别与统计表中的哪些部分有关? 4.小结。如果给这张表格加上标题,就是一张完整的统计表了。像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5.学生填写统计表。 6.分析表格。 (1)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你知道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4)比较: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两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对我们分析数学数据有哪些帮助?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三、当堂检测。见课中作业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统计家族中的一个新朋友——复式统计表。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
教学反思:
4
课中作业设计:
问题1:统计表包含哪几项内容?
问题2:观察统计表中三届奥运会情况,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 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