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溪.TiO2纳米管阵列的表面改性及其光电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
2011:4-5.
[2] 李煜光.聚合物中纳米硫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性能研究[D].上海
大学,2006:1-4.
[3] 翁秀兰.金属掺杂磷铝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3-4. [4] 夏炎.纳米TiO2电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1-5.
[5] 姜大为.新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环境污染物降解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6] Henle J,Simon P, Frenzel A,et al. Nanosized BiOX(X=Cl,Br,I) particles synt
-hesized in reverse microemulsions[J]. Chem Mater,2007,19:366-373.
[7] Zhang X,Ai Z H,Jia F L,et al. Generalized one-pot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hierarchical BiOX(X=Cl,Br,I)nanoplate microspheres[J]. J Phys Chem C,2008,112:747-753.
[8] 尹雪云.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室内空气净化器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4-12. [9] 何铁石.半导体-氟碳聚合物电纺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合肥农业大学,2009:1-10.
[10] 马育栋.新型纳米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J].济宁学院学报,2008,29(3):18-20. [11] 刘守新,刘鸿.光催化及光电催化基础与应用[M].材料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5. [12] 舒心.钛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9-13. [13] 王春英.铋钨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模拟太阳光下催化降解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D].
南开大学,2011:12-14.
[14] 丁建军.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9-15.
[15] 孟雪.规整形貌或多孔BiVO4的水热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
4-9.
[16] 贾志方.新型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1-2. [17] Hoffmann M R,Martin S T,et al.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of Semiconduction pho
-tocatalysis[J]. Chem Rev,1995,95(1): 69-96.
[18] 肖鹏,李露,卢露等.碳掺杂TiO2纳米管列阵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材料导
报,2010,24(4):19-21.
[19] 李春红.掺杂TiO2纳米薄膜光催化抗菌性能及应用研究[D].山东轻工学院,2006:4-8.
21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20] 章强.BiVO4和Bi2O3/BiVO4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D].湖南大学,2012:
6-9.
[21] Zhang K L, Liu C M, Huang F Q, et al. Study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photo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BiOCl photocatalyst.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06, 68(3-4): 125-129.
[22] 戈磊,张宪华.微乳液法合成新型可见光催化剂Bi2WO6及其光催化性能[J].硅酸盐学报,
2010,38(3): 457-462.
[23] 陈渊,杨家添,刘国聪等.水热法制备BiVO4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J].环境
科学学报,2011,31(5): 971-978.
[24] 王克伟.碘化氧铋BiOI纳米片状阵列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0-22.
[25] 王旭.碘氧化铋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光降解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3-4. [26] 张文宝.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
34-37.
[27] 李天佑.BiOCl/BiOI复合半导体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5-7.
[28] 黄倩倩.铋系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9-20.
[29] 张苏宁.三氧化二铋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10-15. [30] 张喜.新型卤化氧铋BiOX(X=Cl、Br、I)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0:119-122.
22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致谢
致谢
本论文工作是在导师袁东教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其中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正是由于导师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论文的顺利完成。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很多很多的人,但我更要感谢我的导师。
本论文的工作还得到了桂明生老师、王鹏飞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们也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在学习期间,得到了课题组诸位同学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在此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四年来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帮助我的所有同学!
感谢我的家人和亲友一直以来对我的无私奉献与殷切关怀,家人的付出与期望,也将是我努力和奋斗的动力!
最后,感谢四川理工学院,在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理工,我不断地成长,收获知识和友谊,愿理工的明天会更好!
闫登云
2013年6月于自贡
23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附录
附录
附表1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的影响 光照时间t/h
—— 0.0 0.5 1.0 1.5 2.0 2.5 3.0
附表2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光照时间t/h
—— 0.0 0.5 1.0 1.5 2.0 2.5 3.0
不同催化剂浓度的吸光度A(亚甲基蓝浓度为40mg/L) 0.5g/L 2.003 1.962 1.872 1.884 1.860 1.790 1.568
1.0g/L 0.698 0.335 0.155 0.053 0.026 0.004 0.005 24
不同亚甲基蓝浓度的吸光度A(催化剂浓度为1.0g/L) 30mg/L 0.110 0.025 0.019 0.011 0.007 0.004 0.001
40mg/L 0.698 0.335 0.155 0.053 0.026 0.004 0.005
50mg/L 1.992 0.695 1.594 1.228 1.088 0.780 0.744
60mg/L 1.926 1.690 1.625 1.360 1.093 0.893 0.881
1.5g/L 0.199 0.074 0.046 0.024 0.008 0.003 0.004
2.0g/L 0.186 0.056 0.037 0.013 0.006 0.002 0.003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附表3 可见光下光照时间的影响
光照时间t/h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附录
吸光度A(亚甲基蓝浓度为40mg/L,催化剂浓度为1.0g/L)
0.698 0.335 0.155 0.053 0.026 0.004 0.005 0.013 0.006
附表4 催化剂循环使用对降解率的影响
循环使用次数
1 2 3 4
初始吸光度A0
0.786 0.932 1.542 1.945
光照3h吸光度At
0.019 0.089 0.2921 0.7001
降解率D%
97.5 90.45 81.06 64.01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BiOI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降解性能研究(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